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阿军 《党史文苑》2002,(5):25-26
贺捷生是贺龙元帅的女儿,是一位在襁褓中"走"过长征路的女将军.她从一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靠的不是父亲的荣耀和光环,而是父辈赋予她的理想、信念和伟大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2.
赤男 《党史博览》2007,(1):4-11
"张锡媛真是少有的漂亮!" 邓小平晚年在对一位女性评价时,使用了一句东方式的语言:"张锡媛真是少有的漂亮!"张锡媛是邓小平的第一位妻子,所有见过她的人都称赞过她的美丽.  相似文献   

3.
一位是杰出的外交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一位是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的养女,曾为毛泽东的英文老师.他才华横溢,感情丰富,素有"外交才子"之称;她天生丽质,才华出众,堪配"红色名媛"美誉.  相似文献   

4.
孟生 《党史纵览》2006,(2):11-13
邓颖超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一生追求革命,为国家、为人民殚精竭虑,无私奉献.她晚年从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后,闲暇时问相对较多.在这些日子里,收听广播成为了她的"消遣"方式之一.然而,这种"消遣"绝非单纯意义上的休闲,其中足见她爱国爱民的真性情.  相似文献   

5.
王采南 《党史纵览》2007,(12):49-52
朱旦华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老人.她的第一位丈夫,是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毛泽民被害后,朱旦华等人被党组织营救回到延安.她的第二位丈夫是方志敏烈士的弟弟方志纯.方志纯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任江西省省长并任省军区第一政委.朱旦华和毛泽民的儿子毛远新,在"文化大革命"中曾任辽宁省省委书记,是毛泽东最信任的人之一.  相似文献   

6.
一个女子,人送外号"拼命三娘",她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她是一位知心的调解姐姐、领导和同事心目中的女汉子、父老乡亲交口称赞的好闺女. 这个女人,姓史名静.史静"恬淡平和,安定不动"之意,但她,却是个十足的"女汉子".走进她,就走进了火红的青春,浑身洋溢着激情与力量;走进她,就走进了司法警察真善美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真情和正能量.  相似文献   

7.
"小皮球"来到组织科 1940年10月的一天,一位女同志来到我们政治部组织科,她便是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参谋长罗忠毅的爱人柳肇珍.那时她不过20岁左右,个头不高,有点圆胖.  相似文献   

8.
今年36岁的李甫蓉,是通江县广纳镇新桥村的一位农家妇女.8年前,在她承包荒滩荒坡的时候,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她会在土里刨出个"金娃娃"来.  相似文献   

9.
2011年1月9日17时38分,106岁的雷洁琼老人在北京溘然辞世,她曾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主要创办者和领导者.作为"一二·九"运动、南京和平请愿、下关惨案等重要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她一度是位斗士;作为早期赴美研修社会学专业,回国后不论战火纷飞还是身居高位,她都坚持上高校讲台,她终身是位学者.  相似文献   

10.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毛泽东主席先后两次挥毫泼墨,把这一评价赋予了一位优秀的共产党人、一位杰出的中华儿女——刘胡兰.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出生后,家里给她取名刘富兰.8岁那年,她走进本村的小学堂读书.10岁时,她参加了儿童团.抗日战争胜利后...  相似文献   

11.
邓颖超1904年2月出生于广西南宁,她成长、投身革命的地点在天津,但她的祖籍是河南光山. 邓颖超生前对"娘家"河南有着特殊的感情.1958年"大跃进"时,她向周恩来建议,让周恩来嫡亲侄儿周荣庆到河南焦作当农民,做一名普通的拖拉机手.周荣庆在焦作扎下根,找了当地一位女劳模晋菊清做媳妇.晋菊清随丈夫周荣庆第一次进京时,邓颖超拉着这位侄媳妇的手说:咱们都是河南老乡,又都成了周家的媳妇.不久,邓颖超又让周恩来的一位侄孙女周国盛也到河南焦作当了一名纺织女工.  相似文献   

12.
好花红     
余未人 《当代贵州》2009,(11):64-64
20世纪50年代,我有过一段"追星"的小史--在贵阳市南明堂附近,经常能够见到一位着少数民族盛装的女歌手罗秀英.她是惠水人,在北京的某个歌舞团唱歌.听了她在电台里播唱的歌儿<好花红>,我和同学们都为那婉转悠扬的曲调所陶醉.并常常尾随在她的身后悄悄模唱.  相似文献   

13.
在川南叙永县落卜镇大屯村,有一位被评为"四川省百佳村党支部书记"的女支书,村民称她是带领大家致富的"女头雁".她就是省九届、十届人大代表胡在友.  相似文献   

14.
家有贤媳     
在四师六十七团三连,只要一提起高燕,无论老人还是年轻人,没有不说她好的.婆婆王秀英说:"我这个儿媳妇就跟我的亲闺女一样." 冯新平的母亲王秀莲是一位不爱多说话但明白事理的"五七"家属工,她的丈夫在2008年因病医治无效,当年9月16日不幸去世.现在她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一提起儿媳高燕,王秀英的脸上就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她总是见人就说:"这哪是我的儿媳妇,根本就是我的丫头,甚至比我的丫头还要亲呢."  相似文献   

15.
求学莫斯科东方大学 首任台盟中央主席谢雪红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1901年10月17日出生于台湾彰化的一户穷苦工人家中.1923年初,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她在台中加入进步团体"文化协会"(成立于1920年),开始从事抗日斗争.这时,她改名谢飞英.  相似文献   

16.
常创先 《先锋队》2011,(21):38-39
她用近30载的坚守,诠释了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她将心血与汗水奉献给了自己挚爱的医疗事业,奉献给了找她看病的每一位患者;她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仁爱"之歌。她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刘桂芝。身处异乡,把"精诚"书写在非洲大地上  相似文献   

17.
最重的行囊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麦子,是位大学老师,她常常这样打趣:每次量体重,轻了就对自己说:瘦了;重了就对自己说:胸部大了。耳濡目染了她的智慧,她教的学生也个个出落得颇具慧根。她常常教导说,也许成功要有条件,幸福则无条件。她的一个学生的QQ签名本是"事在人为";考前一周,改为"一切随缘";考试结束后,成了"重在参与"。  相似文献   

18.
正龚澎,新中国外交部第一位女司长,才女外交官。她英文极棒,又写得一手好文章,品貌出众,善于交际,被誉为"典型的美与革命结合的化身"。她的两任丈夫均为德国"海归",一位是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政委刘文华,一位是曾任外交部长的乔冠华。让我们打开史册,看看这位才女外交官与她的两任"海归"丈夫之间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9.
正她,是一位自强不息,引领企业跨越发展的"铁娘子";她,是一位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她,是一位心系群众,尽己所能的爱心人士,她就是景县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景县瑞和福源房产交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圆。多年来,从一位身患重疾的下岗职工、一个曾经的低保户到事业有成的女强人,她的成功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2001年,田圆只身前往武邑县开启了人生第一次创业的征程。  相似文献   

20.
第一位获得我军军衔的外国女性是法国人王安娜“安娜利泽”,她是一位哲学博士,从1931年起便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1935年,她和一位在德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