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于1996年6月8日进行了一次核试验。中国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赞成在朝向这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实现全面禁止核试验。早在1993年10月,中国政府就已公开宣布,中国主张争取在不晚于1996年缔结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此后,中国代表团积极参加了日内瓦全面禁核试条约的谈判。中国将与各国一道继续努力,力争今年内缔结一项公正、合理、可核查的、普遍参加和永久有效的条约。  相似文献   

2.
问:据报道,中国最近在新疆地区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请证实并评论。答:最近,中国进行过一次地下核试验。中国从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根本立场出发,在核试验方面十分克制,进行试验的次数极为有限,是五个核武器国家中最少的。中国认为,应在有效核裁军范畴内实现全面禁止核试验的目标,并将继续为实现此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3.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与国际核不扩散形势斯楚《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于一九六八年六月十二日由联合国大会通过,当年七月一日开始签署,一九七0年三月五日生效,有效期25年。条约由序言和十一条正文组成,其主要内容为:确认一九六七年一月一日前制造并爆炸核...  相似文献   

4.
继2006年10月9日朝鲜宣布进行了首次核试验后,2009年5月25日,朝鲜突然宣布"成功进行第二次核试验",不计后果地挑战国际社会。朝核危机彰显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不足。虽然该条约在实现全面彻底核裁军、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法制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条约也存在某些概念模糊不清、对非核武器缔约国的歧视、退出条款限制不够、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权限等问题。要真正实现全面彻底防核扩散的目标,国际社会需要努力地对条约做出合理的修订和完善,倡导以条约为基础的多边合作。  相似文献   

5.
印度政府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继五月十一日进行核试验之后,又于五月十三日再次进行两次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深感震惊,并予以强烈谴责。印度的行径是对国际社会要求全面禁止核试验共同意愿的公然蔑视,是对国际防止核武器扩散努力的沉重打击,将对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带来严重后果。对此国际社会应采取一致立场,强烈要求印度立即停止发展核武器。印度政府冒天下之大不韪,破坏禁止核试验的国际努力,企图称霸南亚,挑起南亚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段只有在我国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后才能披露的历史。 ○这是一群只有在我国暂停核试验后才能从幕后走出的英雄。  相似文献   

7.
继成功访问利比亚和伊朗之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7月上旬访问了以色列,试图说服以色列承认拥有核武器,以此作为实施“中东无核区”计划的第一步。以色列是中东地区唯一拒绝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上签字的国家,长期奉行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拥有核武器的“模糊政策”。“模糊政策”带来的实利是丰厚的:不承认,则有助于化解国际社会的压力;不否认,则又能对周边国家形成核威慑。以色列迄今也没有进行过公开的核试验,但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估算,以色列目前拥有100~200件核武器。美国情报部门则预计,以色列拥有80枚核弹头,打击手段包括…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我国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奉行"不主张、不鼓励、不从事核武器扩散,不帮助别国发展核武器"的方针。我国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缔约国,在核出口控制方面,历来采取慎重、负责的态度。为确保我国核经贸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国际上通行的准则和办法进行,各有关  相似文献   

9.
国际舆论认为,如果美国的模拟核试验技术进入实用阶段,那么联合国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就将成为一纸空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20世纪60年代日共与苏共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两党关系恶化的三点原因首先是双方对《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不同态度,另外,美国和中国的因素也对两党关系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利比亚一直被西方国家认为是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利比亚领导人也奉行“对抗”西方国家的政策。但近期利比亚的表现却出入意料。先是去年8月宣布对洛克比空难负责,12月19日又正式宣布自愿放弃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接受国际社会的武器核查,并已于今年1月6日正式批准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成为签约国中第109个批准该条约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朝鲜于不久前宣称其成功进行了地下核试验,这条消息迅速传遍全球每个角落,其爆炸威力绝不亚于这枚核武器本身。《纽约时报》立即发表评论说,朝鲜成功地闯进了核俱乐部国家行列。不过该报的判断并未立即受到周边各国的证实,各国均以十分慎重的态度来对待。作为朝鲜半岛的另一半,韩国表示要评估出朝鲜是否核试验的真伪,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从目前的情况看,对朝鲜核试验的判断具有四种可能的结果,而可能性最大的是核弹只有一部分爆炸,即核试验取得“部分成功”。  相似文献   

13.
除我国外,迄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 美国 1945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现已进行了1030次核试验,比世界上其他各国核试验的合计次数还多。拥有12070枚弹头,最大射程可达1.3万公里。 俄罗斯 世界上第二个进行核试验的  相似文献   

14.
俄美两国持续达7年之久的核裁军僵局在2000年4月终于被打破。俄罗斯国家杜马于4月14日召开的全体会议上以288票赞成、131票反对、4票弃权的表决结果,批准了俄美《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11)和俄美两国于1997年签署的关于将削减战略武器期限由2003年1月1日延期至2007年12月31目备忘录。4月21日,俄国家杜马以298票对84票的绝对多数票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简称《核禁试条约》(CTB)。这是国际军备控制领域的重大举措。此举立即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艰辛的历程俄美核裁军走过了艰辛历程。长期以来,前苏联和美国…  相似文献   

15.
閣下: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中国爆炸了一顆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試驗。同日,中国政府就这一事件发表声明,詳細地闡明了中国对于核武器問題的立場。中国政府一貫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銷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試驗、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美国的核烕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2月1日,第54届联合国大会以80票赞成、4票反对、68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由俄罗斯提出、中国和白俄罗斯作为共同促安国关于‘潍护和遵守《反弹道导弹条约》一的决议草案,要求美国放弃建立“四字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此前不久的10月13B,美国参议院以引票反对,48票赞成的亲决结果否决了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决议案,使克林顿政府在外交政策上遭受一次严重打击,同时也使世界核裁军进程更加步回维艰。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国际禁核形势将向何处发展,人类是否拥有一个不受核威胁的和平美好的新世纪,成为人们广泛关…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5,(2):45-45
国际原予能机构为此通过了多项相关决议.要求伊朗与该机构合作,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进行更为严格的突击检查,终止提炼浓雏铀试验。  相似文献   

1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决定 (1991年12月29日通过)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1968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相似文献   

19.
法国恢复核试验的原因和影响杨元华,毛磊随着冷战时期长期处于军事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结束,美、俄等一些军事大国和一些地区的重要国家都在调整自己的军事战略。克林顿政府上台伊始,就把防止核扩散作为当前军控和裁军领域的主题。迅速全面完成禁止核试验条约也就自然成为...  相似文献   

20.
1958年,爱尔兰在联合国率先提出"不扩散核武器"议案,要求核武器国家不要向无核国家提供核武器。1962年,防止核扩散问题被列入18国裁军议程。1968年7月,美国和苏联向联合国提交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文案,并于当年6月获得通过,1970年3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