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中心城市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已经确立了九座国家中心城市,这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肩负着时代使命,对区域经济、区域城市群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国家中心城市应具备历史特色、时代特色、世界特色这三大核心特色,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特色"塑造,应强化责任与使命、推动产业创新、培育特色城市文化,从而让国家中心城市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正将马鞍山建成安徽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建成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寄予我市的殷切希望,是市委、市政府对多年来实践探索的科学总结。为探索研究具体实现的路径,本文对马鞍山市建设区域中心城市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全面分析了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初步确立了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推动马鞍山科学发展上水平提供参考。一、马鞍山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何棠 《传承》2011,(4):45-45
区域中心城市是在区域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城市,其核心内涵是经济竞争实力及其经济区域主导功能和文化影响力。次中心城市则是区域内介于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的城市,它与中心城市形成主副功能互补格局。发展中心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打造次中心城市,既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礼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4.
当一个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更需要推进区域统筹发展,以中心城市的发展引领城乡一体发展,共同进步以共享城市文明。本文旨在分析推进台州区域一体化、建设区域中心大城市的现实基础、支撑条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一些思考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中心城市一般是相对于经济区域和城镇体系而言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城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城市。2011年11月,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中,将黔江列为武陵山片区六大中心城市之一,这标志着国家层面对黔江又一次高定位发展。因此,加强对中心城市发展要求的理解,探索加快把黔江建成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的路径,实现黔江在区域中错位竞争、辐射带动区域发展,具有前所未有的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心城市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推进区域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做强做优做美做亲中心城市.既要有顶层设计,更要有基层操作。 推进一体化,提升首位度,让综合实力更强 中心城市建设.特点在“城市”.优势在“中心”。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城市的意识环境和城市人的意识层次.是决定城市建设的实体形成和内在功能的重要因素。强烈的“中心”意识是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从全省各地的中心城市看.“城市”特点不突出,“中心”优势不明显.首位度不高。中心城市首位度核心问题.是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广西中心城市流动人口特征及若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口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经济现象 ,近年来已引起学术理论界及政府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广西中心城市流动人口大幅增加。文章分析了广西中心城市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心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的城镇体系中等级最高 的城市,是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 的中心。城市的发展表明,城市不仅是经济高度发 达和财富高度集中的地区,而且也是法治建设完备 健全的地区。加快中心城市法治建设是一个国家法 治建设的先期任务,国内已有一些大中城市提出了 建设法治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建设泛珠三角,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史上的创举,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其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建设区域城市网络,加强省会城市合作,强化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0.
徐建华 《青年论坛》2010,(4):104-108
在山东省“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中,烟台作为“一体”东部的重点城市和“北翼”的连接地带,要依托“一体两翼”,抓住机遇,突破发展中心城市经济,这是提升烟台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一环。为此,一是创新思维方式,实现从行政区属到经济区域的转变;二是放眼区域经济,实现中心城市的准确定位;三是搞好科学规划,推进中心城市六区的融合;四是抓住五个领先,发展壮大中心城市经济。  相似文献   

11.
正进入"十二五"时期,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充分论证、科学决策,把马鞍山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定位为"皖江中心城市"。笔者将根据区域经济理论,依据马鞍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目标要求,就马鞍山市建成皖江中心城市的路径做些思考,谈点拙见。一、区域中心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根据佩鲁(法国经济学家)的增长极理论,  相似文献   

12.
路江 《乡音》2021,(3):22-22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省会石家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与条件相当的其他省会城市相比,石家庄省会中心地位还不凸显。推进实施强省会战略,不仅是缩小石家庄与发达省会城市发展差距的需要,还是打造京津冀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3.
城市是一定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现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的发源地和扩散地,是发展社会先进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重要依托,更是以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进行文明传播与建设的辐射源和驱动中心。文明城市建设必将促进城市的发展,这一点愈来愈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城市系统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系统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使得将城市与区域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对此问题历来十分关注。本文以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的研究为线索,回顾了城市系统概念的提出,对此问题关注的兴衰起伏变化过程,并总结各个时期研究的特点,对于近期地理学与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成果加以简评和比较,指出我国城市发展方针应该符合城市系统运行的内在机理,城市系统的研究需要地理学家与经济学家的互相借鉴,研究的视角上要从传统的中心地系统转向作为消费与生产共同影响的城市系统。  相似文献   

15.
廖建夏 《传承》2012,(13):16-19
陆谭时期是南宁城市建设和近代南宁城市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1912年广西省会迁往南宁后,南宁的城市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开始由桂南中心向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转变,市政建设也在此时全面开启。政府通过填壕池、拆城墙、修筑马路,开启了旧城改造。将省会迁到南宁,其城市功能更趋多元化,叠加效应的作用使得南宁加快了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6.
高波 《长江论坛》2021,(2):34-38
中共武汉市委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了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总体发展定位,着力把武汉打造成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加强新城区建设,打造实力新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新城区(相对于老城区)一般特点的基础上,以新洲区为例,对十四五期间武汉市推进新城区发展应采取的发展模式和必要的政策举措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是人口集聚的区域,也是各种资源集聚的中心和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城市中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发达,产业集群明显。城市的这种资源集合如果能够合理有效地配置,可以加速推进以城市为中心的整个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反之,则可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聚中心。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历来都非常重视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问  相似文献   

18.
从城市发展的轨迹来看,武汉经历了外缘区率先开发期、市中心区双城机制和地区中心确立期,到宋代开始进入了第三个时期,即武汉成为湖广大区域行政、军事、经济中心期。从宋元到明清,武汉取得了跨省的大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唐代后期和宋代时,武汉已开始成为区域中心。但到元代时,这  相似文献   

19.
许宁 《西部社会》2002,(10):13-15
未来的五到十年是银川市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迈进,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着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围绕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将银川建设成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重大决策,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实施城市化带动战略,对加快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把南充建设成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这是南充谋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笔者在论证南充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现实基础上,着力研讨了构建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内在实力问题,给人思考与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