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1973年11月10日,美国国务卿兼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抵达北京。这是他同年的第二次访华。11月12日下午,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基辛格。会谈时,毛泽东谈到台湾问题。基辛格表示,美国不能立即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美方态度暧  相似文献   

2.
苏振兰 《党史博览》2010,(10):16-18
1971年10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第二次访华.时任海军常务副司令员的吴瑞林陪同周恩来、叶剑英一起参加了会见。会见时,基辛格敬佩地说:“吴瑞林这个名字,我们美国人并不陌生。特别是你那个绰号,我们美国人更熟悉。……美国将军一听到吴将军都感到头痛,麦克阿瑟、李奇微都感到棘手。”  相似文献   

3.
正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总理让我以他的助理名义参加了会谈。1972年1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黑格一行18人(包括白宫发言人齐格勒)来华为尼克松总统2月访华作技术安排。齐格勒提出,在尼克松访华期间,随行的大批记者将通过通信卫星播发电视、图片、电讯等,请中国政府给予方便。  相似文献   

4.
钱江 《党史博览》2002,(11):4-11
1978年10月29日下午,邓小平结束了为期8天的对日访问回国。这时,国内有两件大事正在等待他的归来:一是即将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和紧接着要举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是中美建交谈判已进入关键时刻。邓小平回到北京,及时阅读了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柴泽民从华盛顿发回的报告。 10月30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华盛顿会见柴泽民,强调卡持总统希望加速正常化谈判进程。他说,现在正常化“是一个特殊的时  相似文献   

5.
围困阿拉法特官邸的以军撤离在世界舆论的压力和美、英等国的斡旋下,5月2日,围困约旦河西岸拉姆安拉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官邸的以色列军队撤离。希拉克蝉联法国总统5月6日,法国内政部公布了法国总统选举第2轮投票结果,现任总统希拉克以压倒优势战胜极右翼国民阵线领导人勒庞,蝉联法国总统。希拉克获得了82.06%的选票,创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选举史上的最高纪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于当时致电希拉克,热列祝贺他再次当选法国总统。江泽民会见美国前总统布什5月7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上海会见了美国…  相似文献   

6.
正在尼克松正式访华前的1972年1月3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黑格带18人抵达北京,与中方商讨礼宾、安全、住房、电视转播等所有细节。其中遇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分歧和问题,有些牵涉到国家主权,有些甚至需要中国总理和美国总统亲自来解决。双方的第一个分歧便是尼克松的专机问题。  相似文献   

7.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降落时爆炸解体2月1日上午,按计划飞行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着陆前爆炸解体,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资格最老的航天飞机毁于一旦,引起了世界关注。2月2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向美国总统布什致慰问电。江泽民主席与布什、希拉克通电话2月7日晚,美国总统布什给国家主席江泽民打电话,通报美国对伊拉克和朝鲜核问题的立场和考虑。江泽民重申了中国政府对伊拉克问题的原则立场,中国主张支持联合国两机构继续加强核查,强调维护安理会的权威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关于朝鲜核问题,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8.
孟红 《世纪风采》2007,(5):30-32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震惊世界。经过双方最高领导人几天的紧张会谈,访问取得重大成果,为中美两国恢复正常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期间相关的外交活动步步紧逼、幕幕精彩。其中中国副外长乔冠华和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两位具有学者风度的外交家棋逢对手,就《中美联合公报》中的台湾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相似文献   

9.
<正>1978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奉卡特总统之命来北京商谈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在北京,双方派到谈判桌上的都是一流团队:中方是外交部部长黄华、外交部副部长章文晋和韩念龙,美方是伍德科克和出生在中国南京会讲一口流利汉语的美国驻华联络处副主任芮效俭。  相似文献   

10.
1971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史、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取道巴基斯坦秘密到达北京,与周总理举行秘密会谈.按尼克松的话说,是"探索同中国人民和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中国之行震惊了世界。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乔冠华和美国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受命共同起草《中美联合公报》。《公报》的难点是对台湾问题的表述。乔冠华反复思索着双方的分歧——我方坚持认为,北京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省,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美方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却只肯把撤军说成是一个目标。到了2月25日,双方仍各执一词。乔冠华这时又提出,只要提到撤出全部美军,中国就不再反对美国表示关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基辛格则说,美方坚持撤军一定要有某种条  相似文献   

12.
国际要闻 ○1月12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宣布,美国将对俄罗斯三个科研单位实施制裁,理由是它们帮助伊朗发展导弹和核技术。 ○1月13日,法国正式向安理会提出建议,要求取消联合国对伊拉克石油出口限制并建立新的对伊武器监测机制。次日,伊拉克表示拒绝任何缓解对伊制裁的提议。 ○1月14日,美国飞机第4次袭击伊拉克防空雷达站。 ○1月18日,日本首相小渊惠三在首相官邸举行仪式,授予中国、法国、日本和泰国等国各一位经贸界著名人士1998年度“首相贸易表彰奖”。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美国总统布什在会见胡锦涛主席时表示:“在台湾问题上,我的立场是一贯的和坚定的”。但如果仔细回顾布什政府6年多来在台湾问题上的言行就不难发现,布什政府的政策已距上任之初有了较大的变化与调整。追踪其政策变化的轨迹,剖析其中缘由,对于准确把握两岸关系走向无疑是极具现实意义的。2000年,共和党竞选政纲重申了历届美国政府坚持的“一个中国”政策,但它是建立在中国大陆不对台湾使用武力的原则基础之上的。政纲强调,如果中国政府以武力实现国家的统一,那么美国将根据《与台湾关系法》,帮助台湾进行防御。布什本人则在竞选中以及…  相似文献   

14.
正1969年3月,中苏双方曾在黑龙江省珍宝岛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形势非常严峻,毛泽东为此提出要准备打仗,要立足早打、大打、打核大战的最坏准备。据说,毛泽东这一战略决定,源于同年8月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的题为《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的报道。1969年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奉命在华盛顿紧急召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向他通报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意图,并征求美方意见。基辛格第二天到白宫会见尼克松总统,他把苏  相似文献   

15.
中国足球队闯入世界杯决赛圈10月7日,中国队以1∶0战胜阿曼队,提前两轮从B组中出线,中国足球经过44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冲出亚洲,闯入世界杯决赛圈,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美军打击阿富汗美国和英国部队于当地时间10月7日20点57分开始对阿富汗进行军事打击。美国总统布什称,军事打击是针对恐怖分子的,目的是摧毁阿富汗塔利班的军事力量。江泽民会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10月8日下午,国家主席江泽民会见了前来中国进行工作访问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小泉再次就侵略历史表示道歉。江泽民强调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6.
应克林顿总统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从10月26日至11月2日对美国进行了成功的国事访问。由于这是中国国家主席12年来对美国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因而引起国际舆论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华小勇 《湘潮》2012,(6):48-48
“文革”期间,周恩来与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交谈时,十分沉痛地说:“我平生有两件事深感遗憾,其中之一就是马思聪50多岁离乡别井到国外去。我很难过。”  相似文献   

18.
徐忠 《世纪风采》2010,(9):10-14
1973年11月下旬,已经患了膀胱癌的周恩来和叶剑英因为同美国国务卿兼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的一次会谈,受到毛泽东和政治局的严厉批评。  相似文献   

19.
正1971年,由于陷入越南战争泥淖不可自拔,美国总统尼克松决定派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去中国打破外交僵局。但是,由于相互隔绝达20年,他们对红色中国很陌生,最大的担心就是怕见着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要磕头。首先,这场秘密外交基本上是按中国的条件进行:是美国特使去北京,而不是周恩来到华盛  相似文献   

20.
美国出尔反尔1995年5月22日,美国突然宣布,克林顿总统决定允许李登辉于那年6月的第一周到美进行所谓“非官方的、私人的访问”,参加康奈尔大学的毕业典礼。尽管此前两天,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莱克和副国务卿塔诺夫已正式约告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这一宣布仍令人震惊。仅一个月之前,美国国务卿亲口对我做出过承诺,说美国不会允许李登辉访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