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借鉴兄弟省市人大做好 监督工作的经验,以便在新形势下 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我省人大监督 工作,适应建设政治文明、推进法 制建设的需要,省人大常委会"充 分运用人大监督权"课题组受常委 会领导同志的委托,于2004年6 月中、下旬赴山西、河南、江西考察  相似文献   

2.
王琦 《海南人大》2009,(5):39-40
监督权是人大的一项主要职责,监督是人大的一项重要工作。人大监督的内容主要是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2007年1月1日《监督法》实施后,如何进一步加强人大监督工作,联系深入学习实践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大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优势,积极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3.
罢免权和撤职权,是目前我国人大法定监督职权中手段最为严厉的,是人大监督权具有强制力的表现,也是人大监督权得以落实的保障。在人大的法定监督手段中,罢免和撤职被形象地比喻为人大监督"武器库"中的"重武器",威力大、影响广,在运用时一定要注意程序合法:  相似文献   

4.
监督权是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如何行使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进一步加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工作,这是各级地方人大工作者致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监督法颁布四周年之际.本文结合青海省情和工作实践,就地方人大监督工作中的有关问题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王海燕 《工会论坛》2005,11(1):112-113
为了提高人大监督的运行效率 ,行使人大监督权应当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即 :人大监督与“一府两院”的关系、人大监督与其它部门监督的关系、人大监督与社会中介机构的关系、以及人大监督与人大其他工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监督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是 地方组织法赋予乡镇人大的一项 重要职权。乡镇人大在监督工作中 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推进基层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 制建设为目的,以保障改革开放, 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实现当 家作主权利为重点,充分发挥监督 职能作用,确保乡镇人大依法行使 监督权。  相似文献   

7.
对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民代表大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体现。从目前来看,人大的监督还存在"虚化"、"弱化"等现象,尚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在造成人大监督不力现状的诸多因素当中,人大监督工作自身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必须改革人大监督机构的设置,改变代表多数为兼职的情况,减少各级人大代表的数量,从而使我国人大监督权的行使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人大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最权威最有效的监督形式,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直接赋予人大的强大职权。在人大监督工作中适用刚柔相济原则,能有效释放与人大法律地位相匹配的人大监督能量,对提高人大监督的效力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监督权能否有效行使,不仅关系到人大能否充分发挥作用,更关系到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否得到有效的反映,人民的主人翁地位能否得到真正体现,关系到"一府两院"能否更好地依法开展工作。为保证人大监督职能在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应有的重大作用,就必须对人大监督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地方人大工作的主要内容可用"四三三"来概括:用好四项权力(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重要人事任免权),做好三项工作(立法工作、监督工作、代表工作),开好三个会议(人大会议、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这些工作内容涉及很多概念,其中不少是容易  相似文献   

11.
对政府财经工作的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重要内容。如何加强和改善人大财经监督特别是计划预算的监督,提高监督实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搞好人大财经监督,对推进科  相似文献   

12.
吴萍 《海南人大》2006,(3):29-30
任免权和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加强对依法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通过对人的监督来促进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促进人事任免权和人事监督权的有机结合,实现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统一,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人大的监督权,是其四大职权中唯一的一种保障性权力。人大及其常委会所具有的广泛监督权,是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构成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的基础,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标志,是体现人民意志和国家意志的监督,是最高层次的最全面的监督。 一提到监督,许多人就会联想到制约,联想到报告工作,接受执法检查,接受调查和质询,述职评  相似文献   

14.
人大监督权是中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监督保障机制就是要增强人大监督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提高监督效力。本文结合福州市人大常委会近年来从监督保障机制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实践,详细分析了在机制运行中呈现出监督结构的重组和监督生态的涵养具体情况,力求为强化人大监督效力提供一条可能及可为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近日,《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研究》一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研究》系作者在长期从事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人大工作实践,全面总结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的基础上,对地方人大监督的性质、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监督也可有双向性。监督的双向性理论解答了谁监督监督者的法律难题,指出检察机关自己监督自己存在法律谬论。为避免监督的双向性,应将检察机关的职权分为两大块,一块是追诉权,另一块是法律监督权。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应从刑事诉讼系统中独立出来隶归人大,建立专项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要求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支持和保证人大、政府专门机关、司法机关依法履行监督职能。为了总结人大监督工作经验、探索人大监督工作规律,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了以张德春副主任、翟培基秘书长任组长,罗时祥、褚晓路为副组长的课题组。自2004年5月至9月,以座谈走访、问卷征询、赴兄弟省市考察等多种方式开展课题调研。省内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和党政有关部门、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及有关专家学者近200人参加了座谈研讨,省内118个市、县、自治县、乡镇人大填答了征询问卷。本研究报告以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总结建省以来人大行使监督权的基本经验,综合各级人大和社会各方面对人大监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探索人大监督工作的规律,针对制约和影响人大监督权行使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本刊予以摘要刊登。报告全文可登录“海南人大”网站查阅。  相似文献   

18.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权.是指国家权力机关为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按照法定程序.对行政、审判、检察等国家机关及其组成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所采取的了解、检查、审议、处置的强制行为。人大监督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力。人大监督制度具体表现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系列具体监督制度。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从近几年实践看.各地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依法实施监督权,加大监督力度、完善各项监督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赞同。但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尚有不小差距,当前仍需要致力于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具体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1月29日至30日,全省人大监督工作座谈会在海口召开。这次会议是2003年换届后召开的首次人大监督工作的全省性会议,是在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周年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圆满召开,对于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和我省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实现“三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人大行使监督权存在一些不规范、不到位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阶段社会上对地方人大行使监督权在理论上和法理上的认同不够。因此,正确认识人大监督权的重要性和法律地位,尤显重要与紧迫。…  相似文献   

20.
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有权行使五大监督权 :立案监督权、侦查监督权、审判监督权、判决裁定监督权和执行监督权。对于立案监督权 ,不论是从立法表述到司法实践 ,都是以监督“该立案而不立案”的违法行为为重点 ,而且经过近年的严格监督已取得一定成效 ,此类违法行为明显减少。而对于“不该立案而立案”的违法行为 ,从理论探讨到工作实践却都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但现实生活中 ,“不该立案而立案”的违法行为不仅大量存在 ,而且已经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的稳定。下面 ,本文拟对此类违法行为的监督可行性、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