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独龙族是我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是"直过民族"。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独龙族的发展,尽力调动社会资源扶持独龙族。学界也开展了多方面、多视角的研究,但独龙族的医药文化研究尚很欠缺。笔者从独龙族的历史和现实发展中梳理医药文化的保护、整理和挖掘将面临重大危机,提出独龙族医药文化研究的价值、内容和目标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2.
地处中缅边境和滇藏接合部的独龙江乡是独龙族的主要聚居地,全乡辖6个村委会、41个村民小组。独龙族是云南省7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现有人口5800多人,绝大数居住在独龙江乡。  相似文献   

3.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地处中缅、滇藏结合部,是我省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独龙族的主要聚居区。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基础设施条件差、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底子薄等原因,独龙江乡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独龙族仍然处于整体贫困状态。高德荣是土生土长的独龙江人,怒江师范学校毕业后当过几年教师,后担任过独龙江  相似文献   

4.
地处云南西北最末端的贡山县独龙江乡,位于海拔5000米的高黎贡山和4000多米的担当力卡山挟裹的大峡谷深处。这里居住着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独龙族。独龙江乡闭塞偏僻,环境恶劣。在艰苦的条件下,武警云南边防总队独龙江边防派出所党支部带领官兵数十年如一日,恪尽职守,扶危济困,帮助独龙族群众告别原始和落后,走上文明进步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5.
云轩 《党建》2013,(10):52-53
独龙江,一个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小乡镇,一个位于中缅边境线上的边远民族山乡,是全国唯一的独龙族聚居区,目前4000多名独龙族群众生活于此。  相似文献   

6.
卢彬 《支部生活》2013,(3):10-11
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我和部里的同志一道徒步走进了独龙江——一个一年中有半年时间被大雪封山的地方,中国独有的人口较少民族独龙族的聚居地。60多公里的人马驿道穿越了近千平方公里的无人区,翻越了海拔3600米的高黎贡山,跨过了十余条大大小小的溪流。历时近30小时我们到达独龙江后,每一个同行的人都深深感受到了什么叫  相似文献   

7.
《支部生活》2013,(11):18-19
谈起独龙江的变化,人们都会提到一个名字——高德荣,当地独龙族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老县长"。为进一步了解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老县长,本刊记者走进独龙江,走近高德荣,倾听他一心一意促进独龙族聚居区民族团结、民族和谐、民族发展的故事。"修这条路老县长功不可没。路虽然难走,但对独龙族群众来说意义可不一般……"记者从贡山县城前往独龙江的路上,当地一位干部介绍。1999年9月9日,独龙江公路贯通,这个全国惟一不通公路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终于结束了与外界隔绝的历史。汽车沿着山腰上开凿出来的崎岖山路"跳跃"着前行,经过近4小时的颠簸,记者一行终于走完约  相似文献   

8.
《求是》2015,(1)
<正>退休前曾任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县长的独龙族党员干部高德荣,30多年来扎根深山,竭尽全力帮扶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201 4年元旦前夕,他和几位基层干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报告独龙江隧道即将贯通的好消息。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在回信中表示祝贺,希望独龙族同胞"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早日实现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的美好梦想"。  相似文献   

9.
《廉政瞭望》2013,(3):46-49
因近日缅甸北部的战事,让中缅边界、高黎贡山里的独龙族聚居地的引起大家关注。这个被史书称为"太古之民"的民族,是我国一个与世隔绝,因女性"纹面"才为外界所知的民族。在20年前,他们还不知道使用货币,习惯于原始的物物交换,这里至今保存着最完美的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独龙族传统生活中的价值观是其先民对险恶的地理环境、简单贫穷的生产方式以及所依托的父系家族公社的社会组织形式等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直到现在,在独龙族的风俗习惯中,他们仍然自觉遵守着、维护着其特有的道德观念和规范,传统美德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1.
资料卡片     
我国少数民族风情录(十一) 独龙族,现有人口5817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盛产贝母、黄连等名贵药材。各种珍禽奇兽栖息。独龙毯是独龙人民引以自豪的民族工艺品。“卡雀哇”是独龙族传统的年节。 鄂伦春族,现有人口6965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食内寝皮”是该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服装以袍式为主,最具特色的是狍头皮帽。马橇和雪橇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赫哲族,现有人口,4245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饶河、抚远两县。以渔业经济为核心,有吃生鱼的习惯,最常见的是“拌菜生鱼”。“乌曰贡”节每两年举行一次.节日内容主…  相似文献   

12.
李裴 《当代贵州》2014,(3):36-37
正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省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贯通作出批示,希望独龙族的乡亲们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早日实现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的美好梦想。这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央对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过上小康生活的关切和深情,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3.
在独龙江畔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人们都亲切称赞丙中洛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独龙族汉子马忠仁是人民的"好代表"。一是因为他是独龙族第一位全国人大代表二是因为他勤奋工作在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的岗位上,帮群众除愚昧,为群众谋利益,深受群众爱戴。这是他与77岁的独龙族老人尼代亲切交谈,自1998年被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后,他已两次上北京,向党和政府汇报独龙江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反映人们的愿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2000年7月。国家民委组织开展了“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研安”,把人口较少民族定义为1990年人口普查中总人口不足十万人的少数民族。在全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中;撒拉族是我省唯一的人口较少民族。”  相似文献   

15.
毅松 《实践》2007,(6):8-9
人口较少民族是指人口在10万人以内的少数民族,我国共有22个,人口63万。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人口较少民族面临着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比较落后,贫困问题较为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困难较多的问题。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各民族繁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可以说关系重大。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入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达到当地中等或以上水平,并逐步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当前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人口较少民族是一个特殊群体,人口较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人口较少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引人关注,如何摆脱贫穷也成为每一个人口较少民族群众心中的希望。本文对人口极少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制约人口较少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外因进行分析,针对制约因素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学者认为,民族混居的人口居住格局有助于民族成员之间的相互交往、交流与交融,而民族隔离的人口居住格局则会带来民族之间的疏离。目前,新疆的人口居住的基本格局是"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杂处",南疆以维吾尔族为主,北疆以汉族和哈萨克族为主,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达斡尔等民族分布比较集中,其他民族大多为杂居,没有主要聚居区。要促使新疆人口居住格局由"大杂居小聚居"向混居转变,必须要利用城镇化这一契机,通过市场引导、政策调整等方式来实现。除此之外,发展与壮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化的力量,尤其是南疆师、团城镇化的力量也是实现新疆人口居住格局向混居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20,(6)
正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是中国独龙族唯一聚居区,总人口4000余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偏僻、贫穷、落后"曾一度成为独龙江的"代名词"。2012年6月,32岁的独龙族干部孔玉才服从组织安排,从贡山县民族宗教局副局长岗位上,以新农村指导员的身份回到家乡独龙江乡马库村,扎根脱贫攻坚第一线。4年后,他由独龙江乡党委副书记提升为乡长,主抓扶贫工作。2018年底,独龙江乡实现整乡和独龙族整族脱贫。2019年,独龙江乡农民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19.
正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东南部,居住着苗、侗、汉、水等3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最多、比重最高的自治州。全国一半以上的侗族人口和近三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聚居于此,孕育着世世代代苗侗民族的文明,是我国苗、侗民族文化的核心区。一、"文化旅游区"的开发模式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20.
构建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是促进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南疆地区作为新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加快推进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的进程尤为繁重。文章通过对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对人口资源要求的梳理,发现南疆人口资源在构建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中存在人口民族构成严重失衡、素质相对不高、分布过于集中等问题,因此,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完善人口的民族构成、提升人口的素质、调控人口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