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吸毒女借钱不成打死七旬老太2001年3月12日10时许,一座住宅楼里。70多岁的王老太一个人在家里休息,忽然听到叫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熟人小白。小白是女儿的同事,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来了。“奶奶,我没钱了,您老借我200块行吗?”“我女儿中午就回来,借钱你找她。”想起女儿曾经说过小白现在吸毒,老太太语气中就带出些斥责,“你甭找我借,我也没钱,你赶紧走吧。”“200块钱都不借,一点面儿都不给。”被老太太拒绝了的小白觉得很没有面子。正在恼羞成怒的时候,毒瘾也上来了。她看到屋里没有人,便起了抢劫念头。她先是将老太太摔倒在地,但没想到老…  相似文献   

2.
排名     
我在家里排名第一,顺序是我、妻子、孩子,这是户口簿上的排法;还有另一种排法:孩子、妻子、我,这是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排列法。无论怎么排,妻子都屈居第二。妻子也有不满的时候,问我她为何就不能排第一?我说你实际就是第一,我说电视上你都见到了,无论什么规格的会议,总是以首长为中心,其他官员在首长左右依次排开,你就是我们家的“第一”,就是我们家的“首长”,左边是我,右边是孩子。妻子一乐,马上打发我去洗碗,说是“行政首长负责制”,她是在行使职权,我只好开溜,说要赶时间到单位上班。到了单位,我排名第几呢?单位…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我得找个人去民政局领结婚证。大学毕业逾两年,成家的事再不提上“议事日程”,恐无颜以对家乡父老。曾经,我为心中的她画了个像。我心目中的她,不要再是警察,至少不要是一线警察。找个警察妻子,难得相会,两个人整天在都市里“捉迷藏”,而“牛郎织女”往往是家庭危机的代名词。找个警察妻子,回家还得受气。她在单位里充足了“气”,我将首当其冲地成为她的“专政对象”,而不及时发泄又会导致心理障碍。所以无论前者后者,结局都是一样──悲惨!找个警察妻子,家务难办。届时活做到一半,一个传呼回所加班,苦了她,也苦…  相似文献   

4.
中午买了个冰冻鸡兴冲冲赶回家,想让妻子高兴一下。却见她还躺在被窝里,问她是否“欠安”,她冷冷地说病了,头又理到被窝里。无奈,只能自己下厨掌勺。杰作一小时后出来了,揭开锅盖,儿子却摇着鼻子嚷道:“怎么这只鸡支哄哄的。”他边说边到妻床边告状。妻子来到热气腾腾的锅前,朝里一脉,惊呼:“你怎么连肚子也不破洗一下就下锅了?”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忘了破胜开肚清洗五脏六腑就整个儿下了锅。我摇头只叹太糊涂,儿子又问我你还忘了什么,我想想没什么,他提醒我:“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一下便了,今天是妻子40周岁生日,怎么…  相似文献   

5.
警察的难处     
朋友电话约我星期天中午到他家吃饭,可我由于上了专案,一忙碌竟忘了这事,到了中午12点半的时候,朋友又打来电话一通好训,等我风急火燎地赶到朋友家里时,一看还有几名战友也都早已经到了。见了面,大家就说:“好呀!咱们干大事的警察这么早就来了,快上座了!”听了这带有浓浓火药味  相似文献   

6.
《新疆人大》2009,(10):42-42
阿克苏市的林乐欣咨询:我丈夫的姓氏较特殊,电脑里打不出来,原来的身份证上一直是手写的,办二代身份证时就遇上了困难。现在我的孩子出生三个月了,在给他办户口的时候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请问,姓名用字到底是怎么规定的?  相似文献   

7.
因为曾经和雨时合著过一本报告文学《中国当代警官的倾诉》,所以让我再来写一点儿与警察有关系的文字似乎就是顺理成章了。 其实,城市里的居民,谁不跟警察有过这样或者那样的关系,又打过这种或者那种交道呢?上户口、领身份证、失窃报案。还有,在路口闯了红灯还免不了要向警察说许多好话以免车子被扣……真的,城市生活,警察与我们同行。  相似文献   

8.
<正>来信我是一名社区民警,工作10年,经常要面对面与群众打交道,要做解释工作。有时群众理解,工作还好做,但很多时候得不到理解,轻则遭冷眼,重则被辱骂。群众的不满情绪必须理解,可家人尤其是妻子的不理解就太让我难受了。由于经常值班备勤,在家的时间少,对子女的教育更是谈不上。妻子经常因为我不关心孩子、不关心这个家和我怄气。只要我回家晚了,妻子就给我脸色看,对我爱答不理,让我很难受。尤其是她总爱拿我的工资和邻居比,甚至说:"你也就这么点出息!"我性格内向,不  相似文献   

9.
<正> 对于媒体批评部分警察违法乱纪的报道,有些人很苦恼,一些警察妻子感到社会对警察工作的辛苦危险不理解,说报纸“10篇里有9篇都是说其如何腐败”,不知这位女士看的是哪家报纸,反正我每日浏览的30余份大小报纸没有一家如此,倒是可以反过来说。警察工作(任何人任何工作)当然需要理解,但要看什么意义上的理解?如果说警察工作苦累、危险,需要百姓理解支持帮助,那  相似文献   

10.
倾城一笑     
周到 两个朋友外出。中午,两人该吃饭了。 “你妻子想得真周到,为你准备这么多吃的。”杰克羡慕地说。 “你妻子想得更周到,每次你和我出来都不给你准备饭莱。”汤姆敬佩地说。  相似文献   

11.
回到家,我把公文包往桌上一扔就直挺挺地躺到沙发里不吭一声,妻子以为我办案累了,忙着为我烧好洗澡水。我说:“我今天哪儿也没去,甭忙乎!” 妻子站在我身边愣神地看了我好久:”你脸色不好,是不是不舒服?” 我冲妻子抖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没得事,就做了人家一回儿子。” 妻子冲我嫣然一笑:“开哪门玩笑?”  相似文献   

12.
勤俭难忘     
去年,单位给我分了三间房子,房子虽然是旧的,但比起我以前住的单间要强得多。欣喜之余,我和妻子商量,如今房子宽敞了,该把母亲从农构接到城里来享享清福了。回到老家,我与母亲说了此事。母亲说,我在农村住惯了,在城里怕不习惯。但在我的再三请求下,她终于答应进城住几天。进城后第二天早上,母亲说她夜里没睡好,我和妻子忙问她怎么啦,母亲说:“这里的路灯怎么一整夜都亮著,谁掏电费呀?”我笑着说:“您老人家就别操那份心了,不让你掏钱就行了呗。”母亲却说:“这得浪费多少电呀,村里人浇地电都不够用呢,咋城里人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3.
民警来信:我是一名派出所民警,从事警察工作已经有8年了,工作一直比较顺利,家庭生活也比较和谐。两个多月前,由于工作上的事和单位领导发生了争执,思想上想不通,感到委屈。而且近几年警务改革一个接一个,竞争上岗、责任倒查、绩效考核、规范执法程序等等,这些措施给我们基层民警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遇到与案件当事人发生争执的时候,领导和家人不理解的时候,心里特别难受,有时吃不香、睡不好,不愿意与别人打交道,压抑烦闷,打不起精神,不愿意和同事讲话,回到家里经常和妻子吵架,看孩子也不顺眼,动不动就想发脾气。  相似文献   

14.
焦是一名警察,我成了警察的妻子。还在和焦谈朋友时,家人和朋友都反对,反对的理由很简单:焦是警察。他们都说:“嫁给了警察就嫁掉了幸福。”我不在乎嫁掉的是不是幸福,我毅然地嫁给了警察,在四月一个和煦明丽的日子里,我成了焦的新嫁娘。  相似文献   

15.
问妻子,嫁给我这个做警察的后不后悔,妻子说不后悔,因为从警察身上可以感受到的光荣是无法替代的。每次加班到深夜回家,过道上总有一盏灯为我亮着,卫生间里总放着一壶热水。而我再晚也要回家,自觉地到客房睡下。  相似文献   

16.
幽默与漫画     
好消息坏消息一位艺术家问画廊老板,是否有人对他当时展出的画感兴趣。“好消息坏消息都有”,老板答道:“好消息是,一位先生问到你的作品在你死后会不会升值。我告诉他会升值,他就把你的15幅画全买下了”。“太好了!”艺术家惊呼,“坏消息呢?”“那个人是你的医生。”(刘宗亚)电话是打给我的约翰是一名警察,天天与罪犯打交道,工作辛苦又紧张。一天晚饭后他对妻子说:“今晚无论是谁打来的电话找我,都说我不在,我实在太困了,想好好休息一下。”话音刚落,电话铃响了,妻子拿起话筒小声道:“我丈夫在家。”约翰听后十分生气,…  相似文献   

17.
刘富道 《政策》2002,(5):63-64
在武汉东湖寓言园里,有尊巨型石雕题为《曾子不说谎》,造型为曾子举刀杀猪,曾子面前是他的妻子背着儿子。这则寓言故事说,曾子的妻子出门上街,儿子要跟她一起去,她对儿子说,你在家里,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妻子回来了,曾子就操刀杀猪。妻子说,我是骗他的,你怎么真的杀猪呢?曾子认  相似文献   

18.
先救母亲     
<正> 记得十多年前,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个假设说法:在一条河中,如果你的老母亲、妻子、儿子同时不慎落水,你究竟下水先救哪一个?当时我不到二十岁,没谈恋爱,我说先救老母亲。因为没有母亲就不会有我,没有我就不会有妻子,没有妻子就不会有孩子。我母亲当时听了,满眼泪涟涟。二年后,我谈恋爱结婚了。妻子有一天也把这一个假设的说法说给我听,她一眼不眨地盯着我,言而之意我很明白,可我却不知怎么回答她了,我的母亲也坐在旁边呵!良久,我违背良心地改变了当初的说法——先救妻子。妻子笑逐颜开,母亲黯然神伤。  相似文献   

19.
女盗梅姑乔装改扮,混进珠宝拍卖会场,盗出两颗大钻石。一回到家,她马上将钻石放在水里做成冰块放进了冰箱里。因钻石是透明无色的,所以藏到冰块里,万一有警察来搜查也不易被发现。第二天,团侦探来了。“还是把你偷来的钻石交出来吧。珠宝拍卖现场的闭路电视已将你偷盗时的情景拍了下来,你化了装,但你瞒不了我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你。”团侦探说。“如果你怀疑是我干的,就在我的家搜好了,直到你满意为止。”梅姑若无其事地说。“今天真热呀,来杯冰的可乐怎么样?”梅姑说着从冰箱里拿出冰块,每个杯子放了四块,再倒上可乐,递给…  相似文献   

20.
台北闹饥荒     
每次回到乡下老家,要返回台北的时候,妈妈总是塞到我的行李箱里很多东西,一直到完全塞不下为止,那种场面就好像台北正在闹饥荒。“妈,你什么都不用带,台北什么都有。”我说。妈妈总是这样回答:“骗你的!台北什么都有,台北又不是极乐世界。”我把芭乐、橘子、哈密瓜拿出来,说:“至少,这些水果都有。”妈妈又帮我塞进去,说:“我们乡下的较好吃,也较便宜。”我把一大包肉干、肉松、肉脯拿出来,说:“我们家楼下就有新东阳呀!”她又帮我塞进去,嗔怪道:“你知道什么?我是买给我孙子吃的,又不是买给你吃,何况人家这些都是手工做的呢!”我看拗不过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