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前进的灯火。”贵州的历史性跨越离不开文化的崛起和繁荣。本刊开设“甲秀随笔”栏目,旨在对贵州文化建设、文艺创作的现状与趋向进行观察、评论。  相似文献   

2.
袁尚勇 《当代贵州》2008,(18):53-53
隆里古城因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边地军屯背景,经由600多年的强势传承,在贵州千姿百态的民族原生态文化家园中,呈现出“汉文化孤岛”奇观。著名学者、作家余秋雨先生到隆里考察时,盛赞隆里古城是“无法复制的汉文化孤岛”。  相似文献   

3.
范同寿 《当代贵州》2008,(22):55-55
历史给贵州留下太多让人百思不解的谜团,它们犹如晴朗夜空中的遥远星辰,永远那么神秘,那么难以捉摸,却又那么令人向往。神奇而又丰富的贵州历史文化,也是“多彩贵州”的一笔重彩。史海茫茫,时空深广,从上下数十万年史事中采撷精粹,由细微处展现贵州历史上的辉煌与神奇,让更多的人认识贵州,关心贵州,报效贵州,从本期起,我们邀请范同寿先生开设《黔史采微》栏目,为我们讲述多彩贵州那些少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推动人类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费孝通先生在谈到文化自觉时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点,贵州文化也应该这样,才符合文化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余丽丹 《当代贵州》2023,(18):30-31
<正>抬头望天,是赏心悦目的“贵州蓝”;放眼看山,是万物葱茏的“贵州绿”;低头看水,是满河涟漪的“贵州清”……今日之贵州,优良生态环境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抬头望天,是赏心悦目的“贵州蓝”;放眼看山,是万物葱茏的“贵州绿”;低头看水,是满河涟漪的“贵州清”……今日之贵州,优良生态环境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谢孝思说“贵州是我的家乡,苏州也是我的家乡,两个家乡我都爱。春兰秋菊,各有佳色。”谢孝思先生是苏州的功臣,是贵州的赤子。  相似文献   

7.
民族木人     
《当代贵州》2008,(6):F0004-F0004
严晓妮的“严晓妮民族木人”荣获2007“多彩贵州两赛一会”“贵州名匠”一等奖。欣赏严晓妮的民族木人系列,我们能深深地感觉到,那是”立体的诗,静止的舞蹈”。她的民族木人作品是植根于贵州民族之中、表现贵州民族风采的“艺”,是由地方文化陶冶出来的“艺”,是一种纯真的“艺”,是一种贵州本土的“艺”。  相似文献   

8.
有人把贵州的“贵”字拆开为“中”、“一”、“贝”三字,突然发现,贵州可解读为“中国的一个宝贝之州”。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用不同寻常的眼光看贵州,便可看到贵州在中国版图上的地位和优势。  相似文献   

9.
“贵州热线”是贵阳市电信局为配合贵州信息港而兴建的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它既是一个完全本地化的全中文公共信息平台,同时也是贵州地区的Internet网络。“贵州热线”向贵州地区的政府、企事业、商业单位和公众提供hternet网信息查询,Internet接入、电子信箱、远程登录、Internet网上信息发布、文件传送等服务。“贵州热线”是一个刚刚开通不久的Internet国内站点(1997年8月1日试运行),因而内容在不断地丰富、完善,信息库也在不断地增加与扩充,每次进入总能够令您发现一些新的东西。目前,“贵州热线”已拥有:“贵州新闻”“《山…  相似文献   

10.
1939年,丰子恺先生因避寇随浙江大学西迁来到贵州遵义,住新城狮子桥南坛巷熊宅寓楼,前临湘水,因引苏东坡改写孟蜀主《洞仙歌》中“时见疏星渡河汉”句,而名其室日“星汉楼”。  相似文献   

11.
孙国强 《当代贵州》2011,(18):22-23
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贵州须以“转”创“新”。贵州“新”主要是因为工业化处于初始的传统阶段。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贵州工业化的主线。唯有通过“转”才能创造具有贵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12.
1995年6月上旬,方小石老先生的画展在北京揭幕.引起了很大反响。我一直认为.贵州的艺术家很吃亏。如果说,北京是中国各类信息的接、传中心,那么.贵州距这个中心是太遥远了。贵州的一些艺术家非常杰出,可惜“养在深闺人未识”。如果不靠这个画展,大家还是不认识方先生。自然,方先生从不在乎别人对他的“宣传”,他的修养很高,他的心灵至纯至净。今年.他85岁了。60多年来,他潜心于学问、艺术,对别人的标抑褒贬,从不往心里去。这种平常心,真是炉火纯青的境界哩!小石先生造诣极高,但从不以著言摄入、从不以大言自炫。60余年来…  相似文献   

13.
金梅 《当代贵州》2011,(27):17-17
与上海这个“水泥城市”相比,贵州到处都是绿意.山青水秀,风景独好。“爽爽的贵阳”、“多彩贵州”的定位非常准确,特别是“多彩”二字,很好地涵盖了贵州自然风光与人文民俗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2,(2):28-29
2011年,贵州,您最关注什么? 记录时代印迹,撒播时代精神,当代贵州杂志社遴选2011年中的20个大事件和20位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举办“2011当代贵州十大关注点”和“2011当代贵州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活动得到读者的广泛响应和关注。经过贵州先锋网投票评选和专家的评选,结果如下。回顾2011走过的道路,我们经历远不止这些。在“2011当代贵州十大关注点”中,“抗旱救灾”、“大规模招商引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事件,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陈恩达 《当代贵州》2007,(23):60-61
从现实和长远看,人口问题既是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状况的一大主要症结,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又是改变贵州“两欠”省情的重要途径,是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贵州”和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基础因素。因此,石宗源书记一再告诫全省广大干部:“人口问题在贵州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林芊 《当代贵州》2011,(25):69-69
比照辛亥革命贵州宣布独立前后各省的宪法文件,虽然大都明确未来国家是“共和”政体,但都没有像“贵州国”如此强烈色彩的表达地方民主政治的词汇。“贵州国”一词充分表达了当时贵州政治家以宪政思想来建设“新贵州”的强烈企望。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11,(21):66-66
一、“贵州龙”生活在距今2.4亿年前三叠纪中期的贵州兴义地区。“贵州龙化石是国家极为珍贵的财富,具有不可估量的科研价值,是古生物演化的实验佐证,记载了古代脊椎动物进化的史实。”  相似文献   

18.
湿法磷酸萃取净化新装备技术的开发,是瓮福在做精“贵州元素”的同时,弥补创新“短板”,形成“溢出效应”,将“贵州创造”引向世界精细磷化工发展潮头的一次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9.
《当代贵州》2012,(35):64-64
本书集贵州多年工作和理论沉淀之大成,紧扣《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几点意见》战略部署,从制度、技术、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等方面,阐述了贵州后发赶超的核心要义是“又好又快、更好更快、跨越式发展”,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本质特征是“以人为本”,基本方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明晰了贵州后发现代化的战略路线图,彻底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07,(2):I0001-I0001,I0002
贵州西电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西电公司)是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战略,贵州省提出要“举全省之力实施西电东送”,把发展电力作为贵州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的背景下,为解决贵州电力建设资本金问题,由贵州金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七家法人股东采用发起设立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