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自书诗”中省庵何人? 《文物精华》(第一期)影印陆游“自书诗”手迹,写的是《怀成都十韵》(今存《剑南诗稿》卷十),诗云:  相似文献   

2.
明人雅好评选唐诗,其中较为通行的各类选本不下余种,其体式各异,优长互补。其中,侧重于赏析并对唐诗的普及产生过一定影响的诗选,除去李攀龙的《唐诗选》之外,当推钟惺、谭元春的《诗归》一书。清人张潮在徐增《而庵诗话》题跋中言:“明人选唐诗为在世通行者,一曰李攀龙《唐诗选》,一曰钟、谭《诗归》。”(《清诗话》上册)  相似文献   

3.
岑仲勉先生在《唐人行第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1版)中对元微之《与李十一夜饮》和《赠李十一》(均见全唐诗415卷。以下仅标卷数)两诗(以下简称“两诗”)进行了考辨,得出了两诗中的“李十一”是“李六”的舛误这一结论。我以为:岑先生的这  相似文献   

4.
清人纪昀曾就范成大的方志著作《桂海虞衡志》提出过这样的猜测:“成大《石湖诗集》,凡经历之地,山川风土,多记以诗。其中第十四卷自注皆桂林作,而咏花惟有《红豆蔻》一首,咏果惟有卢橘一首(按:石湖集中有《燕台后卢橘一株冬前先开极香》),至咏游览惟有栖霞洞一首,佛子岩一首,其见于诗注者,亦仅蛮茶、老酒、蚺蛇皮腰鼓、象皮兜  相似文献   

5.
能否安顿日常生活是《诗经》诗教所蕴含的生命学问。在《诗经》经学传统中,日常生活的安顿对于家庭和国家政治生活来说,有着基础性的重要意义。以《葛覃》和《桑中》两篇诗为例,可以显示古典诗教的生命学问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王夫之从《葛覃》的"黄鸟"中读到的东西涉及诗之为诗的根本所在:有余,有间,使生命可以免于"正墙面而立"的逼仄。思考《桑中》的采摘活动,可以领悟生命的整全,反思现代性对生命的异化和碎片化。  相似文献   

6.
一郭沫若早期诗歌评价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对《女神》之后的几本诗集(《星空》、《瓶》、《前茅》、《恢复》)怎样评价。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女神》之后,郭沫若的诗歌有了更大的发展。这种观点以楼栖同志为代表。他在《论郭沫若的诗》中认为:  相似文献   

7.
韩愈颠覆"子夏作《序》",挑战汉唐以来《诗序》研究的权威,其目的在于重建儒学,构建新的经典文化承传系统。这一创举不仅是《诗序》研究的大转折,也启发了宋代《诗》学,对于宋代《诗》学"尊序"和"反序"两大格局的确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汉、宋诗学过渡不容忽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人们历来重视对《毛传》标兴的认识,却很少关注《郑笺》对《毛传》标兴的认识和发展。《郑笺》的这种认识和发展在形式上表现为对部分《毛传》标兴之诗不作兴体解,增加新的比兴诗和在注解上大量突破《毛传》一诗只标一处兴也;而实质上则表现为一是郑玄理解的兴的内涵与毛公有了一定的改变,二是郑玄将兴作为一种注释的体例较毛公有了发展和完善,言语上的用诗之兴正式转变成了文学上的创作之兴,以兴作为诗的一种作法和表现手法的阐释理论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9.
《李白集》卷十五有《江夏别宋之悌》一诗。诗云: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相似文献   

10.
谈“白日”     
部编中学语文教材选王之涣《登鹳鹊楼》及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对其中“白日”的诠释,我有如下的一些粗浅看法。“白日”一词,最早出现于《楚辞》,凡六见:  相似文献   

11.
古今学者对孔子删诗说的论争,其分歧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孔子删《诗》说的源起与生成,二是最早否定孔子删《诗》说的是何人,三是孔子删《诗》说可信与否的具体辨析。根据现存文献资料,此说的最早提出者是司马迁,最早的否定者是孔颖达。从古诗三千之数、孔子编选取舍的标准、季札观乐等角度考查,孔子删《诗》说可信。  相似文献   

12.
李白一生中曾多次到当涂、游采石,存在当涂写的诗文有数十篇,但写采石的却仅存《夜泊牛渚怀古》和《横江词六首》。此外,今本李集中《姑孰十咏》之一有《牛渚矶》一首。但这《姑孰十咏》,从苏轼到陆游,都认为是伪作。据王安国认为是李赤所作,当前秘阁所藏有《李赤集》,集子里有这十首诗。今《全唐诗》卷四七二即据之作为李赤诗,题下注云:“一作李白诗。”《全唐诗》所收李赤,江湖浪人也。尝曰:‘吾善为歌诗。’诗类李白,故自号曰李赤。”还说到也曾游宣州,发狂病,遇厕鬼而死。可知李赤实有其人。唯  相似文献   

13.
玄晖诗变有唐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朓,字玄晖,南齐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主要表现功名抱负和忧谗畏祸两大主题。谢朓的诗,巩固和发展了山水诗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对后代的山水诗有深远的影响。谢眺的诗,上变汉魏,下启唐风,是我国诗歌史上由五言古诗转变到唐朝近体诗的一大关键。宋朝诗人赵师秀《秋夜偶成》诗云:“辅嗣易行非汉学,玄晖诗变有唐风”,于诗歌的升降得失之间,肯定了谢朓在诗歌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此外,宋人唐庚《语录》说:诗至玄晖,“渐有唐风”;明人胡应麟《诗薮·外篇》说:“玄晖为唐调之始”。清人吴淇更说:“谢朓诗“开唐人一代之先”谢朓的诗在声律、写景、风格和篇章结构等方面,确渐近唐风。本文拟就声律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统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硕鼠》“爰得我直”一句,编者把“直”注为:“这里指处所”。1981年第一期《中学语文》(武汉师院中文系编)李瑶章同志的文章把“直”解作“值”,当“代价”讲。究竟那一种讲法比较符合《硕鼠》一诗的原意呢?我认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李文的根据是:“直”,《古汉语常用字典》释作“价值”。《史记·张汤传》:“汤死,  相似文献   

15.
《名媛诗归》是明末出现的一部辑者名为钟惺的女性诗歌选本。认为钟惺为编者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名媛诗归》中的论诗评诗的确体现出了竟陵派的诗学观念。《名媛诗归》虽然显示出晚明男性对女性文学的重视,但仍是从男性视角出发所作的女性诗歌批评,仍未脱离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并且对女性德与才的评价存在明显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经学尤其《诗经》仍然是支撑魏晋文学的主流意识之一。在诗歌体式上,魏晋文学大量摹拟《诗经》,以四言为主;在诗歌题材和主旨上,直接摹拟《诗经》,创造出拟经诗、补亡诗、拟《诗》诗三种类型,复古之风达到了空前炽烈的局面;在艺术风格上,以雅颂为主、又以风入雅,从而对如何继承《诗经》的文学传统提供一次集大成式的探索,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吕氏家塾读诗记》在《诗经》学史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传统《诗》说的肯定、维护和发展有力地校正了宋代《诗经》学演变,激活了传统《诗》说的生命力;主张《诗》为雅乐的“主声说”是郑樵、王质“主声说”向朱熹、王柏诗乐理论嬗递的桥梁;对郑樵“淫诗”说的批驳是“淫诗”说从郑樵到朱熹再到王柏不断演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汉高祖刘邦得天下以后,曾在刘邦起义军中起了重要谋臣作用的儒生陆贾,常在汉高祖面前讲说《诗》、《书》。《诗》、《书》乃儒家经典,陆贾当然是向汉高祖宣扬儒家思想。汉高祖骂他说:“老子是骑在马上得天下的,要《诗》、《书》何用?”陆贾抢白汉高祖说:“骑在马上可以得天下,难道还能骑在马上治天下吗?况且商汤、周武都是以武力得天下,而以文韬守天下,文武并用,才是长久之术啊!秦皇得天下以后,继续以法家思想治国,对外使用武力、对内严刑峻法,终于亡国。如果秦皇得天下后,法先王、行仁义,也就不会亡国,陛下怎么能当上皇帝呢?”汉高祖被陆贾…  相似文献   

19.
越剧《胭脂》,是根据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中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周恩来同志在一九六三年看了浙江越剧团演出的《胭脂》,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赞扬这出戏可以同《十五贯》媲美。当时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谢觉战同志,一九六三年四月在杭州视察工作期间,也特地去看了《胭脂》,并且兴致勃勃地写了一首称赞这出戏的诗:  相似文献   

20.
礼的本体是诗,其精神方式是诗学.诗渗透、积淀在礼的各个环节,并暗暗地决定了礼的存在方式和礼的历史命运.而当诗变成了《诗》,"诗学"变成了"诗教"时,"礼"也变成了"礼教",礼的诗性特征逐渐消失.在礼的诗化进程中,《诗》也逐渐政治、伦理化.用诗与用《诗》的礼典意义贯穿于"礼"的诗化和"诗"的礼乐化双向互动演变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