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往事     
每一个警察都会有一段精彩的故事,而每一身警服的后面或多或少也会有几许留恋几多感慨……   1978年我上了公安学校。那时学员鲜有穿警服的机会,但有一次,大概也是国庆节参加公园值勤,公校临时发了我们每名学员一身新警服。我清楚地记得警服是上白下蓝,白帽子,完事后我才弄明白,这身服装就是海军战士穿的,惟一区别是海军战士的帽徽上是红五角星,而警帽上的警徽是国徽。故事出在了值勤完了以后,我们学员穿警服直接回家休息了。等到返校那天,我穿上警服骑着自行车往学校去,在半路一个十字路口,我看见一名女中学生骑一辆自行…  相似文献   

2.
警服与责任     
幼年时对警服的印象主要是来自电影、电视剧等文艺作品中,记得穿警服的人机智勇敢,使坏人闻风丧胆,表现出的种种英雄气概,令人向往。   但直到 1989年秋,我考入公安大学,才和警服结缘。入学报到第二天,领到了一身八三式警服和一副鲜红的领章。当晚,我坐在床上认真地往新警服上缝领章,没想到才缝几针,针却刺到手指上,我赶紧放下针,懊恼地吮着冒血的手指,正巧被一位来看望新生的上一届同学见到,他笑着抢过警服和针钱,帮我缝了起来。看着他一针一线熟练地缝着,心中一股暖流往上涌,刚领到警服就得到呵护,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相似文献   

3.
警服等身     
不知从哪一天起,我开始一点不惭愧地称自己为“老警察”。谁要是略有微词,我就会理直气壮地说不是吗 ?我穿过三种样式的警服,我穿过的警服堆起来都有一人高了 !朋友笑我说别人是著作等身,你是警服等身。我说是啊是啊……   我把岁月一页一页翻过的时候,心下暗想,自己的影子在哪儿呢 ?还好,我找到了一些照片。   首先是一张放大的黑白半身照,照片上的我青春得一塌糊涂。这是我进警校的第三天照的,当时新生的服装还没有发下来,可我实在是耐不住了,于是借来上届学员的警服,匆匆忙忙过了一把警察瘾。白色的上衣、白色的无檐帽,…  相似文献   

4.
爱上一个穿“警服”的人今年27岁的王向丽出生于河南省柘城县乡下的一个裁缝世家 ,不仅心灵手巧 ,而且也是一个出了名的美人儿。由于家庭的熏陶 ,十几岁就学会了裁剪技术。17岁那年 ,向丽只身走出家门 ,到县城开了一家制衣店。向丽为人忠厚善良 ,人缘颇好 ,加上活儿做得细 ,所以很受顾主的青睐。6年前的一天 ,向丽到一个镇中学谈妥了一批校服加工的生意 ,心情非常愉快。在返回县城的公共汽车上 ,一个身材魁梧、气宇轩昂的小伙子吸引住了她。小伙子穿一身警服 ,谈吐不俗 ,温文尔雅。年轻人告诉向丽 ,他的名字叫裴宗敬 ,警校毕业 ,在柘城…  相似文献   

5.
渴望     
就像追星族不敢相信和自己崇拜的偶像握了一次手一样,我不敢相信自己的一生竟能和警服联系在一起。   那一年,省某高校因写作实绩,破格接收我到中文系深造,而我却以十头牛也拉不动的劲儿,头也不回地踏进了那片令许多人神往的芳草地——警官学校。周围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我的决定愚蠢得让人心疼,完全是自找苦吃。我就这样,在一片指责和抱怨声中默默地走着自己选择的路,从此穿上了警服。事实上,我的初衷就是想给自己做一回主,而这初衷却不能不说是因为警服,充满幻想的年龄对警服的那种向往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在此之前,我曾不…  相似文献   

6.
青春档案     
青春档案吕秀芬一身警服,使她凭添了几分成武。可关于她的故事,却是那么普通、平凡。1979年,20岁的宫玉清被分到喀旗公安局工作。穿上警服,上班下班街上一过,有多少同龄少男少女为之羡慕啊!于是,与警服有关的、壮烈的、辉煌的梦。宫玉清编了一个又一个。可分...  相似文献   

7.
重笔浓彩绘青春○李永舟胜安今年只有32岁的平顶山市公安局防暴支队六大队代理大队长冀国强,参加公安工作已有12个年头。从1984年考入洛阳警校穿上警服的第一天起,他就暗下决心:要当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决不辜负头顶的国徽。12年来,冀国强是这样想的,更...  相似文献   

8.
警服,记录着我们成长的历史;是我们用一生也写不完的诗行;是留在我们心底永不褪色的记忆……   每一身警服的后面都有一段情,一份缘,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   2000年 9月 20日,公安部在北京举行换发九九式警服新闻发布会。根据国务院第 289号令《国务院关于修改〈人民警察警衔标志式样和佩带办法〉的决定》,公安部作出决定:从 2000年 10月 1日零时起,北京等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公安民警将穿上九九式警服。   在谈到 160万人民警察换装的目的和意义时,公安部政治部副主任孙明山说:“为了更好地依法治警、从严治警 ,使人民警察队…  相似文献   

9.
警校-公安中专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不仅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而且关系着怎样培养。诸如警校的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评估体系,都受目标体系的导向,目前者是后三才的归宿。影响培养目标实现的有客观环境,培养目标体系内容的不确定性,是干扰目标实现的主观原因。一、认清警校培养目标的悖论表现及其根源,努力创造实现培养目标的良好客观环境1.“生存即目标论”:国家穷,行政系统穷,教育系统穷。警校属国家行政部门办学,集三穷于一身。在警校工作的同志面临“求生存、求发展”,一些警校自我谑称为“二求”学校。由于生存问…  相似文献   

10.
最近陶驷驹部长宣布,今后公安机关的警察原则上只从公安院校毕业生中录取,除从党政领导岗位调入省、地、县三级公安机关的领导干部以外,凡是从社会上招收、接收军转干部或调入其他干部,必须经省、市警校培训和考试合格,才能取得担任人民警察的资格,未经警校培训和考试合格的,一律不予承认,不得发给警服和其他警用装备,不得授予警衔。陶部长的谈话充分肯定了公安教育在提高全体干警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公安教育是警察训练历史发展的产物严格地说,“公安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安教育是指一切增进警察身心素质的全部…  相似文献   

11.
<正>"从警二十年,我从未后悔过。"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是王文民儿时的梦想,小时候他经常梦想能够穿上帅气的警服,惩恶扬善,成为小伙伴心中的英雄。1995年,王文民由警校毕业到新沂市墨河派出所工作,成为一名普通民警。工作的繁忙和辛苦很快就取代了刚工作的新鲜感,周末休息似乎成了奢侈品,加班加点办案成为家常便饭。但无论多忙多累,他从未抱怨过。因为他深知,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选  相似文献   

12.
珠海有个“第二警校”,很不一般。早在我们去珠海采访前就已听说多次了。据称,珠海市4500名民警中就有三分之一的人曾经是这个“第二警校”的学生,数字惊人。但是真正使这所“学校”威名远扬的却是其严格规范的军事化训练。高强度的军体训练曾使广州体院毕业的一位大学生放弃从警愿望而“打道回府”。“第二警校”是珠海市委常委、公安局长关玉素手里的一张“王牌”,他先后作出这样的决定:全部新从警人员必须先进入此校接受训练;市警校两年制学习的最后半年必须到此培训。这两项决定归纳成一点,就是没有经过“第二警校”培训的不能上…  相似文献   

13.
感动     
一名略显柔弱的女警和一个男人结婚了。   虽然她是警校毕业,擒拿格斗都学过,而且成绩还不错,但毕业以后她一直没在严格意义上的一线干过——在公安系统这个危险的行业中,女同志大部分都做内勤,她也不例外,所以学过的那些东西到后来也就荒疏了。虽然她穿上警服也是英姿飒爽,但她性格中还是柔弱的一面多一点。所以无论是她的同事还是她的丈夫,都把她当成一个小姑娘,很少有人把她当成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警察看待。大家对她都是呵护有加。   丈夫家兄弟 4个,丈夫最小。丈夫上面的 3个哥哥生了 3个女儿,丈夫的父母把抱孙子的希望都…  相似文献   

14.
震后治安     
地震使民警也成了受灾群众,好多民警房子倒塌,他们连警服都没来得及挖出来就投入救灾中,由于好多民警没穿警服,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县公安局领导决定在民警的手臂上扎上红丝带。“这算是我们的标志吧。”他说。  相似文献   

15.
计划生育小分队队员能穿警服吗?编辑同志:王某以前是我乡联防队员,现在又成了计划生育小分队队员。在他下村检查计划生育工作时,每次都身着警服,到农民家中乱打乱抓。请问:计划生育小分队的王某能穿着警服工作吗?红波红波同志:警服是警务人员的专用服装,除在职的...  相似文献   

16.
警服漫话     
警服漫话警服是各国警方人员的公用制服。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警服均为黑、蓝色调。国际刑警组织规定,以藏蓝、深黑为世界警服标准色。警徽是警服上的标志。多数国家以盾牌为基本形状,并饰有国徽图案。根据惯例,加入国际刑警组织的国家都遵循这一规定设计其警察徽...  相似文献   

17.
生死情愫     
相信每一名警察都在心底保留着一份专属于警服的记忆。   我和丈夫抱着崭新的九九式警服回家时,不约而同地想到,把橄榄色的警服洗干净收藏好。在做这一切时,我问他,在穿过的警服里你最喜欢哪个颜色。他说,橄榄绿。我说,我也是。 1977年年底,我们两个人一起由北京市公安学校毕业,分配到同一个公安分局。当穿上藏蓝色的七二式警服后,我们开始了恋爱,五年后结婚。算起来,我们一道经历了警服的四次变迁。在建国后 50年的中国公安史中,橄榄色比米黄、草绿、藏青、藏蓝色警服追随警察的时间都要长,它和新中国警察荣辱与共了 16载…  相似文献   

18.
一身警服,满胸勋章,宽脸浓眉,一米八十三的大个,体重最高时达两百零六斤,那是一种可以想见的威风凛凛,却有着一个过于秀巧的名字——邱娥国。 邱娥国所从事的职业也需要他的心灵有秀巧细致的一面,他是南昌市西湖区筷子巷派出所的户籍外  相似文献   

19.
从警第一天     
从警第一天肖建荣第一次穿警服上班,是8年前快到春节的一个雪天,在南京长途汽车站民警值班室。事先,我把警服烫得平平整整,把皮鞋擦得锃锃亮亮,还照了照镜子,感到嘴上那几根开毛(还称不上胡子)不太雅观,便找来父亲的剃须刀将其一扫而光。清晨起了个大旱,我套上...  相似文献   

20.
农历正月初三下午,笔者开着一辆旧轻骑兴致勃勃地去看望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半途中,有人戴警用头盔骑着辆摩托,从后面追来,示意笔者停车。笔者以为是交警例行检查,赶紧把轻骑停在路边,定睛一瞧,原来是做纺织品生意的同乡“成老板”。“成老板”很得意地向笔者炫耀:头盔是他向当交警的“哥们儿”要来的。笔者发现:目前,大街上戴警用头盔穿便装开摩托车的人屡见不鲜。这其中有真正的警察,也有许多像老成这样的“冒牌货”,可谓鱼龙混杂。不仅如此,时下,多功能警服、交警用反光背心等警服也成了“成老板”这些人的抢手货。为何他们对警服情有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