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除贫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线索,也是其哲学归旨的题中之义。马克思关于贫困问题的讨论一以贯之地存在于其思想图谱之中。透过马克思关于贫困思想的论述的棱镜,折射出的是致力于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理论品格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旨归。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贫困问题的论述进行研究,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理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妇女贫困呈现出新的地域性与内涵特点,相应地对妇女贫困的研究重点也应有所转移。本文在纵观2000年以来研究者对中国妇女贫困的理解与认知、贫困研究方法、贫困原因分析、对贫困的体验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妇女贫困研究的未来走势。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我国高校贫困生的人数在不断的扩大,由于物质的贫困引发的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成为制约他们成才的瓶颈。只有帮助贫困大学生在解除物质贫困的同时解除精神贫困,才能有效的帮助他们真正的摆脱贫困。帮助大学生解决精神贫困,首先要加强大学生的自强自立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价值观;还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贫困;同时还要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为贫困生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  相似文献   

4.
权利贫困问题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贫困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经济权利贫困、社会权利贫困、文化权利贫困、政治权利贫困问题,认为探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利贫困问题不能纳入到政治框架中去理解,而是一种伴随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利贫困与经济贫困关系密切,权利贫困问题的产生与制度性社会排斥以及自身能力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5.
“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主体、内涵、表现形式及研究视角都是有区别的。但二者也有密切联系 ,贫困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文化贫困 ;贫困文化不能合理改造和提升必然导致文化贫困 ;改造贫困文化和消除文化贫困相辅相成。因此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双重任务是 :改造贫困文化和消除文化贫困。中国贫困文化的两面性 ,决定我们必须对其合理地改造 ,而不能简单地否定。消除文化贫困 ,在我国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又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韩春  陈元福 《前沿》2011,(12):13-15
女性贫困化现象已成为当前全球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传统僵硬的性别制度的遗存,导致女性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获取和发展方面受阻,女性较男性易陷入贫困境遇。而女性在抚育后代、家庭未来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其更易于将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传递给子女,使子女长大后复制父辈的贫困,从而陷入贫困的代际传递陷阱。为了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陷阱,有必要加强对贫困女性发展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面临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转型,经济快速发展,但城镇贫困问题依然严峻并表现出新的特点.贫困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并呈现出个体多样化、区域化、行业化等特点;致贫原因彼此交错.笔者在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一特定时期我国城镇贫困的规模、致因、分布特征;阐述了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环节对于减少城镇贫困的重要意义,并在对现有社会救助制度运行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秦楼月 《人民论坛》2022,(16):97-99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标志着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贫困治理由此迈向更为深层、更为持久、治理难度更大的缓解相对贫困阶段。从绝对贫困走向相对贫困,其治理将从“攻坚战”走向“持久战”、从做大“蛋糕”走向分好“蛋糕”、从外力帮扶走向内源发展。相对贫困治理的演进过程和趋向并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和“将来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从此到彼”。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农村贫困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彻底的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作为历史的延续,其在动态中发展,在新形势下受到一些新的因素的影响而较以前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农村贫困问题造成城乡之间的二元对立,对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削弱了现代社会的后续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如何逃脱贫困?——基于贫困心理文献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是全球面临的一大难题,但是贫困发生并持续的内在机理却还没能得到很好的诠释。从心理学视角看,贫困会给穷人造成特殊的心理活动,进而影响其经济行为,最终导致穷人难以逃脱贫困。文献研究表明,贫困会导致人产生紧张、消极的情感状态,加之由于注意力的限制、习惯性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会使人做出短视、风险厌恶的决策。因此,贫困、消极心理、经济决策三者之间形成一个反馈循环,这种循环使得贫困者更加贫困,最终发展成持久性贫困。我国的"精准扶贫"应统筹考虑贫困的心理成本和减贫的心理收益。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城市职工大量失业问题,武汉市实施了再就业工程。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解决城市新贫困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蓝廖国 《传承》2010,(12):98-99
大学生自我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俨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特点及高校贫困大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对调动起学生内在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红军 《前沿》2010,(15):29-33
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蕴含着丰富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思想方法。学习《哲学的贫困》中这一思想方法,不仅有利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而且能够得到许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论当代中国农民贫困新特点与民间组织参与式扶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旧的贫困问题得到缓解的同时,新的贫困问题依然严重.用社会化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为此,国家鼓励民间组织参与扶贫.针对农村贫困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民缺乏外界支持,民间组织应努力完善各项功能,以提高农民利用外界条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自我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俨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特点及高校贫困大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对调动起学生内在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排斥视角下的中国农村贫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农村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福利制度和文化等五个维度上长期遭受着社会排斥,是农村贫困成为社会发展中久治不愈的深层次原因。社会排斥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了农村贫困再生产机制,使农村贫困处于恶性的代际传递与循环之中。消除农村贫困的关键在于改革国内现行的社会经济政策和制定新的社会政策,消除社会排斥导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还农村一种公正和公平的环境,以促进社会融合,促进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王卓 《人民论坛》2020,(11):86-89
流动人口的贫困性质复杂、社会风险隐蔽性较强,多维度贫困治理处于盲区。推进"两不愁、三保障"扶贫目标覆盖贫困流动人口,有利于缓解其生存困境;为贫困流动人口提供小微金融服务和技能培训,有利于稳定就业,扩充其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化解贫困流动人口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体制障碍。  相似文献   

18.
《公安研究》2013,(3):92-92
王三秀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第8期撰文为,目前我国政府主导的农村贫困治理模式存在着较多的运作管理问题,直接制约着反贫困绩效的提升。农村贫困治理模式应当创新,而真正确立贫困农民反贫困的主体性地位则是创新之根本。贫困农民在反贫困中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他们对贫困治理的观念心理、行为特点、  相似文献   

19.
对大学贫困生的资助是体现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公正的一项重要教育政策,本文通过对一所高校的调查,得出了目前大学生贫困的分层状况,认为生存型贫困、生活型贫困和发展型贫困应为大学生贫困的基本类型。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出目前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申请随意和资源挤占的问题,并针对这一情况,提出目前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应向“分层资助”的模式转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周云波  王辉 《长白学刊》2022,(6):20-32+2
构建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任务之一。从相对贫困治理和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角度看,相对贫困治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和内在要求。但是,由于相对贫困具有长期性、脱贫人口存在返贫风险等问题,与共同富裕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需要在转变对贫困治理认识的基础上,紧扣共同富裕的建设目标,围绕建立健全相对贫困的识别和监测机制、增强脱贫劳动力内生发展能力、加强特殊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做好现有扶贫政策的衔接和调整等措施,注重构建系统性、完备性和可行性的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为2035年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