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傅传耀 《人大论坛》2012,(12):52-53
有朋友问我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非洲怎样?”我问朋友,“你去过非洲吗?”答曰,“多次去过欧洲,真没曾去过非洲。”我说,“养老去欧洲,观光和发展去非洲。”他们不得其解,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2.
非洲经济形势与中非合作的良好前景孙巧成今年5月,李鹏总理对非洲的赞比亚、莫桑比克、加蓬、喀麦隆、尼日利亚和坦桑尼亚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继去年5月江泽民主席出访非洲后,我国家领导人对非洲的又一次重要访问,它对加强中非关系,发展中非经济合作均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3.
数字新闻     
3000万出访五国 台湾当局领导人计划5月21日出访中南美洲五国,行程达15天。台“外交部政务次长”吴子丹指出,“外交部”预计此次出访花费为一亿二千万元新台币(约三千万港元)。由于出访花费不菲,在野党“立委”群起出击,炮轰该领导人“打肿脸充胖子”,在短短10个月内就到外国出访两次,去年去非洲,今年又去美洲,这次出访,是对不起台湾人。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我偕高雄四川同乡会常务理事兼总干事舒德忠先生,飞澳洲悉尼市参加我曾资助留学的王劲松先生开业典礼。逗留期间,能有幸与一批海外华人责英相应酬。餐叙闲聊中,有位知名民运人士突然问我对“台独”的看法如何?坐在我右侧的是位报社社长,他先接口替我回答说:“‘杨先生是位坚决反对‘台独’的人士。我一看在座20多人中,有大陆去的,也有台湾去的,里面有没有“台独”分子、谁是“台独”分子?我并不清楚。于是,我就加以补充说道:“承社长先生抬爱,把我说成坚决的反独人士,但我要声明,台湾宣布独立,定会引发两岸情势紧张…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亲自推开对外科技合作的大门 记者:今年是改革开放50周年,50年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率团出访美国,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可以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科技领域开始的。我知道,您作为方毅副总理的秘书是出访的随员之一,可否介绍一下当时出访的背景?  相似文献   

6.
半月要闻     
半月要闻江泽民出访非洲六国5月8日,国家主席江泽民乘专机抵达内罗毕,开始对肯尼亚进行访问。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江泽民先后访问了埃塞俄比亚、埃及、马里、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国内外舆论普遍认为,江泽民访问非洲是中非关系中的重要事件。陪同江泽民访问的有国务院...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东西,但需要带着感动的心去感受,心中充满爱,才会充满感动,而感动是捕获美的工具。我曾随团出访过几次,每次都能碰上令我感动的事。  相似文献   

8.
别样感恩     
受人滴水之恩,当思涌泉相报。“有恩必报”是国人的传统美德。可是生活中也不乏这样一些人,施恩并不望报,报恩者无法直接回报。便将恩惠施于他人.施于社会,凸现出感恩的大境界。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读大学新闻专业临近毕业时.到省城一家报社实习。当时这家报社办公条件十分简陋,工作设施欠缺,五六个编辑挤在一间不到三十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刚到报社没住房,在外租房,省城房租贵,我这个农村来的穷学生哪能租得起?报社办公室就把一间存放报纸的资料室腾出一块地方让我住。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中非民间交往呈现出高歌猛进、丰富多彩的可喜局面。 2000年全国对外友协共接待来自14个非洲国家的19个友好代表团,同时组派了8个各类代表团访问了19个非洲国家。来访和出访人员中既有政府官员,也有民间友好人士,他们涉及政治、经贸、外交、新闻、文化等各行各业。互访团组之多,界别涵盖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0.
吴美鹏 《今日广西》2008,(13):64-66
换个活法,从改变“月光”生活开始 2003年,我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广州一家报社的佛山记者站工作,报社待遇还不错,月收入也有近6000元,可是工作两年了,我却几乎没有多少积蓄。  相似文献   

11.
那是2006年秋,单位组织职工去江西革命老区做一次“红色之旅”。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能有这样一次机会,担忧的是,作为一个腿脚有残的我,怎么去?于是一番思考后,我还是婉言谢绝了:你们的心意我领了,可是外出旅游,是需要跑路的.你们看我这不方便的腿脚,连走200米的路程都会大汗漓淋,精疲力尽.我何以去得了?  相似文献   

12.
漫画与幽默     
非洲野猪 生物老师正兴致勃勃在台上描述非洲野猪的长相,偶尔眼光一扫台下,竞发现多数学生在打瞌睡。于是大为光火,喝道:“你们要看着我啊!不看我,你们怎么知道非洲野猪长的是什么样子?” 爱哭的小弟弟 “为什么你的小弟弟总是整天哭个不停?”一个小朋友问另一个小朋友。 “这有什么奇怪的呢?要是你也没有牙齿,没有头发,又不会走路,不会讲话,连大小便都要人家帮忙,你也会整天哭个不停的。” 挑花了眼 一位醉心于抽象派和立体派绘画的美术学院学生,在画展中花了一小时选画。他终于对一幅白底黑点镶铜边框的作品大为倾倒。他问…  相似文献   

13.
梁子说:我天生有一颗躁动的灵魂,渴望冒险,渴望寻找与现代文明的巨大反差,渴望寻找人性最初始的东西和原生态的生活。而非洲有剽悍、善良的黑人,有奇异的生活方式,还有那茂密的热带雨林。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决定去非洲,去看看地球那半边的人是怎么个活法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美国一直在全世界推广其政治制度,即“美国模式”,但效果不理想。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同样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同美国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不完全一样?为什么许多发展中国家效仿美国的政治制度给本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2009年10月,我随团出访美国,听取了有关专家对美国发展历史、议会制度、立法程序、选举制度、议会与行政的关系等方面的介绍,使我对“美国的政治制度为何其他国家难以效仿”的问题增加了一点认识,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之后不久,也就是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参观完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语汇并迅速走红。接着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又系统阐发了这个思想.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2011年5月2日,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特种部队击毙,消息经奥巴马总统正式宣布以后几小时,我以前报社的一位同事——他已定居美国多年——在MSN上意味深长地问我:“你真的相信拉登已经死了吗?”  相似文献   

17.
皮箱的回忆     
1996年秋,我和几位同事出访美国、巴西和日本。10月18日,我们一行飞到美国洛杉矾,走进接机大厅,看到一群人在欢迎我们。在鼓掌声中我听到有人在喊“张有义”。无论到哪里有人叫我的原名,一下子会把我拉回到50年之前,使我格外感到亲切。我知道在那一群人中有我在台湾彰化商校的同班同学张芳盛、陈俊堂。我出发之前,同是同班同学的吴家录、张哲生向他们转告我将访美的信息。我与张、陈两位相约在洛杉研重逢。我还没有看清他们两位,就被记者们包围。回答几个问题之后,我说:“女士们,先生们,拜托让我去见见离别半世纪的老同学。”“…  相似文献   

18.
半月要闻     
半月要闻陶驷驹要求抓住时机深入严打随江泽民总书记出访非洲六国归来的公安部长陶驷驹,上月24日在广东珠海市检查了严打工作。他指出,要抓住有利时机,一步步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严打斗争引向深入,把社会治安搞好。纪念罗瑞卿诞辰90周年座谈会召开今年5月31日,...  相似文献   

19.
南是撒哈拉大沙漠北临地中海的非洲国家利比亚,对于我一个中国的普通公民来说,只有遥远、陌生和神秘。这次随对外友协的政治对话和经贸交流代表团前往访问,依我个人的习惯,临行前总要翻阅一些出访国家的资料,跑过几家书店和图书馆,能找到的资料寥寥无几。实在想象不出,这个历史上屡遭外侵在现  相似文献   

20.
扮演巡警     
扮演巡警李文智那年大学即将毕业,我在一个飘雨的日子去了江南,去追求我向往已久的记者梦,应聘的地方是江南的一个小城市,城市小巧玲珑。到报社后便被分到政法组,于是,遥远而陌生的警察与我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短短3个月的实习期,我采访过交警、武警,但给我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