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蒋颖 《支部生活》2010,(9):37-37
楚雄市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60%以上耕地位于山区、半山区,耕地平整度低、坡地坡度大、耕作层浅薄、土壤贫瘠等问题长期困扰着楚雄农业的发展。在中低产田地改造中,楚雄市积极探索,找到了因地制宜的好办法,其中,紫溪镇针对主要障碍因素确定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2.
一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禽业、水产业、虫业(养蜂、养蚕等)、菌业、微生物,农产品加工业和副业等,其中种植业和畜牧业是两个主要部门。畜牧业发展水平如何,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美、苏、德、法、丹麦、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农业发达国家,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  相似文献   

3.
田雨 《奋斗》2001,(12):23-24
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具体实践,就是要让农民增加收入,在发展中得到实惠,这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设施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发展设施农业,既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克服资源市场制约、应对竞争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申立国 《奋斗》2001,(5):8-10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原则和行动纲领。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农民增收困难,这是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等问题在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6.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新时期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大理论成果。现在,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又面临着新挑战、新机遇,我们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为农业的更大发展创造条件。一、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促进新阶段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执…  相似文献   

7.
楚雄市是一个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楚雄市的人大工作,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挥了地方权力机关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积极创立和发展湖南农业名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名牌与工业名牌一样,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又是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农产品从短缺变为比较宽裕甚至出现结构性的相对过剩,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度大大提高,农产品的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和深化。只有创立和发展大批农业名牌,才能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湖南是农业大省,著名农产品古已有之,而农业名牌的涌现则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现象,尤其是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从我县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使其发挥带动农业、保护林业的作用,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林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行“两个转变“,实现“两个提高“的重大战略措施。发展农区畜牧业是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和促进农业生产的根本性措施农业和畜牧业是两个相互依存、互为促进的产业。没有畜牧业的农业是一个不完全的农业,没有畜牧业的发展,农业经济就不可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各地成功的经验表明,发达的农业必然相伴有发达的畜牧业,规模化的养殖业也必须要有可靠的种植业做保障。发展农区畜牧业是加快粮食转化,缓解卖粮难,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种植结构的客观需要。连续几  相似文献   

10.
王志斌 《奋斗》2004,(3):16-17
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尽快实现种植业与畜牧业的“主辅换位”,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进入新世纪,大庆开始实施“农转牧”战略,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年全市奶牛、生猪、大鹅饲养量分别达到20.3万头、200万头、640万只,畜牧业产值、增加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的54.5%和51.3%,撑起农业的“半壁  相似文献   

11.
增加农民收入是统揽农村经济工作全局的大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农业结构调整就是要改变农业内部的比例关系,即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非粮农作物,加速发展林果业、花卉业以及旅游观赏生态农业;加速发展包括畜牧业和水产业在内的养殖业,形成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  相似文献   

12.
孙威 《世纪桥》2012,(7):81-82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时期新阶段的重要方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调整发展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农村发展的指导意义。绥化新农村建设中要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使农业发展依靠农民、农业发展的成果惠及农民。突出农民的建设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潜能,真正实现人本中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涂军 《实事求是》2003,(3):79-80
党的十六大为我们绘就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 ,在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博州作为一个以农牧业经济为主的自治州 ,要建设现代农业 ,关键在于建设现代畜牧业 ,切实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一、畜牧业的发展是博州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发达的畜牧业是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世界发达国家的畜牧业产值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 5 0 %左右 ,我国畜牧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 30 %,我区畜牧业产值的比重为 2 7%,而博州的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 31.8%,高于全国和全区的平均…  相似文献   

14.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按照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有必要运用工业理念来研究和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高农业的产业层次,推进农村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祖伟 《奋斗》2007,(2):32-33
黑龙江省地处北疆,既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畜牧业大省。几年来,着眼于破解“三农”问题,加速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省委、省政府提出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实施粮牧“主辅换位”战略,把畜牧业建设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这一重大战略方针指引下,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新阶段我们党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作出的重要决策,对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主导力量,没有积极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就没有农业的稳定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充分认识它在农业发展新阶段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循环农业作为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新的生产方式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崭新态势。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阶段,针对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高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社会、经济、生态发展规律,大力推进传统农业向循环农业转型,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依靠科技进步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必须转变思路,围绕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中心任务,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真正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科技进步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动力农业结构调整就是改进农业的生产结构,使之适应于生产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农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近代农业发展的进程表明,科技进步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条件、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拓宽了农业生产领域…  相似文献   

20.
在今年的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朱镕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购买力,是扩大和培育内需十分重要的方面,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要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把农民是否增加收入和减轻负担,作为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标准。”湖南作为中部的农业大省,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始终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我认为,当前,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应认真研究和探索新阶段农业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创新发展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