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会表现出明显的区位选择的特征,并不是所有地区都会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政府推动力量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条件,因势利导,充分考虑区域要素和融资要素。通过对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量化测度,并使用统计软件分别对区域要素、融资要素以及产业要素中的"创新创业文化"三个主因子单独进行回归分析和综合的回归分析显示:区域新能源基础设施的保障力、区域技术创新水平产生的拉动力、新能源资源禀赋的吸引力、产业资本的推动力和创新创业文化的感召力是我国新能源产业集群区位选择的主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2.
《乡音》2023,(3):14-15
<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经济是重要基石;开拓大市场、融入双循环,推进高质量发展,县域特色产业不可或缺。改革开放以来,保定市凭借区位优势、资源禀赋、文化基因、产业基础,已形成一批规模体量大、专业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已成为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重点区域之一。目前全市县域特色产业集群27个,覆盖19个县(市、区),其中省级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11个,产业集群内规上企业626家,从业人员54.5万人,在县域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动力机制,集群的动力包括生成动力与发展动力。产业集群的生成动力包括资源禀赋、社会文化、政府支持、企业间的柔性合作等多方面的因素,其发展动力来自于专业化生产的优势、集群学习效应、凝聚效应等方面。对产业集群生产与发展动力的研究对于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泽民 《桂海论丛》2005,21(6):71-73
善于对资源要素进行合理整合才会产生强势竞争力.考察广西近年一些县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难发现有以下几种成功模式一是依托大企业产品向两头延伸拓展形成的整合竞争力模式;二是专业化生产配套产品形成的整合竞争力模式三是产品集群生产形成的整合竞争力模式;四是特色产业大基地种植+集群深加工的整合竞争力模式.  相似文献   

5.
县域特色经济是指依托县域特色资源禀赋进行产业选择、培育,以使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一种经济发展的特殊模式,其遵从的原则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在新的发展时期,全面认识县域特色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妥善解决当前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加快促进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7,(36)
正《小康》: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于特色县域经济,您是如何理解"特色"两个字的?杜贤伟":特色"经济应当是体现了本地资源禀赋、体现了本地特有风土人情和特有物产的经济形态。如相对台江而言,民族文化风情旅游资源、本地特色农产品资源等都是台江的特色经济。《小康》:请您介绍一下贵县特色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杜贤伟:我县结合本地丰富的民族  相似文献   

7.
加快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步伐,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发达地区步入以服务经济为主的新时代,欠发达地区主要还是推动制造业的改造升级和增强国际竞争力,通过产业发展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本文以常山县轴承产业发展为例,对打造欠发达地区县域轴承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坚持质量、绿色、品牌和科技等核心要素,植根于县域,依托乡村农业资源,以农民为主体,积极创新创业,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业态丰富的产业体系。为此,可以从壮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重视质量、绿色、品牌和科技四要素,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等方面寻找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粮食大县在确保国家宏观粮食安全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种粮收益比较低,粮食大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落后,基本都陷入了"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怪圈。对我国51个粮食大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粮食大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工业发展水平、农业资源禀赋、城镇化水平以及地理区位是造成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因素。为此,促进粮食大县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就要依托优势资源,以工业发展带动产业升级;以中心城市带动,促进区域间合作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大对粮食大县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0.
粮食大县在确保国家宏观粮食安全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种粮收益比较低,粮食大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落后,基本都陷入了"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怪圈。对我国51个粮食大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粮食大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工业发展水平、农业资源禀赋、城镇化水平以及地理区位是造成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因素。为此,促进粮食大县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就要依托优势资源,以工业发展带动产业升级;以中心城市带动,促进区域间合作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大对粮食大县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1.
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解决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和关键点.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要深入分析各县域的要素禀赋,发挥比较优势;要深刻把握县域工业发展的内涵;要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会以自身的发展来壮大区域经济,促使地方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逐步吸纳引进集群产业链条,并进一步刺激地方对集群的服务和支撑业的发展。但由于其在运营过程中的局限性,并没有发挥好产业集群效应对地方经济的提振作用。因而必须在产业集群内部形成链条式生产关系,将集群的标准化生产方式推向地方,由政府扶持和引导,找准产业集群与地方经济的契合点,并建立和健全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服务的地方创新环境和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3.
走小产品大产业之路———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陈登高发展县域经济的目的是富民强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立足本地农产品资源,走小产品大产业之路,突出特色,形成优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一走小产品大产业之路必须突破传统格局,树立市...  相似文献   

14.
咸丰县立足本地石材资源优势,把石材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四大特色产业之一进行培植,确立了建设武陵石材之都发展目标。咸丰石材产业呈现出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分散到集群的良好发展态势,初步实现了从资源优势向现实经济优势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理论是在区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趋于成熟,并逐步向西部地区转移。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会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企业的技术创新、学术界理论创新、政府的规划引导对产业集群的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产生多重效应。产业集群发展是增强核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源泉,促进城市圈形成的动力所在,决定着城市圈的区域经济地位和功能特色。  相似文献   

17.
赵智敏 《今日浙江》2014,(19):39-39
正县域通常被认为是区域科创体系的"最弱一环",其要素资源、企业实力、创新能力等,与高新区、集聚区、城市群存在天然的差距。县域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关键是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上下联动、梯级推进,部署落实创新驱动这个"大战略"在一个个"小县域"的贯彻实施,形成具有县域经济发展特色的"创新模式"。以特色驱动。即突出创新的区域特性。以县域经济发展的现有基础为立足点,围绕特色优势资源和产业的深度开发和整合提升这一主线,通过开发"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构建全新的技  相似文献   

18.
夏兰 《求索》2012,(9):229-23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业界及学术界的共识,研究如何优化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业集群网络结构,提高产业集群集聚效应,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各省都建立了高新技术开发区,许多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的雏形。本文首先通过要素集聚速度指标从总体上分析生产要素是否形成了向高新区集中的趋势,然后多次运用区位熵系数计算了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度,从而分析高技术产业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以期为我国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增长极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在分析河西走廊现有比较优势和正在形成的10个产业增长极的基础上,提出该区域有可能形成有色金属加工、有机农产品等10个产业集群。在分析产业集群形成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组织、机制和措施方面突破约束条件,促进产业集群形成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冯雪军 《当代广西》2005,(13):48-49
所谓产业集群就是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将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加快集群化发展,是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