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群体性事件频发已经凸显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当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减少和杜绝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数量增加和对抗加剧等特点和态势。以公民社会理论为视角对群体性事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公民社会建设滞后与公民社会组织匮乏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防治群体性事件必须积极推进中国的公民社会建设,培育公民意识并提升公民有序参与、理性参与政治的素质,培育和壮大公民社会组织,拓宽群众政治参与的渠道。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是臣民性和依附性、专制性和人治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传统政治文化正由臣民政治文化向公民政治文化、由依附政治文化向参与政治文化转型。有些地方政府官员没有顺应这一变化,其治理理念中尚存的专制性和人治性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内在因素。消减群体性事件必须实现政府治理理念向民主服务型和法治型转变,加强民众参与机制供给的数量和可操作性并使其制度化。  相似文献   

4.
面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在数量上的日趋增长和影响力日趋扩大,高校领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也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之一。就高校范围来讲,一般四种类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较为常见,属高发类型,应当引起我们重点关注和研究,并对其分类引导。同时,正确定性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将其理解为大学生积极政治参与的一种形式和途径,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有序政治参与意识,从而达到加强有效引导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党执政以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在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和生成原因各不相同。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注重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期,注重解决群众的物质利益诉求;21世纪初期以来,注重在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总结党认识和处理群体性事件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后处理这类事件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群体性事件中,缺乏制度化的对话机制是导致公众的诉求非制度化表达的重要缘由,而民间组织以理性的特质在政府与公众之间起到沟通和协调的作用。民间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对于满足公众有效获取信息、实现利益整合、促进理性表达和增强民众博弈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有将其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才能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极大地激发了公众讨论、参与和监督政治活动的积极性,网络群体性事件也成为这一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形成了基于社会舆论对政治系统的压力,促使其接受网络舆论并作出反应。积极探索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规律和特征,能够促使政府构建科学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针对近年来农民工群体性讨薪事件引发对群体性讨薪事件的法律属性问题的思考,不同的法律属性归属将导致相异的治理模式,而定性差异根源于政府不同的治理理念。政府要秉持"善治"政治道德价值,崇尚"实质法治主义"法律理念,践行政府、社会与个人"多元共治"的实践观。在政治上将群体性讨薪事件定性为人民内部矛盾,在法律上将群体性讨薪事件定性为私力救济,在实践上通过制度设计畅通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救济机制,建立和健全相关制度群,从根源上解决群体性讨薪事件。  相似文献   

9.
当前,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各种群体性事件是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之一。去年以来,我省因各类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就多达112起。有的因工资福利待遇和征地搬迁中的问题引发。去年,由此类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高达50起,占群体性事件总数的52.1%,尤其是由于征地搬迁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上升幅度较大,比上年同期多21起;有的因土地、  相似文献   

10.
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机制,对于充分发挥社会群体性事件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作用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发展,公民民主意识的觉醒,网络政治参与在我国也日渐普及。公民通过网络途径,发布网络舆情,以不同于传统渠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这是一种民主崛起的体现,但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也导致它同时带来了许多弊端。在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影响不可忽视,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它是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扩音器,让更多的人关注,它会促进事情的解决,但也是群体性事件解决的绊脚石,会呈现各种不理性、情绪化的观点,推动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所以研究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影响及其控制应对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李俊俊 《唯实》2011,(2):49-51
当前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严重危害了社会政治稳定,影响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群体性事件,认清群体性事件的危害,了解群体性事件多发的原因,积极掌握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各种不安定因素日益突出。特别是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而且规模扩大,行为趋烈,已严重影响到社会政治的稳定。如何在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成为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重大课题。 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如下几个特点:从人数上看,群体性事件具有聚众性;从形成过程看,群体性事件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从行为性质看,群体性事件往往具有违法性;从社会后果看,群体性事件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从表…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统治观中,农村群体性抗争事件是消极和破坏性的,依靠强力的刚性维稳成为应对这类事件的普遍选择。但从政治发展视角看,在民主制度供给不足和农村社会改革内生动力缺乏的现实中,农村群体性抗争事件扮演了要求、发动和推进乡村治理变革的角色。农村群体性抗争事件的积极性和建设性在于不断突破传统管控体制的单一模式,成为促使中国社会转向新型善治的原动力,倒逼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进而推动着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和依法治国的进程。只有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厉行以确认和确保公民权利、限制和规范公共权力为核心的法治,推进以开放社会发展空间和提升公民参与实效为重心的民主,才能从根本上消解农村群体性抗争事件。  相似文献   

15.
农民政治行为,亦为农民政治参与行为,是指农民为了表达、维护和增进个人或集团的利益,按照一定的方式参与政治过程以影响公共决策的行为。农民多人参与政治过程的行为,是一种群体性的行为,其包含两类不同性质的政治参与行为,即农民有序政治参与和无序政治参与。在无序政治参与行为中因其行为法律性质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三种亚类型,即合法失序行为、违法失序行为和暴力犯罪行为。不同的政治行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序政治行为与无序政治行为之间的转化、无序政治行为中各种亚类型政治行为之间的转化,均依据一定的条件发生。对不同性质的农民政治行为,必须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规模也有扩大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诱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因素是,公民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缺乏有效的救济渠道。为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创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化解群体性事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让其充分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二是政府要依法行政,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三是确保司法公正,强化司法权威;四是公民应依法行事,理性对待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7.
网络群体性事件:原因、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网络的普及客观上加大了群众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网络群体性事件常常误导民众、制造矛盾,使事态失控或恶化,引发现实突发事件,其影响要远远大于传统的群体性事件。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必然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要不断完善我国的网络政策法规,从技术层面加强网络管理,积极搭建政府与民众的网络对话平台,建立舆论监控机制和预警机制,同时,政府要加强引导,真正提高网民素质。  相似文献   

18.
法治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作为各种社会矛盾所导致的特定集群行为,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客观存在,应该摈弃传统的将群体性事件定性为政治事件或违法犯罪事件的思维模式,从法治的立场和公民利益表达以及利益博弈的角度,定位群体性事件的性质,探讨群体性事件的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19.
李晨芳 《新长征》2009,(12):34-35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这些群体性事件表现出参与人数多、矛盾易激化、处置不当升级快、社会影响极坏等特点。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积极应对群体性事件上下功夫,注重强化“四种意识”,提高“六种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受经济和各国社会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国外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出现许多新的类型与特点,如何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从理论上看,国外学界主要运用社会冲突、集体行动、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提出了制度化建议;从实践经验看,国外社会主要从法律基础、组织建设、警察制度、媒体管治等方面采取多元化措施加强对群体性事件的调控以及事后政府公信力的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