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珺尹  莫雅兰 《传承》2013,(10):116-117,119
俄罗斯的哲学一直在苏联意识形态的束缚下发展。苏联解体后的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三个时期分析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的社会状况,及在此种社会语境对俄罗斯哲学的发展的影响,有助于学界对俄罗斯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张珺尹  莫雅兰 《传承》2013,(8):116-117,119
俄罗斯的哲学一直在苏联意识形态的束缚下发展。苏联解体后的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三个时期分析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的社会状况,及在此种社会语境对俄罗斯哲学的发展的影响,有助于学界对俄罗斯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彼得执政起,东正教就在俄罗斯教育领域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经历了苏俄到苏联时期的冷遇之后,新时期的东正教把它承担的世俗文化教育的重责转化为对俄罗斯人民的道德教育之上,发挥着它特有的社会教育、社会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东正教经历了近20年的复兴,目前其热潮在渐渐退去。俄罗斯东正教现在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它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东正教精神本质与现代文明之间,存在着无法避免的分歧与矛盾。今天,俄罗斯东正教复兴的过程也就是它世俗化的过程。如果坚持保守主义传统,坚持东正教信仰的纯净,极力抵抗既不能阻止、也不能改变的现代化进程和全球一体化进程,那么,东正教就只能成为历史的绊脚石,最终滑向边缘;如果进行世俗化改革,东正教在迎合大众的同时,又会渐渐失去原信仰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5.
为了纪念和反思苏联解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2011年11月25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召开了"苏联解体20周年"理论座谈会。会议由上海市政治学会、华东师范大学、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党校联合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者就苏联解体的原因、影响以及俄罗斯、东欧当今的社会情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覃文成 《传承》2003,(6):18-21
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如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一样,是二十世纪世界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个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并创建了社会主义“老大哥”的党,一个领导着世界两大超级大国之一的党为什么亡党?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发展怎样?这是国内外学者一直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十多年来,笔者有幸四次踏上俄罗斯辽阔的国土,进行了正式和非正式的访问考察,直观了俄罗斯经济社会的变化,体察了俄罗斯国民的心态,所见所闻,深切感到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大国风光不再,国势明显衰落。虽然近两年经济开始回升,但复兴之路漫漫。亡党原因众说纷纭苏共为什么亡党?…  相似文献   

7.
2001年是俄罗斯第一届总统选举、“8·19”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立、别洛韦日协定、苏联解体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十周年。俄罗斯报刊发表了众多文章总结苏联解体教训。值得注意的是多年从事民族问题研究的B.A.米哈伊诺夫2001年4月对俄《独立报》记者所谈“为什么苏联会解体,它是怎样发生的?”的观点。他作为当时苏联部长级的高层领导人目睹了苏联解体过程。文中披露了一些鲜见的材料,提出了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独到见解。现将主要内容编译如下。一、关于苏联解体是否必然发生米哈伊诺夫坚决否认苏联解体是不可避免的说法。他…  相似文献   

8.
《干部人事月报》2009,(15):79-79
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自由市场席卷全球。自由市场经济学在中国、东南亚、南美、东欧甚至俄罗斯得以生根发展。当然,自由市场在某些方面绩效甚优,迄今三百多年的现代资本主义积累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是,当代,尤其是苏联解体后,理想幻灭的感觉逐渐萌生。  相似文献   

9.
敬菁华 《前沿》2010,(16):20-22
反犹是俄罗斯社会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它的形成与发展有其深厚的文化根源。20世纪末俄罗斯社会面临巨大的社会变革与转型,在这一特定时期,社会上再次掀起反犹高潮。这一现象与苏联解体给俄罗斯民族带来的认同危机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0.
1991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以苏联继承者的身份登上国际舞台.与此同时,俄罗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联邦体制和外交政策都发生了重大变迁.其中,俄罗斯第二位总统普京执政时期的联邦制度改革对俄罗斯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联邦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逐步理顺.统一的国家垂直政权体系已经形成:俄罗斯政治秩序逐步恢复,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8月,俄格冲突中俄罗斯以坚决的立场、迅速的行动回击了格鲁吉亚及其支持者美国.俄罗斯如此坚决的态度显示了综合国力提升后重返大国俱乐部的信心和决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普京联邦制度改革在俄罗斯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将变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思想道德秩序曾经一度陷入极端的混乱无序之中.传统价值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思想道德秩序的恢复与重建成为国家的首要任务之一。正如普京所言.俄罗斯的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意识形态问题。更确切地说,它是思想问题、精神问题和道德问题”。为此.俄罗斯政府尤其是教育部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干部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主体。苏联国家干部政策的制定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存在不少弊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学者对"苏联干部"的研究和评价存在分歧,有的则根本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原则,甚至通过对历史的解读来影射当代俄罗斯政治现实,对此要认真甄别。但同时,俄罗斯史学界的观点也多为维护政治稳定的独特视角。中国要使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不仅要借鉴当今全世界文明的成果,还要借鉴历史领域的成败经验。  相似文献   

13.
开展中国民族关系的跨国横向比较研究,需要选择几个可供比较的参考系。在世界各多族群大国当中,重要邻国俄国与我国分享几个重要的共同特征,可以作为我国民族研究最重要的参考系。苏联解体后,西方学者、俄罗斯学者和中国学者都对苏联解体中的民族因素开展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学者今后如何开展苏联/俄罗斯民族问题研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十月革命后,新生苏维埃政权的革命外交思想形成于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现实,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对马克思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它形成于俄罗斯,必然具有鲜明的俄罗斯特色。东正教作为俄罗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对这一外交思想的形成和实践具有文化上的影响力。"第三罗马"———弥赛亚思想推动了苏俄外交对世界革命的呼唤,东正教所培育的坚毅、忍耐的民族性格对新生的苏维埃国家战胜在国际关系中遭受到的困难,并走上与资本主义世界既斗争又共处的道路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晓玲 《传承》2014,(7):134-135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哥萨克复兴运动在当代俄罗斯蓬勃开展。得到俄罗斯官方和东正教会支持的哥萨克群体正积极地融入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  相似文献   

16.
3年来,3个独联体国家相继发生“颜色革命”,标识出后苏联秩序变迁的一段特殊历程。3场“革命”不仅暴露了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3个国家自身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也折射着美俄两大国在争夺独联体势力范围上的得与失。“颜色革命”作为苏联解体的余波还有可能持续,美国作为“颜色革命”的积极推动者如今处于嚣张与困窘并行的状态之中,而俄罗斯则逐渐学会了以平常心态看待自己霸主地位渐失的现实。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月25—27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俄罗斯历史学家罗·麦德维杰夫就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主义运动的状况作了报告,其中分析了苏共由于思想理论建设上的失误导致党亡政息、联盟解体的深刻教训。麦德维杰夫指出,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必须不断向前发展才有生命力,苏联的社会主义经过前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思想僵化和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思想混乱,到苏联解体前夕,已经没有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了。1966—1985年,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虽然各种政治理论书籍出版…  相似文献   

18.
苏联解体以来,在俄罗斯历史领域一直存在一股歪曲国家历史的现象。俄罗斯政府也一直采取一系列举措力图拨乱反正、增强国家共同价值观、确立"新的历史观念",力图改变历史研究领域的这种乱象,积极评价前苏联历史。  相似文献   

19.
《创造》1994,(1)
俄罗斯将在本世纪末崛起在苏联解体后的独联体和东欧各国中,俄罗斯仍然是当今世界最具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不可低估的经济大国。俄罗斯发展的巨大潜力主要体现在:1、地大物博,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俄罗斯现有面积1700多万平方公里,自前仍然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进行了大规模的私有化。由于现实结果与其初衷相差甚远,私有化成为苏联解体20年来俄罗斯社会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普京执政前8年,对私有化政策进行了调整。2012年5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