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民主》2017,(7)
<正>近几年,有人把阿炳创作的乐曲《二泉映月》,说成是旧社会妓院里唱的《知心客》。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高雅的《二泉映月》即使在妓院演奏,我相信照样震憾人心。关键是,它能起到劝酒调情的作用吗?我没听过《知心客》,但无数次地听过《二泉映月》。说《二泉映月》在妓院能起劝酒调情的作用,我始终不信。  相似文献   

2.
残弦之音     
《侨园》2017,(7)
正我不懂乐律,但阿炳那首忧郁、深沉而又幽邃的《二泉映月》曾让我痴迷。上月末的一天,我到了无锡,专程去拜谒崇安寺东侧二泉广场旁的阿炳故居。刚走下车,就看见广场上的阿炳铜塑像。他头戴破礼帽,身穿破长袍,左手握弦,右手持弓,佝偻着瘦弱的脊背,埋头专注于二胡的弦上。我出神地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8,(2)
为辽沈企业捐助’97全国舞剧盛会叫好●周大平1997年严冬,凛冽的寒风丝毫没有吹散沈阳人观赏舞剧艺术佳作的热情:12月中旬,《二泉映月》、《虎门魂》等11部优秀舞剧作品,连续10天在沈阳四大剧场演出22场,每一场都座无虚席,数千观众掌声、喝彩声迭起,...  相似文献   

4.
华沙专电 老华侨回国探亲,离国时喜欢带上一包家乡泥土,以便在异国能嗅到故国的气息。我来波兰工作,虽未带故园泥土,可是来后不久,仿佛也能嗅到中国泥土的芳香。 异国乡音 到波兰后不久的一个晚上,我来到波兰首都华沙的艺术画廊。大厅里正在举行中国民间剪纸展览开幕式。悠扬的《二泉映月》的乐曲声在耳边回荡,一股清新的檀香味扑鼻而来。房顶上悬挂的金穗西瓜  相似文献   

5.
陈鹏 《瞭望》2008,(45)
谢晋带走了人们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眷恋和深思,也带走了沉甸甸的中国集体主义电影 在人们的痛惜和缅怀中,好酒的谢晋走得那么坚决,不惜带走影响几代中国人的集体主义电影。谢晋当属上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奇才,他的佳作至今仍让生于1930年~1970年代的人们津津乐道:单纯的《红色娘子军》、激昂的《女篮5号》、感人的《天云山传奇》、浪漫的《牧马人》、平实的《高山下的花环》、深沉的《芙蓉镇》,即使文革时期的《春苗》  相似文献   

6.
徐洪绕 《民主》2009,(2):31-32
网络不仅为人们打开了认识整个世界的大门,也为人们敞开了一扇认识人生的窗口。当你在网上搜索“董淑亮”三个字的时候。有关他的一系列信息立即迅速地跃入你的眼帘:《99个影响世界的重大发明》、《99个轰动世界的重要发现》、《99个感动世界的破解谜团》、《一千零一个科学童话》、《戴头盔的啄木鸟》……他写下了46本科普专著,  相似文献   

7.
王晓红 《团结》2009,(2):59-60
黄炳元(阿炳、炳叔、炳哥)。在他的网络日志里,炳叔充分发扬了这种“半分钱”精神,语言风趣幽默,内容无所不包,让人总忍不住想看看他的博客里有没有什么新东东。  相似文献   

8.
用芭蕾舞这一外来的艺术形式表现本国的文学名著,这是我国舞蹈界开拓芭蕾民族化道路的一种尝试。改编工作从《白毛女》算起,已有二十年的历史,其间,一些有志于此的编导者们一直在进行艰苦的追求。近几年来,陆续出现了《雷雨》、《家》、《祝福》、《魂》、《林黛玉》等一批芭蕾舞新剧目,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故园情深──谈《中国民居》路秉杰食、衣、住、行既是人们生活的内容,也是人们的生活形式。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皆与之密切相关;社会发展的水平、文明水平也都在这方面有所反映。上海学林出版社继出版《隋唐文化》、《历代服饰》之后,为了发掘中国文明,又策划出版了巨...  相似文献   

10.
在电影导演的名单里,颜学恕这个名字人们可能比较陌生,但他导演的《爱情与遗产》、《丝路花雨》、《西安事变》等影片,却是广大观众久已熟知的。故事片《野山》是他最近编导的一部新片。 《野山》是颜学恕根据青年作家贾平凹的中篇小说《鸡窝洼的人家》改编的。故事发生在八十年代的秦岭深处,一个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的山洼洼。人们依照千百年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日出而  相似文献   

11.
李瑞环同志最近指出:“庸俗低级的书刊和音像制品,泛滥成灾,屡禁不绝,造成严重的精神污染,毒害人们的灵魂,腐蚀青少年一代。要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对出版业进行彻底清理和整顿。”我国新闻出版业目前存在的这种状况,确实值得人们深思。 近1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通知》、《中共中央关于坚决、妥善地做好报纸刊物整顿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严禁淫秽物品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共中央、国  相似文献   

12.
进口大片的市场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过《珍珠港》吗?——在短暂的沉寂后,进口大片又成为人们日常谈话的中心。今年暑期,中国电影市场接连推出三部进口大片,速度和力度均为前所未见。其中《珍珠港》的上映再现了《泰坦尼克号》的热潮,使大片再度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 自从1995年以来,“进口十部大片”一直是中国电影市场每年一度的盛事。《泰坦尼克号》、《拯救大兵瑞恩》等一大串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使美国大片俨然成为激活中国电影市场的“兴奋剂”。  相似文献   

13.
最近,《求是》杂志社哲史部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纪委研究室、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的部分专家、学者和理论宣传工作者举行座谈会,讨论了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第五届电影节期间,我们采访了一些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发行人和观众,探讨了怎样才能繁荣中国电影的话题。 1995年国产电影回眸 1995年全国共生产了148部影片。电影界盛大的节日——世界电影100周年,中国电影90华诞,10部外国大片的引进,使电影院的观众迅速回升,电影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同时,令人欣喜地看到国内电影界也出现了自己的大片。《红樱桃》、《兰陵王》、《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刷新了国产片的投资纪录,超过千万元大关,票房也不错。 1995年国产片中卖座排行前10名的是:《红樱桃》;《阳光灿烂的日子》;《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红粉》;《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兰陵王》;《一个独生女的故事》;《红尘》;《狂吻俄罗斯》。  相似文献   

15.
汉城奥运会后,体育一时成了报章杂志以至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强国梦》之后,近来又有《兵败汉城》、《梦断汉城》、《泪洒汉城》和《汉城不是洛杉矶》等文学作品。发表在报刊上的《关于体育的政治功能》、《建立强国体育体制浅见》、《体育举国体制质疑》等文章就更多了。 人们关心体育,呼吁改革,期望中国体育重振雄风。体育改革的难点在哪里呢? 难点之一: 建设什么样的体育强国? 我国能不能实现世界体育强国的目标?应该建设什么样的世界体育强国?这是体育界长期争论的问  相似文献   

16.
邵泉 《瞭望》1986,(45)
正当全党和全国人民都在认真学习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的时候,十月二十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和新华社同时发表了中共北京市委、市人民政府为贯彻执行《决议》而制定的《关于“七五”期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这份文件朴实无华,言之有物,引起人们的关注。 北京市制定这个文件总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日前记者访问了北京市委副书记徐惟诚同志。  相似文献   

17.
胡适的名片     
《党政论坛》2011,(24):35-35
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在名片上写了《独立宣言》起草人、《维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起草人、维吉尼亚大学的创建者,唯独没有告诉人们他是美国总统。因为在他眼里,《独立宣言》起草人和大学创始人远比总统更重要。  相似文献   

18.
小议《国富论》与中国经济──读亚当·斯密《国富论》杜娟1776年3月,以写作《道德情操论》声誉鹊起的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了一本题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著作,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程度超过了人们甚至斯密本人的预料。...  相似文献   

19.
象征性     
《辞海》、《现代汉语词典》都没有收入“象征性”这个词,可它却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几乎达到了无人不晓的地步。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找到这样的例  相似文献   

20.
从80年代的《绝对信号》、《火神与秋女》、《屋里的猫头鹰》,到90年代的《留守女士》、《思凡》、《情感操练》、《灵魂出窍》、《原野》……小剧场话剧似乎总能带给人们接连不断的兴奋与期待;而《死无葬身之地》、《玩偶之家》、《等待戈多》、《女仆》、《切·格瓦拉》等一系列国外经典名剧的上演,更使小剧场话剧舞台绚丽多姿,以致培养出一批对小剧场情有独钟的导演、演员和观众。 与其说选择小剧场是“为了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