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卫科人员着公安服装合法吗?编辑同志:我们食品公司最近成立了保卫科,该科工作人员穿公安服装、佩带公安肩章、领花。请问:保卫科人员着公安服装合法吗?跃罡跃罡读者:人民警察服装是人民警察的标志,人民警察穿着警服是依法执行警务的需要。公安部曾三令五申,严禁...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57号《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已经2001年2月6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的管理,保障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  相似文献   

3.
<正>继2020年8月26日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和2021年1月10日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等重大场合的多次亮相后,2021年3月4日,中国人民警察警礼服正式列装,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警察队伍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厚爱。人民警察制式服装(以下简称“警服”)是人民警察荣耀的象征,公安礼服的正式列装,将在庄严的警服序列中增添一抹更加绚丽的色彩,为促进人民警察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发挥积极助力。  相似文献   

4.
一、对非法使用警服冒充人民警察的违法行为怎么办? 编辑同志: 当前,社会上仍有非法持有,使用警用标志、服装。警械等冒充人民警察进行违法活动,有的甚至非法制造和贩卖警用装备。这不但严重干扰了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也损害了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对这类非法持有、使用警用  相似文献   

5.
八三式警服     
70年代以后,随着人民警察正规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公安部开始着手人民警察服装制式的改革工作,至 1983年完成设计,经中共中央批准, 1983年冬季北京市民警首先换装, 1984年津、沪、穗、汉等大城市和沿海一些重点城市以及在中苏、中蒙、中越、中缅边境地区换装, 1985年全国民警统一着此款警服。 八三式警服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57号《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已经2001年2月6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公安部部长贾春旺二○○一年三月十六日  相似文献   

7.
国家通过立法赋予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特殊的权力,这些权力是国家基本权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权力属于人民,属于国家,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可以行使的权威性行为,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前提和保障。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通过行使这些权力,对于完成人民警察的任务,更好地履行人民警察的职责,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权力界定及结构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权力,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务权力,亦即警察权。它是国家基本权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  相似文献   

8.
人民警察的组织管理穆毅《人民警察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第四章就人民警察组织管理现定了七条。包括人民警察的组织机构设置和职务序列,人民警察建制、编制,警用标志、警服、警械,人民警察录用、教育等。《草案》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国根据人民警察的...  相似文献   

9.
五五式警服     
公安部于 1953年设计了人民警察新式服装、装备及帽徽图案,经政务院批准制作,于 1954年开始在中苏联运客车上的乘务民警中试行。 1956年夏季在全国各城市普遍施行。 五五式警服  相似文献   

10.
徐倩 《警察教育》2004,(5):10-14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指人民警察在执行工作职责中必须遵循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是一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人民警察法》第21条的规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人民警察内部警种不少,各警种的职业道德规范,仍具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人民警察的武器使用权,是国家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权限。由于武器具有直接的杀伤力,操作时又有较强的专业性,武器使用权的行使稍有不慎,就会对公民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危害,从而导致警民关系紧张,影响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威和执法形象。为确保人民警察依法正确使用武器,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人民警察武器使用权的法律适用研究,并探索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合理规范、制约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人民警察武器使用权的行使原则剖析人民警察武器使用的全过程,不外乎判断和衡量两个阶段。首先要判明是否可以使…  相似文献   

12.
人民警察录用制度,是公安机关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公安人事管理的第一个关口。公安部最近制定的《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了考试录用的原则。这是改革和完善人民警察录用制度的重要措施,对于提高公安机关录用工作水平,确保人员录用质量,进一步增强队伍战斗力,推动公安工作任务的完成,意义十分重大。本文拟对实施人民警察考试录用制度的一些问题作初步探讨。一、正确认识人民警察考试录用的地位和作用实行人民警察考试录用的目的,就是要在人民警察录用制度建设和人员录用的实际工作中充分地体现国家公务…  相似文献   

13.
金秋十月,一场前所未有公安大比武,在北京市拉开帷幕。   在四天的时间里,从全国 10余万巡警防暴警中精选出的 465名队员在射击 (分为手枪、狙击步枪、微型冲锋枪和防暴枪 )、催泪弹投掷、武装越野、着装游泳、攀登 (分为攀窗上、攀雨漏管上、攀避雷针上、抓固定绳上 )和理论考试等六个科目 12项的角逐中,向人们展示了新世纪中国人民警察的矫健身手和智勇双全的良好专业素质。   全国巡警防暴警组建 10年来,还未有过跨省性的比武,这次全国公安巡警防暴警比武活动正值国庆期间、新式人民警察服装亮相之际。它不仅是向全国人民展示…  相似文献   

14.
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对进一步提高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理念认同是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基础,知行合一是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之路,价值体现是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公安教育》2002,(2):24-26
近年来,江苏省公安厅党委认真贯彻实施“科教强警”战略,坚持把市级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建设作为加强公安教育培训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我们根据公安部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了《江苏省市级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建设暂行规定》和《江苏省市级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办学条件评估办法》等规范性文件,通过组织评估活动,以评促建,较好地推动了市级人民警察培训学校的规范化建设。最近,我们组织对全省13所市级人民警察培训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全省市级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在办学规模、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6.
汪鹏程 《公安研究》2014,(10):70-73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以特定的核心价值理念作为起点,优化和整合民警个体价值观念,规范民警个体行为,以凝聚警心,组合警力。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公安文化的内核,规定着公安文化性质和发展方向;公安文化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及其价值原则、价值目标、价值追求等的内化和外扬。公安文化既是分析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视角,又是培育和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人民警察的警务保障穆毅人民警察的职责和权限是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是国家意志行为,是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因此,《人民警察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第二十三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  相似文献   

18.
公安法制     
1.公安部、财政部发出通知统一人民警察衬衣颜色公安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出《关于统一人民警察衬衣颜色的通知》。为减少浪费,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机关根据警服穿着使用年限的有关规定,在三年内逐步更换淘汰铁灰色衬衣(包括长袖制式衬衣、短袖制式衬衣、内穿衬衣)及浅灰色领带。2郾最高法院要求把好“四关”提高刑事案件审判质量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曹建明7月19日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强调,全国各级法院必须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法治意识,进一步加强刑事审判工作,坚决依法打击犯罪、保障人权,保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不…  相似文献   

19.
论监狱人民警察执法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了提高监狱人民警察执法语言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了当前我国监狱人民警察执法语言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提高监狱人民警察执法语言艺术的途径、强调了在提高监狱人民警察≮方面素质的同时,重点阐释了在监管改造服刑人员实际工作中,监狱人民警察应根据不同的执法对象、灵活地运用语言艺术、采用规范文明的执法语言。  相似文献   

20.
人民警察人际关系中的交往主要是指其在公安业务活动中与参与业务活动各方面 的人员之间建立的关系。它包括人民警察之间的交往,人民警察与协助单位人员的交往, 人民警察与广大群众的交往。公安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人民警察应善于人际关系的 交往,也就是说人民警察在公安业务活动中与参与业务各方面的人员之间应建立良好的 关系,通过公安业务工作中的交往,对参与活动的有关人员施以积极的心理影响,使其产 生敬佩、信任感,引起相应的积极行为反应,力求避免错误行为,防止出现消极反应,在心 理相容的气氛中互相加深了解,沟通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