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玉秀  范立君 《求索》2010,(9):242-244,23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是"无年不战"、"无年不荒",再加上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最终爆发了失业恐慌。规模庞大的失业群体承受着莫大的心理压力,以致心态失衡,进而采取异常的行为,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诸如盗窃、抢劫、乞讨、自杀等。这些行为的普遍化与扩大化,毒化了社会风气,使社会治安受到威胁,社会局面变得动荡不安。  相似文献   

2.
张亚 《前沿》2014,(9):32-33
当前,资本主义范围内的民主信任危机越来越严重,危机根由于资本主义的体制内部的固有矛盾,危机引发民众的政治冷漠情绪,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动摇。  相似文献   

3.
信任危机:一种社会转型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深刻而广泛的社会转型,它对社会结构和个体生活感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转型而带来的社会断裂不容忽视,其表现之一便是信任危机的产生。当前社会的信任危机是相对而言的,它是与中国传统社会高度乡土型和熟识型社会人际关系相比较而形成的,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社会现代性的不适应。因此可以说,是社会转型破坏了原有的社会设置,降低了人们对现代社会的安全感和信赖感,从而产生了相对的信任危机。从文化传承和社会连续性的角度来看,这种信任危机是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须高度重视信任危机对社会健康稳定和谐运行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场域现象中的求助场域集成了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国人信任物质的力量而不信任求助的动机之特征。我们倡导在求助场域中应该开展"学雷锋",但目前更亟须从理论上探讨该场域信任危机发生的机理。求助场域信任模型为探索那些尚不十分明了的机理提供了分析工具。借助于求助双方即时势能落差的概念,求助场域信任危机发生的过程有了一个较为理性和合理的揭示。虽然随之给出的求助场域信任危机克服的方案还有待实践检验,但自然领域的某些物理常理与求助场域信任的比附性和相通性,无疑构成了对该方案科学性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社会信任危机:当前中国发展必须正视的一个严重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的细胞即个人被普遍激活,自由选择空间大幅度拓宽,但国家形成整体合力的能力却没有在社会生活中得到相应提高,作为重要社会资本的社会信任产生了严重危机。如果不加以有效的遏制,很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崩溃。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通过一种比较公正的制度安排和社会保证装置,减少和消除行为主体对自身安全和利益安全的顾虑。  相似文献   

6.
信任在当代中国出了大问题,人们已经丧失了基本的信任,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欺骗造假的气氛。细细考量信任危机的形成,应当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意识形态原因;第二个是法律机制原因;第三个是社会习俗原因;第四个是宗教信仰原因。首先,意识形态原因。霍布斯有段名言:“我毫不怀疑,如果‘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正方形的两直角之和’这一说法和任何人的统治权或具有统治权的一些人的利益相冲突的话,这一说法即使不受到争议,也会由于有关的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采取把所有几何学书籍通通烧掉的办法,而受到镇压。”目前,全国每年发生几万起群聚事件,很多都是因为权力部门(政府、警方调查结果)缺乏公信力。一个事件发生之后,如果政府的调查结果有公信力,就不会酿成暴乱事件。正如阿伦特所说:“人们常常发现,长期洗脑造成的最确定结果,是一种特殊的玩世不恭:对任何真理都绝对拒绝相信,不管这个真理有多么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异常犯罪与刑事责任能力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常犯罪行为通常很难被人理解,进而人们对其行为主体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容易发生疑惑。从犯罪心理角度分析,异常犯罪可包括异常行为、异常人和异常心理三种情况。其中,决定刑事责任能力的不在于行为异常或人的异常,而在于心理现象中的“能力”是否正常。能力的核心是智力,智力的基础是意识。所以,人只有在丧失意识并具有严重智力障碍的情况下才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8.
自1999年我国高校实行扩招以来,高校贫困生的人数和比例迅速增长.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相对弱势的群体,往往会在正常的社交活动中出现障碍,其中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人际信任危机.本文在对贫困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高校、家庭和自身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法人行为     
龚华宗 《前沿》2006,(5):140-142
“法人”这一概念作为专门术语肇始于德国民法,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从法人本质对法人行为进行界定,法人行为是指法人的代表机关或其他有代表权的人所实施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11.
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信任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转型期下角色定位的模糊与行为选择的局限制约着社区工作人员在社会信任构建过程中作用的发挥。当前,社区工作人员的角色与行为取向应作较大的转换:从总义务人角色向合作者角色转换;行为取向要从伦理优先转向契约优先;角色评估从荣誉法则为主转向效率法则为主;对于居民的参与要求应从义务取向转向互惠取向,同时在角色转换过程中,还应建立相应机制来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2.
魏翔 《小康》2013,(1):77
我在美国遇到一个教授,他的房子需装修,设计师问教授"每天怎样走进房子"等细节问题,最终形成了一套适合教授行为习惯的人性化装修方案。可见,房地产要趋于居住化,需更多了解人们的休闲行为模式。我们做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老人退休后,释放出的休闲时间是美国老人的数倍。这为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和小区建设提供了思路,即老人多出的时间做什么?现在的养老  相似文献   

13.
姜献生 《传承》2007,(5):118-120
部分高职院校学生中存在不合常规的且大多对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有消极影响的“骚动性异常行为”。本文揭示其表现、性质、原因、规律和治理对策,既有助于帮助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集体行为是一种缺乏规范的群体聚合行为,大学生集体行为往往突破现有体制和规范,产生较大影响,是高校稳定与社会和谐的潜在威胁.总结国外有关集体行为的理论,分析大学生集体行为的发生机制,提出相关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5.
邓国彬 《传承》2009,(16):50-51
大学生集体行为是—种缺乏规范的群体聚合行为,大学生集体行为往往突破现有体制和规范,产生较大影响,是高校稳定与社会和谐的潜在威胁。总结国外有关集体行为的理论,分析大学生集体行为的发生机制,提出相关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6.
人际信任分为制度性信任和关系性信任。研究显示:若制度性角色未能履行其责任和义务,委托人难以对受托人建立起制度性信任;乡土社会的人际约束力较强,因此中国人更倾向于建立关系性信任;社会流动会使得人际约束力下降,从而动摇关系性信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建设高信任度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內在要求.高信任度社会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建设高信任度社会,必须从信任的发生和运行机制入手,加强社会中间组织建设,构建充满活力的公民社会;推进国家治理视野中的制度建设,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大力促进共享共建的信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19.
20.
刘艺  熊智 《湖湘论坛》2014,(3):115-119
群众对地方政府缺乏信任,成为近年来各地频繁发生群体性事件的诱因之一,加强地方政府信任建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从而为新形势下重构地方政府的信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