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毛泽东著作的千千万万读者之中,蒋介石是最特殊的一位读者。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是专门写如何打败蒋介石的战略问题的。 当年,蒋介石也曾翻过这本书。他当时正忙于跟毛泽东打仗,心静不下来。50年代的一天,当他已是败军之将时,又读此书,他这才明白,毛泽东确实是一位熟知战争规律的战略家。毛泽东正是用这些战略战胜了他。  相似文献   

2.
1950年3月的一天,蒋介石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本《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作者乃海峡彼岸他的政敌毛泽东。 毛泽东此书写于1936年12月。蒋介石这时怎么会研读起毛泽东14年前的旧著呢?毛泽东此书写的就是如何打败蒋介石的战略问题。当年,蒋介石也曾翻阅过这本书。但他当时正忙于跟毛泽东打仗,心静不下来。如今,他是败军之将,正在作沉痛的反思。读毛泽东此  相似文献   

3.
<正>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曾六次高呼"毛主席万岁!"这充分体现了他对毛主席的敬佩之情。据有关人员透露,站在台阶前迎接的蒋介石一见毛泽东进了官邸,就高喊"毛主席万岁!"喊了三次,而后他跟毛泽东会谈。蒋介石日记里面写到,他很佩服毛泽东,毛泽东  相似文献   

4.
博览之窗     
晚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统一梦 70年代上半期,对于毛泽东和蒋介石来说,是他们人生的最后岁月。历史把他们的希望与遗憾、成功与失败、喜悦与忧伤交织到生命的最后。 在毛泽东和蒋介石个人之间,毛泽东早已以“老朋友” 称呼蒋。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巧妙地把蒋介石拉入中美间的历史性对话中。他握着尼克松的手幽默一语:  相似文献   

5.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毛泽东应蒋介石的邀请去重庆谈判,44天中与蒋介石会谈了10次。事后,陈布雷问起毛泽东,蒋介石说:“毛泽东此人不可轻视。他嗜烟如命,手执一缕,绵绵不断,据说一天要抽五十支烟。但他知道我不吸烟后,在同我会谈期间,竟然绝不抽一支烟,我对他的决心和精神不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长征中被蒋介石以10万大洋悬赏通缉,这是毛泽东历次被悬赏缉拿奖赏金额最高的一次。  相似文献   

7.
我觉察到毛泽东和蒋介石这两个人在谈到他们的国家时,所用的手势和语言,似乎都表明他们国家的命运是和自己浑为一体的。这两位领导人在历史上同时出现,一位成为胜利者,一位成为失败者。说来也奇怪,毛泽东和蒋介石在许多方面都很相象。他们都是东方人;毛泽东一生只有两次离开中国,1949年和1957年,他先后两次去莫斯科会见苏联领导人。蒋介石也只有  相似文献   

8.
1943年10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由毛泽东撰写的社论,透露了林彪到重庆与蒋介石会谈的消息.这件事的内幕,因为其影响甚小,所以至今知道的人也不多.蒋介石的本意,不是会见林彪,而是会见毛泽东.早在1938年12月6日,蒋介石在广西桂林约见周恩来时,就曾提出“约毛泽东会谈”.1942年8月14日,蒋介石在重庆再次约见周恩来,突然旧话重提.他说,国内问题要弄好,敌人不足惧,问题在国内,想在兰州转西安时,在西安同毛泽东谈谈问题.周恩来与蒋介石会见后,立即将会见情况和蒋要见毛之意电告毛泽东,并果断地建议“毛不 见蒋”.那么对蒋介石的邀请如何作答呢?周恩来提出了三种设想:第一,以林彪代毛泽东同蒋会面;第二,以朱德代毛泽东见  相似文献   

9.
在他64年的人生经历中,没有过硝烟弥漫、纵横征战的壮烈场面,然而他却是共和国将星中耀眼夺目的一颗.由于他特殊的工作性质,他的许多故事鲜为人知,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迷雾.他就是李克农将军,本文将要介绍的是他保卫毛泽东的故事.重庆:蒋介石尴尬地举杯假笑;毛泽东也笑了,心中暗赞李克农情报工作好.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两条道路的抉择.蒋介石施放和谈烟雾连发三电,力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共商国是.中共中央接到蒋介石的邀请电后,紧张地思考着对策.在这个时候,最关键的是要明白敌人的真正企图.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相似文献   

10.
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电视台推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等一批涉及党中央转战陕北的革命历史剧目,图书市场也发行了许多有关这段历史的书籍,大致给观众、读者留下这样的印象:毛泽东在陕北曾作出决策,当革命形势极端严峻的时候,党中央要继续留在陕北,与敌人周旋,钳制胡宗南这支蒋介石的战略预备队,鼓舞人民,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直到西北战局发生根本转机为止.然而,他在何时作出这样的决策,就没有具体的说法了.再则,党中央离开陕北东渡黄河时,西北战局的发展状况如何,毛泽东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否已经实现.为此,笔者查阅了有关这一时期西北战场的部分史料,对这些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一、1947年3月27日,毛泽东断言在西北战场能够打败胡宗南  相似文献   

11.
黄瑶 《党史博览》2018,(8):40-43
正毛泽东提出和平建国路线图1945年8月28日至10月11日,毛泽东在重庆同国民党谈判。这期间,毛泽东和蒋介石会面11次,直接面对面长谈三四次,有时谈话时只有他们二人在场。经过这些超近距离的接触,毛泽东对蒋介石的观感是:我看蒋介石凶得很,又怕事得很。他没有重心——民主或独裁,和或战。最近几个月,我看他没有路线了。只有我们有路线,我们清楚地表示要和平。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后,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其中一些优秀的共产党员还在国民党内当了"官",以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一位。若论他当时在国民党的职务,要高于与他同在国民党内当差且成为他后来的政治对手蒋介石。随着政治局势的发展,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地位直线上升,远远超越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13.
<正>毛泽东是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该文通过对毛泽东与蒋介石作战指挥能力的对比考察,比较充分地展示了毛泽东卓越的统帅才能和战略智慧。一部中国革命史,也是共产党、毛泽东与国民党、蒋介石的斗争史。而斗争的最高形式,是两支军队的较量。那么,毛泽东领导的人民军队,是靠什么打赢蒋介石全副美式武装的国民党军队的?战争双方是互动的,对手始终从反面出题。20世纪30年代的"围剿"与反"围剿",是反革命武装与工农红军最惊心动魄的对撞。战场是最公正的考场,战争以胜负、以生死为检验,帮助人们鉴别真伪,遴选领袖。  相似文献   

14.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雄才大略的毛泽东,在驾驭战争全局,致力于运筹全国解放战争的过程中,周密布署和发动了作为重要战略后方的山西的解放战争,从而使山西全境获得解放并走上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康庄大道。从上党战役到平汉大捷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云又密布于中国的上空。蒋介石一面假惺惺地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一面又命令他的军队向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发动进攻。毛泽东由此及时提醒全党:“按照蒋介石的方针,是要打内战的”;“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土必争”;“人民得到的权利,绝不允许轻易丧失,必须用战斗来保卫”。如同伟大的抗日…  相似文献   

15.
罩振,湖南桃源人,早年东渡日本求学时加入同盟会,是孙中山先生的战友。孙病逝后,他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代理中央宣传部长,后改任立法院副院长。因他对蒋介石背叛革命的行径极为愤慨,因此长期受歧视和迫害。他在中国历史的转折关头,曾与毛泽东有过两次极不寻常的握手。第一次,是在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时,他与毛泽东在黄浦港握手话别,忧心如焚,互道珍别。第二次握手是在毛泽东飞往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期间,老友相逢,情不由己,潸然泪下,由此招来杀身之祸……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946年11月19日,他结束同国民党的和平谈判,回到延安,一方面协助毛泽东指挥解放区各战场的战斗,粉碎蒋介石军队的进攻,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7年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实现大转折。另一方面,他代表中共中央领导蒋管区的人民斗争,掀起反美反蒋的群众斗争高潮,陷蒋介石政府于全民包围之中。1947年,是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一年,周恩来在两个战场为中国人民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鏖战羊山     
黄河天险告破,司徒雷登大惊失色/蒋介石发出围攻刘邓大军的总动员令,毛泽东针锋相对,指示刘邓“放手歼灭敌人”1947年夏,解放战争整整进行了一年,蒋介石面对败仗频频,决定改对解放区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妄图凭借能代替“四十万大军”的黄河天险,把晋冀鲁豫野战军聚而歼之。毛泽东透过迷雾,高瞻远瞩,明确指出战略进攻的时机已经到来,而且把战略进攻的矛头指向大别山。  相似文献   

18.
1911年10月,18岁的毛泽东毅然弃笔从戎,参加了震撼世界的辛亥革命。几天后,一个比他大6岁的青年,作为一支敢死队的队长,带队攻打浙江巡抚衙门,大获全胜。他后来曾被毛泽东称为“老朋友”。他是蒋介石。  相似文献   

19.
被称作“世界共产党”的第三国际突然解散了。自由世界弹冠相庆,欣喜若狂。蒋介石立即制定了“招降中共”的方案。特务头子戴笠也突发奇想:“派员赴延安谈判,并叫中共负责人毛泽东来渝。”他竟然想要把连蒋介石也“请”不到的毛泽东“叫”到重庆来! 这一回蒋介石又打错了算盘。  相似文献   

20.
《唯实》1982,(Z1)
毛泽东同志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科学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他的许多论述中国革命战争问题的重要著作,是我们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光辉典范。《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就是这样的代表作之一。一、《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发表的历史背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1936年底毛泽东同志为总结革命战争的经验而写的。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们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政治主张和军事思想,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