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丽丽 《学理论》2012,(28):133-134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乡村社会是封建国家发展的基石,历代封建政权无不想方设法对乡村政权实现有效控制,以维持国家长治久安。金朝在实施乡村社会控制过程中,乡村士绅阶层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乡村事务,成为国家与乡村的中介,既维护了帝制的稳定,又保证了小农的高度自由。  相似文献   

2.
乡村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生产发展、阶层分化与利益重构,已经产生了涉及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变化。宗教信仰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在现有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之下,出现了扩散化的趋势,借助于对鲁东农村的田野调查,发现在扩散中变化的乡村宗教格局冲击着家庭伦理、人际关系与社会动员力量等层面,政府应在政策导向及管理方式上有所因应。  相似文献   

3.
能人政治现象是指具有超凡经济能力的人成为乡村治理的核心人物和乡村社会的权势阶层。能人治理的出现是国家威权政治制度在乡村的辐射,是乡村传统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向民主法理型政治体制转变的过渡阶段。对农村中的能人政治现象作透析,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中间阶层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起中的中间阶层虽然负有维护社会与政治稳定的期望,但在发育、壮大过程中存在功能变数。在社会结构分析中,将中间阶层简单地看作阶级或群体都不适宜。界定中间阶层的标准要突破传统的资产局限,赋予中间阶层多元的社会属性。中间阶层是社会骨干阶层,而不应当将它看作社会精英阶层。对这些理论问题进行辨析,关键在于把握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分化不断深入这两条社会转型线索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试图整合情感社会学相关理论资源,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及其相关算法,对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情绪体验的突出特征进行归纳,对阶层互动各场景中的情感氛围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从各阶层的总体性情绪体验指标来看,社会结构骨干阶层与中间阶层情绪体验的积极程度明显高于社会结构普通阶层。情感体验的阶层分布逻辑在于,社会结构普通阶层较之其他更多地暴露于多种类型的压力与风险中,而且这些压力更容易唤起其负面情绪。从阶层互动场域的"情感氛围"来看,不同阶层互动场域中的情感氛围明显不同,社会结构的骨干阶层内部互动的情感氛围相对和谐,而这一阶层与普通阶层、中间阶层与普通阶层互动场景中情感氛围相对紧张。上述有关情绪体验的阶层分布特征,有助于透视社会转型时期的阶层关系与社会结构,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6.
魏晓丽 《学理论》2012,(31):78-8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单一阶层演变为多个阶层并存。调查显示阶层冲突普遍存在,但对阶层合作信心十足。阶层冲突主要存在于雇主与雇员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及贫富等阶层之间。阶层关系和谐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公众认可并接受调整阶层关系的依据是法律与制度。完善现有的法律与制度体系是实现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乡村医生数量锐减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传统村医再生产机制的瓦解与断裂是乡村医生队伍难以为继的重要原因。破解村医流失断层问题的关键在于传统与现代能否在同一时空维度内共生共荣,通过政策手段与补偿机制重塑村医阶层的地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罗洪 《理论导刊》2006,3(8):18-20
市场化改革和社会急剧转型,使得改革之前的“两大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演化为目前的多元阶层结构,阶层已成为考察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变量。然而,在社会剧烈分化所衍生的多元阶层结构中,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失业及半失业人员阶层明显处于社会下层和底层的位置;他们是改革代价的承担者,与整个社会是断裂的。这正是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建国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倚重对象历经了从贫农政治精英向"能富"经济精英的转变,这一转变并未能达到"双培双带"的预期目的,反而在实践运行中走样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阶层基础呈现出"内卷化"状态。近十年来,伴随打工经济和土地流转而出现的新中农阶层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中坚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应实现转型,积极吸纳新中农阶层并推动其发展壮大,这对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及乡村社会的稳定发展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村落场域中能人治理的形成与发展有其客观的经济基础与社会背景。能人治理对乡村政治信任的构建有着深刻的影响:从村庄公共权力结构的视角看,能人治理型村庄中的阶层博弈易导致治理能人、非治理能人、普通村民之间的政治隔阂和冲突;从村民自治实际运作的视角看,能人在村民自治各环节的主导地位易导致普通民众在村庄治理中被边缘化。能人治理下乡村政治信任构建中出现的问题,与村民自治制度设计的滞后、乡村基层干部的角色冲突、不同村民阶层的实力差异等因素有关。当前,应通过完善和创新村民自治制度、改革和探索干部考核办法、教育和引导村庄治理能人等途径,加快构建能人治理型村庄和谐政治关系的信任基础。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法是我们认识当前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方法.阶层分化中利益格局的深层调整特别是分化机制"梯度"性而导致的社会发展不均衡使社会稳定面临新的挑战.为实现"科学"发展观战略.保证阶层分化中形成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利益关系,国家应坚持在阶层分化中的公共性立场,主导阶层分化的方向,充分发挥国家税收、财政支出在阶层分化中的积极作用,保持意识形态建设与阶层分化发展的适应性,提高政治系统不同阶层的容纳和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个体工商户阶层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出现的新利益群体,是社会中一个庞大的群体,其特有的阶层特征和地位对中国阶层结构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个体工商户阶层从业人数和经营规模开始不断萎缩,在市场活动中举步维艰。保护和促进个体工商户阶层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良好发展与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乡贤回归参与乡村治理成了村级治理的一种新模式。充分发挥乡贤在村庄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避免出现“精英俘获”和“寡头治理”,已是当下乡村振兴的当务之急。税费改革以来,乡村治理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分析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实际,可以了解其动力机制,包括政绩、社会声誉及制度耦合等。将乡贤兴村治村引入法治化轨道,需要从四个方面着力:通过党建引领加强村级组织和治理体系建设,通过民主选举把好乡贤进入村治体系的入口关,通过民主决策实现村社内不同阶层正当利益的兼顾与平衡,通过民主监督全方位划定村级“小微权力”作用边界。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中国当前社会冲突意识的七个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阶层认同决定人们社会冲突意识和行为取向调查表明,越是将自己认同为上层阶层的人,就越认为现在和将来阶级阶层之间的冲突较小;而越是将自己认同为最下层阶层的人,就越是认为现在和将来阶级阶层之间的冲突会严重。尤其是那些主观上把自己归结为社会最低层的人员,更容易出现极端行为。阶层认同决定人们社会冲突意识和行为取向的发现说明,在中国目前新的发展阶段,发生社会冲突的诱因以及对社会稳定的威胁,可能并不来源于客观阶级所划定的社会底层,而是来源于与参照群体比较中认同阶层比较低的人群。在我们的分析中,人们对贫富之间冲突程度…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社会主导阶层的变化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导阶层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着复杂的内部结构。广义社会主导阶层方面,由原来单一的工人阶级变成了现在多元复合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和私营企业主阶层。其中,知识分子阶层(包括技术工人阶层)正在成为广义社会主导阶层的核心部分。狭义社会主导阶层包括政治主导阶层、经济主导阶层、文化主导阶层三部分。  相似文献   

16.
公共知识分子精神对于社会分层的合理化以及阶层话语权的均衡极为关键,公共知识分子精神的消失则意味着阶层话语权的失衡难以避免。正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话语权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因此,就实现阶层话语权的均衡、促进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正义来说,大力倡导公共知识分子精神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7.
深圳新社会阶层与民营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绝大多数已经实现工业化或正在实现工业化的社会一样,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越来越趋向于职业的分化。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畸形社会结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把以往的社会分层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分析社会变迁机制的理论框架。这个框架以对社会成员进行三阶层划分为基础,他们分别是思想阶层、权力阶层和民众阶层。各个阶层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功能,以及这三阶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本文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9.
阶层关系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我国当前社会各阶层在急剧分化的过程中,在利益关系、权力关系、观念关系方面还不协调。我们应坚持公平正义和双赢互利的理念,协调阶层关系,优化社会结构,在阶层关系和阶层结构的相互建构中构建和谐阶层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乡村治理中,农民(村民)是其主体力量。如何增强农民(村民)的主体意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参与乡村治理,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的重要课题。增强农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主体意识的困境在于:城乡分割体制消解了农民(村民)的主观能动性,人际关系疏离弱化了农民(村民)淳朴的乡土情,较低的文化素养羁绊了农民(村民)的认知水平,松散的乡村社会结构淡化了农民(村民)的组织观念,多元化价值观动摇了农民(村民)的信任与合作意识。因此,增强农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主体意识的对策,即在主观(思想)层面,最大限度地重视农民(村民)主体参与的理性选择;在政策层面,最大限度地增进农民(村民)的公共利益;在社会层面,最大限度地消解城乡阶层分化带给农民(村民)的现实困扰;在市场层面,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物质需要(积累);在伦理层面,最大限度地引导农民(村民)培育"大公无私"的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