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繁荣期,家训教育独有千秋,家训文献卷帙浩繁。寓于家训中的官德教育以修身养性、志存高远,忠孝立身、倾心报效,廉洁奉公、勤政为要为基本内涵,流风遗韵,泽被后世。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尽地论述了作为中国古代思想源头和艺术审美规范的雅乐文化的起源、建立的历史背景、功能和对后世的影响,认为雅乐文化是一个十分广泛而庞大的文化构成体系,其组成既包括物质层,也包括精神层。它不仅是先秦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深入地讨论了雅乐文化如何成为中国正统思想文化源头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家训是古代中国教育孩子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科书;家教则是最简洁、最直接且最有效的教化方式。《颜氏家训》作为中国家训文化中著名的典籍之一,其所倡导的教育需趁早、上行下效、爱无偏私以及严慈结合的教育思想尤为珍贵,为历代思想家所重视。把握《颜氏家训》中教育孩子以成人的优良传统和方法,对纠正当今家庭教育中所出现的重智轻德、方式极端和忽视环境熏陶的错误观念,对构建新时代的家风家训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孙扬田宋云高(一)中华民族是起源于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多元一体结构。本世纪五十、六十年代中国考古学的发现,充分证明中国这片大陆是人类起源的中心之一。早在远古的旧石器时代,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就生息着各具特色的不同人类。新石器时代,原始社...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起源、发展和变化的剖析,来比较各个历史时期的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得失成败,探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作用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家训的起源——兼论儒学与传统家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源最为深厚的部分。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家训内容与儒学精神的耦合 ,使传统儒学借重于传统家训得到广泛传播 ,而决非因为儒学的兴盛而导致家训的产生。家训起源于上古时期普通百姓父子相传、口耳相授的生产生活实践 ,是伴随着以血缘相系的家庭形成而产生的。从文字记载的历史看 ,尧舜时期就有了家训 ,《尚书》、《周易》、《诗经》中所反映的家训内容 ,对后世家训有着特别重大的影响 ,是以著述形式出现的中国家训的直接源头  相似文献   

7.
万东升 《传承》2008,(12):108-109
当代中国彝族地区仍保留着较完整的原始宗教禁忌习俗,同时,彝族的原始宗教禁忌也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本文通过对彝族原始宗教禁忌的起源、表现、特征及在当代的演变和发展趋向的论述,以图解析当代视野下的原始宗教禁忌。  相似文献   

8.
析中国牌坊     
牌坊又称牌楼,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门洞式建筑,被视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典型标识。本文从牌坊的起源、分类、建构与内涵等方面对中国牌坊进行了考证与分析,旨在揭示其蕴含的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积极促进对中国古代社会及其人们思想理念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刑讯制度滥觞于西周,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该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作为政治制度的产物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但它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对人权和司法公正的破坏,尤其如是.本文拟对中国古代刑讯的起源及其演变作一番梳理,并从观念意识形态、人性及社会结构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社会刑讯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对古代刑讯制度的批判,以期对现代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系统论视野下中国古代的礼与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法是礼与法的共同体,中国传统社会是礼与法共同运作的有机体。中国古代礼与法关系问题的讨论,以往的研究视角多采用历史分析法,从礼与法的起源、各自的作用、国家主义的立场等方面予以探讨,这对于明晰两者关系、理解中华法系的精髓和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基本精神是颇有助益的。本文尝试着将卢曼的法律社会学的系统论导入礼法关系的分析架构中。中国古代社会本身是由礼与法构成的独特社会结构,本文并非指涉礼法关系的内部结构,而是从社会结构这一个外部的视角,以系统论的思路与方法探究两者的关系,以系统功能分化的理论探究中国古代礼与法运作过程中出现了三个方面的悖论,表明在中国古代礼法没有相对的系统分立,而是浑然一体的。  相似文献   

11.
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对于这一问题,中外学者研究已久,各种观点迭出,厉以宁教授近期著作《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一书对资本主义的起源作了系统的研究。根据此书观点,西欧资本主义的起源必须到西欧城市发展的历程中去寻找答案,资本主义不过是城市发展的附属物。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为什么不能产生资本主义,本文认为,应同样到中国城市发展史中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彝族地区仍保留着较完整的原始宗教禁忌习俗,同时,彝族的原始宗教禁忌也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本文通过对彝族原始宗教禁忌的起源、表现、特征及在当代的演变和发展趋向的论述,以图解析当代视野下的原始宗教禁忌.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新时代背景下重要的时代课题。以传统家训文化为例,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主成部分,实现以传统家训文化为例的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古为今用,汲取传统家训文化精髓;批判继承,赋予传统家训文化新内涵;推陈出新,激活传统家训文化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古代家训中古人读书观的考察,得出结论:古人读书并非完全是为了中举,相反,很多因素则是为了做人;古人读书也不象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皓首穷经,死记硬背,相反,很讲究方法。本文最后还论述了古人的读书观给我们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并没有“体育”之说,但毋庸置疑体育运动却客观存在,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本文主要对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起源的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一、彝族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变化 彝族宗教起源于彝族母系社会时期的社会狩猎生产。彝族古代先民在母系社会时期,不但有了宗教,而且有既是氏族首领,又是领导狩猎生产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呗耄,并有专门的宗教活动地点。彝族古代先民在狩猎生产活动的前后,都要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或将前人的狩猎生产活动再现一次,以示狩猎生产前的演习,或将本次狩猎生产的经验教训作一次形象性的总结。于是,便产生了彝族古代先民的原始宗教及原始宗教祭祀仪式。  相似文献   

17.
通常,中国原始历史意识被认为应当从中国神话传说中溯源;实际上,其源头可能并不仅限于此——远古先民对祖先业绩的追述乃至对亲身经历往事的回忆等等也可以产生历史意识,甚至更有合理性。其次,中国史学家往往有意无意地将"传说"而非"神话"当作中国历史意识的源头,这也折射出中国神话和西方神话在中西方历史意识起源问题中的作用有某些差异;而实际上二者也确有明显区别。再者,"神话"和"传说"确非一回事,在寻觅中国原始历史意识的源头时,应该首先明确区分二者并辨别清楚它们在中国原始历史意识起源中的不同作用。另外,中国神话固然有明显被"历史化"的成分,而中国历史同样有被大量"神话化"的情形,因此,必须首先厘清中国各神话和历史事件的先后次序及彼此关系,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去探讨中国原始历史意识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宋朝家训文献中涉及的德教内容,并分析了宋朝家训文献注重道德教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5,(7)
传统家训是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家国同构"的二元结构传统社会里一直担当社会道德教化的重要角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传统家训的精髓并对其进行现代性转化,只有正视传统家训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功能,批判继承传统家训的精神和文化,实现传统家训的创新,才能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从审美心理发生学的角度看,笔者不太同意文化起源与人类起源同步、原始文化起源与人类审美意识(审美理性心理)发生同步的观点。而是认为人类起源在前,文化起源在后,人类的审美心理发生在前,原始文化起源在后。笔者的结论是:原始人类的审美心理潜伏于高等动物(人猿)的种族遗传,发端于原始人类时空观念的形成和对自然形式美的感受体验,表显于第一件艺术品(石器)的创制,发展于图腾崇拜、宗教巫术、神话传说、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