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贵州省脱贫致富一项重要举措的贵州省绿色产业工程走进深圳谋求发展,一家名为“贵州特产总汇”的大型商场日前在深圳市华强南路正式为市民服务。作为四个对口帮扶贵州省的计划单列市之一的深圳市,为帮助贵州省脱贫,已经为贵州省提供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支援。但贵州如何在深圳等市的帮扶下发展自身生血造血功能?这一直为贵州省委、省政府所重视。贵州省是多民族聚居的内陆农业省,有生产绿色产品的良好绿色环境。1996年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的决定。经过两年的发展,贵州省绿色产业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创出了一…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将继续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要求,全力推动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绿色化发展。绿色是多彩贵州发展的底色。近年来,贵州省工业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走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左右;获批国家级绿色园区1家、绿色工  相似文献   

3.
正绿色含量高的传统优势产业依然具有长足发展的基础,市场潜力很大,大数据、智能制造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崛起,造就了贵州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的着力点。4月初,《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2019年工作要点》正式印发,其中一大任务,是深入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和绿色制造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发展。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一轮开放发展背景下,深入实施绿色经  相似文献   

4.
正新型建材业是贵州十大工业产业之一。近年来,贵州坚持以绿色低碳为主线,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新型墙材革新、海绵城市建设等领域,大力推广应用新型建材。2019年,新型建材产业实现总产值1569亿元。6月18日,以"强基补链、产销衔接、融合发展"为主题的2020贵州新型建材产业产销对接活动举行,为贵州新型建材供需企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沟通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建  相似文献   

5.
<正>万山区是全国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2002年贵州汞矿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后,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4亿元,财政总收入824万元,遗留长达970公里纵横交错的地下坑道、600多万立方米的废渣废土,生态恶化,商贸不活,大量居民失业,偷盗、抢劫等问题十分严重,一度成为贵州的重点稳控区。为了探索走出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子,万山区坚持以改革创新破题、绿色理念引领、产业转型推动,大力实施产业绿  相似文献   

6.
<正>一、贵州省绿色产业发展现状贵州拥有发展绿色产业的先天条件,是全国目前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最为理想的区域之一。近二十年,贵州的农业投入不断增加,耕作条件也获得了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但是,贵州的农业生产技术含量不高,抗灾能力较弱,再生产的能力有限,后劲不足,在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方面还有很多的困难。同时,贵州在规范市场秩序,审查绿色农产品质量以及执行农产品准入标准等方面力度不足,导致农产  相似文献   

7.
<正>以绿色优质农产品为载体的贵州绿色产业在国内多地推介招商,打造"绿色黔货"品牌,将推动贵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贵州农业实体经济注入新动力。黔山出珍品,笑迎八方客。2月28日,在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广州推介展示会上,乌骨鸡、大方天椒、九龙天麻、大龙菜籽油、石阡苔茶等特色农产品得到粤地客商的认可和好评。本次广州推介展示会,不仅是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在珠三角地区市场的集中展示,更是贵州绿色产业招商引资、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相似文献   

8.
<正>植树造林的过程中,要促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把绿色贵州建设打造成一种经济活动,让植树造林成为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让贵州大地绿起来当代贵州:2014年以来,贵州在坚定不移实施主基调主战略的同时,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力度也前所未有地加大了。此次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是出于怎样的战略考虑?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是盘县旅游业蓄势待飞的一年。这一年,中国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资源消耗型产业难以为继,更注重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旅游业成为产业转型的新选择。这一年,以"多彩贵州"为核心品牌的贵州旅游业大放异彩,"凉都·六盘水"则立足气候、山地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坚持把“兴林”和“富民”作为林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变为更大的“发展福利”和“民生福祉”。2017年是贵州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三年。过去的两年中,贵州重点围绕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贯彻厚植生态保护、厚植农民脱贫致富“摇钱树”、厚植生态经济发展优势等理念,奋力书写后发赶超的绿色篇章,努力把林业培育为生态建设的增长点、农民收入的增长点、产业发展的增长点,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人格外懂绿、小心护绿、利用好绿,凝聚共识推动绿色发展,奏响大生态时代的"贵州好声音"。完成退耕还林477.4万亩,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6%;推出大生态产业工程包,创建一批绿色园区和绿色企业……五年来,从名扬天下的"山地公园省"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绿色早已成为多彩贵州"调色"中最重要的底色。贵州知绿、护绿,更懂绿。4月16日,在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贵州正式将"大生态"列为继大扶贫、大数据之后的第三大战略行动。这是贵州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  相似文献   

12.
正3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上,马云认为,贵州做了一个世界级的战略定位,为中国未来大数据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会和遐想。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的南方数据中心落户贵州,富士康(贵州)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开工建设,几朵翩翩飞至的瑞"云",标志着贵州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的成功举办,则显示贵州大数据产业已迈出坚实的一步。大数据是大产业、大红利、大  相似文献   

13.
尚宇杰 《当代贵州》2022,(44):46-47
<正>贵州磷化集团全面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磷石膏摇身一变成为建材产品,变废为宝,力促贵州磷绿色转型实现产业升级。10月17日,贵州磷化绿色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息烽厂区,记者看到,磷石膏粉在高速运转的智能化生产线上,完成煅烧、烘干、冷却、均化,再到搅拌、切断、分拣、码装,各生产环节井然有序。  相似文献   

14.
刘蓝婴 《当代贵州》2023,(28):12-13
<正>贵州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在两线齐守上下功夫、在双向转换上做文章、在绿色发展上求实效,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在刚刚过去的世界环境日,“2023年贵州省暨贵阳市生态环境月主题活动”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5.
正各级财政将扶贫资金作为支出保障的重中之重,不断优化调整支出结构,积极改变财政资金无偿补助的传统方式,通过财政资金股权投资、财政补偿、贷款贴息等,撬动金融、社会资本参与产业脱贫攻坚。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和决战区,至2018年底,贵州还有155.12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面对贵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底子薄、短板多的实际,要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保障财政扶贫资金精准投入是重中之重,确保将财政扶贫资金用  相似文献   

16.
正梵天净土,桃源铜仁。遵循省委常委会对铜仁"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精准定位,铜仁在绿色经济、绿色优势、绿色福祉、绿色机制上精准发力,加速推进绿色崛起。作为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贵州脱贫攻坚的主阵地、主战场,面对"转"与"赶"的双重压力,铜仁立足全市生态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坚持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17.
正"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贵州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沿河自治县因地制宜种植茶业实现绿色崛起,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末的40.68%增至"十三五"末的65%。生态保护与产业创新发展双赢。不仅让贵州老百姓拥有了绿色健康生活的"幸福不动产",也成为群众的"绿色提款机"。深情回望,绿韵悠长。  相似文献   

18.
<正>经济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零容忍",坚决做到"铁腕治污,不欠新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树立生态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创新交流平台。贵州正奋力实现绿色崛起,以生态文明建设助力跨越发展。当呵护生态环境成为社会共识,良好的生态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标准,贵州抓铁有痕铁腕治污,取消部分县市GDP考核,启动"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多措并举保护好生态环境。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全国各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引领,着力为农业种下"绿色"希望,为工业贴上"绿色"标签,为城市书写"绿色"未来,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绘就生态美、百姓富的美好画卷。"春天的故事"五年的答卷又是一年春天,贵州大地春潮澎湃——油菜花金黄一片摇曳生姿,樱花林、桃花林美不胜收。绵延起伏的山峦树木繁茂、绿意盎然,如同屏障一般护卫着江河、屋舍、农田。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林业将弘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贵州人文精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新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贵州被列入首批试验区之一。这标志着贵州省成为我国西部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将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贵州林业将弘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贵州人文精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新路,重点抓好以下工作,进一步做优做强生态长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