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楠 《前沿》2011,(20):71-75
道家哲学彰显了雌柔不争、素朴虚静的女性生命哲学智慧,它东传日本后,直接影响了平安时代的文学创作氛围;日本平安时代彰显的三大文化特色都直接与道家思想相联系,道家思想是当时文学创作的深厚底蕴;平安时代最伟大的女性作家紫式部,创作了日本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源氏物语》这一作品,其创作态度也是坚持了以道家人性论为指导的。  相似文献   

2.
野间宏是日本现代著名作家,是"战后派"文学的开拓者和旗手。他创作的《阴暗的画》、《脸上的红月亮》、《真空地带》等一系列作品从人道主义出发,揭露了日本军队的反动本质,体现了对人性的深刻追问。野间宏的文学创作手法和创作追求为日本战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萨特的感情生活视角来重新解读《禁闭》,从而揭示出萨特文学创作与其情感生活的关系.那就是,萨特相当一部分作品其写作的题材、创作的动力来自其现实情感生活.萨特的情感生活与其创作是融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4.
野间宏是日本现代著名作家,是"战后派"文学的开拓者和旗手.他创作的<阴暗的画>、<脸上的红月亮>、<真空地带>等一系列作品从人道主义出发,揭露了日本军队的反动本质,体现了对人性的深刻追问.野间宏的文学创作手法和创作追求为日本战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达 《求索》2008,(5):183-184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把传统的“境界论”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境界论”中阐述了文艺内在的特质,创作主体与客体、创作方法与艺术风格、景物与情感等诸多艺术范畴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揭示了文学创作与鉴赏的内在规律,有着洞穿时代的理论价值,对于今天新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鉴赏,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鹏 《传承》2011,(20):66-67
巴金的《随想录》是中国当代文学新时期散文创作的代表作品。它不但语言质朴无华,内容真实自然,而且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该书的价值和影响已远远超过了其作品本身和文学的范围。从这150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巴金的文学创作与法国、日本、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巴金与中国现代文学馆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张绘 《求索》2013,(7):155-157
马尔克斯不仅因其丰富的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坛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还以其深刻独到的文学创作观和美学追求著称于世。马尔克斯的创作立足于拉美大地,怀着深厚的民族感情,表现人民的生活和斗争,鞭挞各种各样的邪恶势力,同情弱小,反对强暴,表达人民对民主、自由和美好未来的渴望,揭示重要的社会问题,暴露形形色色的社会流弊等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实,展示当代拉美的社会面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代的代表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探讨与借鉴马尔克斯的文学观,对于繁荣与促进我国文学创作与文艺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历史题材文学创作中的两个问题———以关于武则天的创作为例王爱松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历史题材文学是一个有成绩的部门。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其创作和出版更是形成了一股至今持续不衰的热潮。然而,纵观近年的历史题材文学创作,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本文无意于...  相似文献   

9.
在新世纪上海的文学创作中,以城市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成为新世纪上海小说创作值得关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席忍学 《求索》2011,(9):184-18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出现了具有探索色彩的文学流派,文学创作理论和观念随之发生变化。如果说传统现实主义创作以生活体验论为理论指导,那么,具有探索性的寻根文学、第三代诗歌、新写实小说等文学流派则以生命体验论为创作指导思想。陈忠实的文学创作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变化情形。他在总结《白鹿原》的创作经验时,形成了生命体验论创作观。以生命意识观照社会历史和现实人生是陈忠实生命体验论创作观的前提,以民族国家叙事为背景的个人叙事是陈忠实生命体验论创作观的关键,从文化心理结构视角塑造人物是陈忠实生命体验论创作观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产翁"即男子"坐月子",是唐至清代广泛流行于中国南方壮侗语族先民中的一类特殊习俗。与"射日"有关的神话在中国也曾广泛流行,西南地区苗瑶族群中至今流传,甚至遗有表演这一神话的"射日舞"。分析发现,二者均是古之某种仪式的遗存。其中,"产翁"之俗是人们相信男子"坐月子"可保母子平安信仰下的一种仪式,它的出现或与南方湿热气候下初生儿的存活率有关。而"射日神话",本是对"射日"仪式的解释,"射日"是人们在旱灾中登高以箭射日的一种仪式,基于人们相信如此可驱退酷热的信仰,其或与发生在距今4000年前后的气候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2.
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播放后,其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情节:光绪朝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翁同龢从军费上掣肘北洋水师,遂致中日甲战之役惨败。这一情节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在电视覆盖率日益扩张的信息时代,观众从影视媒体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是否可信?本期刊登的著名中国近代史专家戚其章先生的文章,以其掌握的最新史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同观点者,望畅所欲言,前来讨论。——编者  相似文献   

13.
从《翁同龢日记》看同治帝病情及死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同治帝载淳的病情与死因,《翁同騄日记》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中可见同治帝确实因天花导致毒热内陷,死于“走马牙疳”,并非如野史、笔记所称死于“淫疮”。但其之所以未能正常发痘,则与其纵情淫乐,以及慈禧过分干涉其夫妻生活亦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6.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市场化在农村的推进全面地改变了过去计划体制下农村的传统块状结构组织和整体性社会结构.与此同时,过去"生产队"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因而要从思维认识上转变到农民现代化的核心主题上,改过去"单位化"动员为"市场化"组织调控,才能使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有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从"认识论"向"本体论"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一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创立后又一次将实践问题提上了哲学的议事日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已经看到,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包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几乎所有现存的一切,都成了实践的对象。实践的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而且是本体论问题。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出实践问题并成功地指导了一个多世纪世界性的革命运动后,正在回归到实践本体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召唤着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论》的再研究和再评论。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引…  相似文献   

19.
鲁迅是现代中国迄今无人超越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后来走上了“一条中国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道路”,“终于成为了共产主义者”;而在于他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别人无法贡献的、他个人独有的东西;而这种贡献是早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20.
在1990-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我国法院工作主题经历了由“稳定”到“公正与效率”的变化。分析引起我国法院工作主题变化的经济原因,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