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大理市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产业支撑的战略定位,论证了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产业支撑体系构建的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探讨了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产业支撑体系构建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是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经过近五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大理市特殊的地缘环境和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限制及对洱海环保的要求,大理滇西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必须体现前瞻性,即围绕城市圈建设和产业合理布局的要求,实施城市扩张和产业布局向周边延伸的战略。才能发挥其区域经济的带动、集聚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大理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分析,我们认为,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要依据中心功能区划分的原则,统筹“六个力”,即资源环境承载力、辐射力、竞争力、吸引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关系。要明确功能定位,深化与周边区域的合作和资源互补,分流苍洱生态系统的发展压力,优化发展水平,实现中心城市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城市体系中,大理市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是联结云南中心城市昆明与滇西城市的纽带,为把大理市建设成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吸引力大的滇西中心城市,应在充分认识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基础上,构建建设蓝图并解决相应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湘评论》2009,(8):18-18
“3+5”城市群是指以长株潭3个城市为中心,以一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5个城市。以“3+5”城市群建设为主体形态,带动湖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体系,这是湖南在发展布局上取得的重要认识成果。  相似文献   

6.
要把大理建成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吸引力大的滇西中心城市,必须立足大理、依托滇中、面对滇西,从全省的高度确立城市发展的战略思路;明确城市定位,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走城市外扩、产业内聚的发展之路。突出文化特点,发挥环境优势,建造最适宜人类居住和发展的高品位城市;加强周边合作,打造城市经济一体化平台。  相似文献   

7.
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布局应突出五大组团,即:古城——“古代大理”,下关——“现代大理”,海西——“田园大理”,海东——“山水大理”,凤仪——“物流大理”。在此框架下对海东片区进行适度开发、合理开发、永续开发。其目标是要使海东片区成为一个以农田、林地和水域为隔断的串珠式的“山水海东”、“山水大理”。海东片区的功能区划设想或适度开发的基本思路是从北往南建设如下六大园区或功能区:休闲农园、白族家园、大理石园、总部花园、三界庄园(名人庄园)和重阳乐园。  相似文献   

8.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能够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有效地带动城市群的整体发展。而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中,文化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即文化,文化即城市”,城市和文化彼此相互依存,须臾不可分离。本文着重探讨文化在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以及在推进区域性  相似文献   

9.
制定规划抓督导 大理市委按照省、州加强社区工作的要求,紧密结合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和社区工作发展实际,把活动阵地建设作为强化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提升社区服务功能的基础工作来抓,出台了《中共大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对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服务职能拓展、管理体制理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岳阳楼区是岳阳市的中心城区。处于武汉都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黄金节点。岳阳楼区着力推进“强势楼区、活力楼区、和谐楼区”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岳阳楼区是岳阳市的中心城区。处于武汉都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黄金节点。岳阳楼区着力推进“强势楼区、活力楼区、和谐楼区”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发展特征、时代风貌和价值追求的总概括。为了继承和拓展大理名城的魅力,从文化表达的方面看,有必要对大理市名城的美学价值进行探寻,以注重人的发展理念来带动城市升级。  相似文献   

13.
永川是全市六个建设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为了全面贯彻落实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积极有为地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按照重庆市委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要求,结合永川发展的实际和周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我们对永川在川渝城市群区域和渝西区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作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姚永玲 《前线》2022,(6):59-61
建设首都都市圈是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战略举措和区域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的核心任务。建设首都都市圈,可以使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共同构建多中心复合型都市区,缩小地区差距,避免“三区四地”分割的客观制约,强化首都“四个中心”功能,为解决核心城市发展问题提供有效方案。以小空间谋大格局,打破现有行政界限构建京津冀协同大构架;以“三圈”推动“一圈”,产城融合渐进式推动京津冀协同;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契机建设开放式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相似文献   

15.
于丽颖 《奋斗》2012,(9):13-14
绥化市发展“五型经济”(产业园区经济、都市圈经济、异地经济、乡镇村经济、城市型城市群经济),建设“五个一流”(全省一流工业经济和产业园区、一流现代化大农业、一流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流城市型经济和中等规模城市群、一流民生和社会事业),实现中心崛起、富民强市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在深化市场经济规律和市情认识、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总结基层实践创造的基础上提出的,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战略的具体实践,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优势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梨园村党支部带领村民积极创建学习型村庄。如今,娃娃们放学后不光上山打柴、下地干活,还经常聚在农家小院里读书。云南省大理市《大理日报》社陈耀农家小院读书娃$云南省大理市《大理日报》社@陈耀  相似文献   

17.
刘喜杰 《新长征》2014,(5):15-17
四平市作为吉林省向南开放的桥头堡和中部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丑:在按照“五大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坚持“五并重、一加强”(抢抓机遇与改革创新并重,全面激活发展内生动力;优化投资方向与转型升级并重,打造四平经济“升级版”;项目建设与生态建设并重,倾力建设现代宜居四平;建设中心城市与特色城镇化并重,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总体定位与路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已经成为主导国家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长三角城市群出现了从城镇密集区到新的城市发展带、从点轴发展走向网络发展、从多中心城市到都市经济圈的新的发展态势。因此,未来长三角城市群应该把选择合理的空间扩散模式、有机疏散中心城市功能作为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的重点,致力于形成功能合理、布局紧凑、联系便捷、运行高效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19.
壮大“3+5”城市群.既是湖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认识成果,也是湖南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布局。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发展,就全省14个市州来看,“3”要发展,“5”要发展,“6”也要发展,但必须是优势互补的错位发展,是以“3”为龙头、“5”为拓展面、“6”为联动力的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20.
壮大“3+5”城市群.既是湖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认识成果,也是湖南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布局。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发展,就全省14个市州来看,“3”要发展,“5”要发展,“6”也要发展,但必须是优势互补的错位发展,是以“3”为龙头、“5”为拓展面、“6”为联动力的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