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农业人口仍占到总人口的近70%,是一个正宗的农业大国。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困难都提醒我们,如果不以极为务实的创新态度来解决“三农”问题,我们的执政党和政府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将来自农民。“三农”问题已经突破了经济层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经济工作会议之后,第二件事就是召开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预示着农村改革将逐步成为中国改革的重头戏。 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大事 历史和现实均昭示人们,确定中国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必须突破传统的…  相似文献   

2.
一、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并非一个独立的问题,而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三农”问题首先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三农”存在的种种问题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种种负面影响。农业生产效益的低下不仅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农产品日益增高的需求,而且使我国的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农民的贫困造成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人购买力低下,不仅难以启动庞大的农村市场,而且也影响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也阻碍了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使其难以与城市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保持…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三农”问题的难点是农村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在各级党委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努力下,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当前,农村人口增长依然过快,数量过多。我国每年增长人口1500万至1600万,大部分在农村。从生育理论上说,在2.1%至2.3%之间的生育率,人口会达到零增长,我国目前的人口数据生育率为1.8%。但绝对增长数量显然与增长率不相符,笔者近20年来经常在我国北方农村做调查,极  相似文献   

4.
“十五”期间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继续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1、工作重点是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保持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 2、重点做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 3、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 4、采取法律、教育、经济、行政等措施综合治理人口问题。 5、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调控体系和相关社会经济政策。 6、加强计划生育法制建设。 7、重视人口老龄化趋势,努力解决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和精神文化生活问题。 第二,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是以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贵州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解决“三农”问题是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解决贵州“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如何解决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是以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基本办法是在贯彻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一、实行城乡统筹过多的农村人口与有限的农业生产资源的矛盾是“三农”问题成为难题的根源。在解决温饱问题阶段,“三农”问题可内部…  相似文献   

7.
孟宪臣 《学习论坛》2005,21(8):47-52
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未来20年,是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历史机遇期。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为中原崛起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需要着力解决稳定低生育水平问题,统筹解决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问题,进一步稳定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加快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落实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健全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制定了九项政策措施。这一切。不仅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特别是农民增收问题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党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安天下战略”来抓的重大战略意图。它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切实搞好“三农”工作。推进农村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三农”,是国家作出的一个重大决定.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主的“三农”远程教育体系.通过分析山东省农村远程教育体系及资源建设现状,可知在山东省内实现面向“三农”的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是切实可行的,也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口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多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首善,创一流”,初步摸索出一条符合我市市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路子,推动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一、建立“三个机制”,为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切实保障1.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  相似文献   

11.
20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大地出现了奇迹。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大,综合国力明显增强。20年来的改革开放,为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取得的显著成绩,为世界所公认。 改革开放促进了广大计生干部和人口理论研究工作者解放思想,为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思想和理论条件。改革开放和当时在全党全国开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如浩荡东风,一扫万马齐喑的空气,广大的计生工作者和人口理论研究者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道路,这就是以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人口思想为指导,坚持“三不变”,落实“三为主”,推广“三结合”,实现“两个转变”,达到“一个目标”。在我国人口理论的研究上,也把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的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集中体现在邓小平人口思想中,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早已有之 ,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 ,“三农”问题发生的背景是不同的。现阶段的“三农”问题是在我国已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的“三农”问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滞后是新阶段“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核心是农民增收。因此 ,围绕农民增收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城乡和谐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构建城乡和谐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这样一个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注意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压倒多数的大国,全国13亿人口有8亿是农民。据测算,到2020年,中国人口总数将达到14亿,到那时即使城镇化率达到50%,农村人口至少还有7亿。在目前的中国,“三农”问题较为突出,这意味着城乡关系尚不和谐。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处理好城乡之间的关系。1、要处理好农村社会和城市社会的关系。作为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区域,农村是我国社会的…  相似文献   

14.
十六大描绘的小康蓝图激励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但是,要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我们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建国后我们采取了长期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推进工业化,使农业失去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随着农村人口的大规模增长,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部分农民生活处于贫困状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农”问题日益突出,被作为一个整体问题被提了出来,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近年来,“三农”问…  相似文献   

15.
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加速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跃民 《学习论坛》2003,(11):44-44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就“三农”问题给我们提出的明确任务。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我们每一个关心、研究和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都应当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谋求发展农村经济的新途径,寻求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 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发展农村经济的迫切需要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但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近年,农民增收缓慢,种粮效益低,低质农产品大量积压,价格下跌。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6.
农村税费改革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山东作为试点省份,在总结典型经验、积极稳妥扩大改革范围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继续贯彻中央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把农村税费改革引向深入,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一山东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3.2%。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是促进山东经济健康发展的一项长远任务。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山东的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农业和农村经济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因此,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为开展农业与农村问题的调研,中共中央党校“三农”课题研究组湖北省子课题组对制约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比较深层次的问题,在湖北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形成了《乡镇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制度创新》、《关于开拓农村市场的对策和思路》、《减轻农民负担必须综合治理》等三篇调查报告。本刊从这期起,分期刊登以上三篇调查报告,以期引起大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占全国人口的70%,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1982—1984年连续5年、2004—2013年连续10年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在于破解“三农”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赋予“三农”问题更多新的时代内涵。而“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解决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增收问题。 很多年以前,毛泽东同志就精辟地指出: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这其中,包含着我们党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根本目的、根本任务的深刻认识。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和建设中,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基于这个深刻认识,施行一系列有利于调动最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的方针政策,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以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以土生土长的乡镇企业引领民营经济发展,并为25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而将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城乡 发展的互动性、互补性越来越强,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民近一半的收入来自非农产业,农村发展对城镇和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越来越紧密,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越来越明显,解决好“三农”问题更显得迫切和重要。为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对深化农村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