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好处”     
论“好处”“好处”可意会不可言传,玄之又玄。你想办事吗?对不起,先得看有没有“好处”。没有“好处”不办事。你磨破嘴,跑断腿也无济于事。你说你条件够了,够条件的人不止你一个,僧多米少,对不起,轮不到你;你说你告,那就告去,告还得有“好处”,没有“好处”...  相似文献   

2.
赵萌 《廉政瞭望》2013,(12):62-63
“孩子,你还记得你结过婚吗?”“不记得。”“你丈夫死了,你现在成了寡妇。”“要作多久寡妇,爸爸?”  相似文献   

3.
大志同志:你好!读罢你的来信,3年“村官”生活的一幕幕不禁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说句实话,我很佩服你,因为你在不断地努力学习,你在细心地观察农村,你在不断地追求上进。不过,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对你说,不要急,慢慢来,农村是大学生“村官”真正的“舞台”,而不是升迁的“跳板”。  相似文献   

4.
新湘评论:从来没有给“你”写过东西,但自从与“你”邂逅,我就默默地关注着“你”,130期了,真的有好多心里话想跟“你”讲。  相似文献   

5.
笑笑     
仲和 《党建文汇》2008,(7):55-55
“妈妈,你能给我20美元吗?”约翰尼问。“不行。”“如果你给我,我就告诉你我爸爸和咱家保姆说的话。”约翰尼的妈妈忙拿出钱包,给了他20美元。“你爸跟她说什么了?”“他说:‘嗨,玛丽,你明天一定要把我的袜子洗了。'”  相似文献   

6.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0,(13):71-71
有怎样的贼 “这么说,你声明你偷食品是因为你快要饿死了,”法官问,“那么你为什么不拿吃的,却偷光钱柜呢?”  相似文献   

7.
妻子梳妆完毕,转过身来时,你感觉她很美丽,想赞美一句。可是你怕显得肉麻,怕妻子不领情,于是你用诸如“老夫老妻了,不必再来这个”、“我就是不说,她也不会不高兴”等等“逻辑”把你的喉咙堵上,你终于没说。  相似文献   

8.
1945年初,抗日联军负责人周保中鉴于形势复杂、任务艰巨,写了一首“小心歌”,让指战员们提防各种危险:“小心酒肉钱财引诱你,小心美丽女色深迷你,小心甜言蜜语欺骗你,小心日寇遗毒沾染你,小心走狗叛徒暗算你,小心法西斯杀害你,小心华丽衣屋拘住你,小心偷安懒散坑了你。”63年后的今天,有人略作改动,提出继续唱响新的“小心歌”:  相似文献   

9.
求解     
王妍 《先锋队》2014,(3):53-53
“老师,你认识元芳吗?“不认识。”“你认识程祖吗?”“也不认识”“那你知道他们的姐是谁吗?”“你到底想说什么!”“老师你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原方程组的解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你以为     
“你以为”是个很有意思的句式。在青海人的表达习惯中,对你说“你以为”时。暗含着这样的意思:你的习惯性思维和经验性判断出了问题,你对某人某事,某种现象做出的结论出现了偏差或者谬误。比如。你听说被大家普遍认为是个清官的张三被双规了,你大吃一惊,啊!张三也是个贪官?有人对你说:你以为。“你以为”就是对你大惊小怪的理性安慰。  相似文献   

11.
黄丽同志: 你好!读完你的来信,我觉得你是一位很有责任心的干部。你提出的“开放是什么?”、“谁是开放的主体”、“如何开放”等话题,在基层颇具代表性。虽然你的“开放观”有些片面,但我要感谢你的直言,能够把你的思想和盘端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敢于解放思想、敢于开放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致命失误     
海涛 《党员文摘》2007,(9):43-43
上午,医院张秘书找到我:“你下周星期天能不能替王院长考一下外语?你是科班出身,应该不成问题。”张秘书接着说,“选择你是觉得你可靠。另外,考场内外你也不用操心。”  相似文献   

13.
忘却     
《党课》2010,(3):59-59
有人问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先生,你可曾听说……” “且慢,朋友,”这位哲人立即打断了他的话,“你是否确知你要告诉我的话全部都是真的?”  相似文献   

14.
围观     
“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北大副校长吴志攀的几句话被称为“撑腰体”,迅速引起网友追捧。  相似文献   

15.
许锋 《廉政瞭望》2010,(13):67-67
岁数大的说岁数小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老江湖”说“小江湖”,“你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拉什么屎”;饱经沧桑的说没见过世面的.“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粒多,跨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等等。可见,岁数、资历、经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当你在车站、机场、广场,听到“可美”、“可得”、“中”等略带粗犷的对答,你会想,这是一群河南人;当你在餐馆,看到旁边的人在吃着烩面、烩菜,或者扣碗、胡辣汤,你会猜,这也是河南人;当你看见一群敦实身材、皮肤黝黑、四方脸的人,挎着娃娃,横穿马路,杂乱无序,你会想,这或许还是河南人……  相似文献   

17.
梁芷珊 《廉政瞭望》2011,(16):33-33
上司或老板总是这样的,你想报告一件事,他的反应是:“这些事情,你不需要对我讲,你去做就成了。”当然你不报告一件事,他的反应是:“你为什么不请示?自作主张。”  相似文献   

18.
《纪检与政法》2004,(2):25-25
如果你在抱怨现代生活的压力太大,你快被“逼疯”了,请你立刻停止这样的想法。因为你心理的“压力阀”就操在你手上。是你而不是别人在控制给你“加压”还是“减压”。在同样的负担下,谁的心理和身体更健康,取决于谁更善于控制这些“压力阀”。你会发现。能保持健康是一种才能,也是一种美德。  相似文献   

19.
方超同志: 你好! 读罢你的来信,我非常欣赏你的坦率和勇气,我也非常理解你的处境。可以说,你对互联网的“爱恨交织”反映了当今相当一部分干部的心声:爱网络的便捷迅速,恨网络的无孔不入。不过,恕我直言,从你透露出来的情况看,我觉得你患上的不是“网络恐惧征”,而是害怕网络监督。你从最初在博客和QQ空间里“天马行空”,到感觉网络“处处充满陷阱”,不敢写博客,不敢上QQ。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相似文献   

20.
一个秋天的傍晚,一位群众敲开一位党员的家门。群众:“这是春天你借给我买豆种的钱,我卖了蓖麻和大豆,有了收入。”党员:“你先别还我,赶紧把农业税交了。”群众:“都按时交了,这是余钱。”党员:“那你得找到一个致富的门路,光靠种地不行。”群众:“不种地别的也不会干呀。”党员:“你看人家有的养兔,有的养狗,还有的养鹅,收入是你的好几倍呢。你不会,乡里每月都有培训,而且还有很多的扶持办法。”群众:“弄不好赔了怎么办﹖”党员:“我帮你,咱俩住得近,有些项目可以一起干。”群众:“那钱……”党员:“明年你致了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