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行 《中国减灾》2008,(3):18-18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7年12月3日至15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大会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和《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等一系列会议和活动。会议共通过了28项决议,其内容涉及适应气候变化基金、减少发展中国家因森林砍伐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技术转让、能力建设、《京都议定书》下的灵活机制、国家通讯、财务和行政问题以及执行公约的长期行动等。最为重要的是,在经过两个星期的艰苦谈判后,  相似文献   

2.
气候博弈与低碳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正值美国灾难片《2012》在全球如火如荼上映之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也正在哥本哈根热热闹闹地进行着。电影里,  相似文献   

3.
为了21世纪的地球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东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经过紧张而艰难的谈判,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  相似文献   

4.
1998年5月,我国政府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专家认为,《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外交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说,虽然《京都议定书》中并未对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指标做出限定,但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呼声日益高涨  相似文献   

5.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东京开会,通过了抑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但基于鼓励使用减排技术和对一些国家迫切需要发展经济的考虑,《京都议定书》设立了一些灵活机制,排放量可以交易就是灵活机制之一。这项机制允许国与国之间购买对方超额完成的减排量部分。比如按照规定,到2012年,加拿大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6%,如果到时完成了8%,  相似文献   

6.
今年年底将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和2007年“巴厘路线图”之后又一次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会议。气候变化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各国政要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7.
域外传真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于2月16日正式生效。目前全球已有1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然而,作为发起国之一的美国,在总统布什在2001年第一个任期上任伊始就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理由是议定书对美国经济发展带来过重负担。布什还对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温室效应表示怀疑。澳大利亚则没有签署。在签署国中,即使状况较好的日本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也有一定困难。《京都议定书》的目标要求是:全球工业化国家到2012年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1990年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削减5.2%,每个国家…  相似文献   

8.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2月16日,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国际社会为抑制全球气候变暖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大会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过的,目标是在2008年至2012年间,将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  相似文献   

9.
陈垦 《人民论坛》2013,(14):248-249
欧盟排放贸易计划是欧盟为促使《京都议定书》目标完成而采用的一个重要制度设计。京都会议前后,欧盟对排放贸易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从拒绝到接受,最终将其作为实现减排目标的主要手段,整个过程是欧盟参与气候谈判立场的反映,对其研究有助于认识排放贸易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08,(3):39-39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像应对气候变化这样的全球行动,无疑更需要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规矩。目前这个规矩主要指的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这两大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减灾》2010,(12):F0002-F0002
2010年12月11日凌晨四点(坎昆当地时间),联合国坎昆气候变化大会闭幕。坎昆会议最终达成两项决议:一是《京都议定书》附件一:缔约方(发达国家及经济转型国)进一步承诺特设工作组决议,  相似文献   

12.
《时事报告》2005,(5):8-8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已于今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又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气候变化大事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娜 《中国减灾》2008,(3):19-19
早在1992年,国际社会就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同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首次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在1997年12月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关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  相似文献   

14.
李宓 《半月谈》2005,(4):8-88
2月16日,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可以说,既是人类反省自身活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结果。也是人类用于修正自我的开始。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说。气候异常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采取行动来应对。《京都议定书》为实现全球范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真正全球性的框架。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85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出席会议,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进行新一轮的研究商讨,努力寻求共识,签署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代替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这毫无疑问,将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要在2012年卡塔尔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正式被批准,并于2013年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7.
文摘天地     
聚焦哥本哈根会议2009年12月16在丹麦首都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被喻为是拯救人类最后一次的机会。本次会议坚定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框架和原则,特别是  相似文献   

18.
朱利江 《人权》2005,(4):53-56
2003年12月26日,非洲岛国科摩罗批准了《关于建立非洲人权和民族权法院的〈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宪章〉议定书》(下称《议定书》),成为非洲第15个批准《议定书》的国家。根据《议定书》第34条第3款①的规定,《议定书》于2004年1月25日起开始生效。非洲人权和民族权法院(下称非洲人权法院)即将在非洲大陆开始成立。一、非洲人权法院设立的背景和过程在上个世纪非洲非殖民化过程中,31个非洲国家于1963年5月25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会议上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宣告非洲统一组织(下称非统组织)的成立。为了实现非统组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2月16日下午 1时,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抑制全球变暖的努力开始有法可依。《京都议定书》通过于1997年12月。2001年美国宣布退出,俄罗斯、澳大利亚迟迟不加入,其他欧洲发达国家屡次要价,议定书中途几近夭折。2004年底,正当很多国家都心灰意冷时,俄罗斯在最后一刻签署,才使《京都议定书》又活了下来。欧盟成员国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益的先进技术最成熟。法国总统希拉克表示法国能超额完成减排任务。俄罗斯经济发展速度减慢,人口增长减缓,现在的碳排放量比 1990 …  相似文献   

20.
国际社会对二氧化碳的法律地位还存在严重的分歧全球暖化即温室效应已成事实。大多数国家认为,温室效应是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无节制排放引起的,并为此签订了设立温室气体削减目标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在法治的年代,一些具有国际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纷纷把温室气体的工业排放纳入立法管制的轨道,如丹麦、芬兰、荷兰、瑞典、英国和德国从1990年起开始征收碳税至今,基本所有的欧盟国家都已经征收了这一税赋。瑞典甚至从2006年7月1日起开始对横贯大陆的飞机的机票征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