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民生问题,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涉及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等诸多方面。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不仅影响一个地方的改革发展,影响一个地方的和谐稳定,而且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能否正确认识和解决民生问题,直接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  相似文献   

2.
钱理评 《前线》2011,(8):34-34
房山区委推行的农村基层组织次序动员机制。是一个让群众信服的好办法。这个机制好就好在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解决影响事业发展的难题。他们叫响了一句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口号:“困难面前,党员干部站出来,冲在前面;在利益分配时,群众最先实现的是自己的利益,党员干部退后。”群众从中切实感受到.党的一切工作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3.
陈克福 《四川党史》2002,(3):29-29,28
执政党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好党同老百姓的感情问题。感情问题解决好了其他问题都好办。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忠实的代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天职,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拥护不拥护,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评判一级党委、一方政府执政和为官综合能力的砝码和尺度。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履行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实现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最基本的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敞开心扉,启动心智,在感情上同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融为一体,心中要时时刻刻明白自己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要时时刻刻告诫自…  相似文献   

4.
农民党员生活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同农民群众接触最经常、最直接、最广泛,不仅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而且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因此,如何增强农民党员的党员意识,使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始终保持先进性,是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核心就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利益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急切需求。那么,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怎样才能抓住群众对教育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并进行有效改革呢?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指出:要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  相似文献   

7.
黎仁寅 《新湘评论》2014,(23):24-24
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核心价值取向。新时期,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必须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解决好,将群众最需要的服务做好,将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实现好。  相似文献   

8.
蔡溪 《新湘评论》2014,(23):50-5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今年以来,株洲市以扎实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使群众满意。  相似文献   

9.
群众最期盼的领域,就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且反映最强烈、最集中的利益问题。要清醒地看到,与其他领域改革不同,民生改革通常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高。因此,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要善用“三个外力”。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2014,(2):F0004-F0004
千秋大业,民生为本。 去年以来,晋中市纪委监察局坚持把以人为本、执纪为民贯穿于反腐倡廉建设全过程,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14,(8):32-32
践行群众路线,必须疏解群众心中的“堵”。干部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盼望的事情做起,不断疏通群众心中的“堵”,解开群众心中的“结”,努力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通过加强和改善群众工作,化解和调和社会矛盾,是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群众工作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它是一个事关我党宗旨和执政基础的大课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落实“三个代表”要求,最根本的就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使我们党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要实现这一目标,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科学决策,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调查研究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调查研究与人民群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正确的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其实,这就是一个调查研究的过…  相似文献   

14.
群众最需要什么样的领导干部?这是一个值得所有领导者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陕西省合阳县委书记张兴邦通过蹲点调研用广大农民最朴实的语言作出了回答:最需要对人民群众有感情的领导干部。在“领导就是服务,干部就是公仆”这一理念早已成为我们全体公民共识的今天,确有部分领导干部为了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干工作漫不经心,敷衍塞责,对名利斤斤计较,好大喜功,对职务横攀竖比,在“后路”问题上患得患失,不是想方设法干好工作,而是千方百计盘算位子。究其根源,关键在于对人民群众缺乏深厚感情。领导干…  相似文献   

15.
孙永先 《奋斗》2010,(8):42-43
近年来,东宁县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重心,先后制定和实施了~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政方针政策,从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急需的问题入手,着力改善社会民生状况和群众生活水平,认真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就业、教育、就医等问题,民生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于钦读 《奋斗》2007,(4):7-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一重要观点,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凝聚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重要切入点。深刻认识这个重点,牢牢把握这个重点,扎实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获得不竭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7.
许怀中 《党建文汇》2001,(12):26-26
(一)正确认识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辩证关系。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本来是一致的、统一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正确决定来自群众,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代表了全局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坚决地、认真负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策,才能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对上级负责是对群众负责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基本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支部生活》2014,(2):14-15
为持续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2014年20项民心工程,更好满足群众需求,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中国共产党90年来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一个根本点。事实正是如此,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