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虚拟市场中的“商标抢注”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商标抢注分成两种类型加以讨论:其一,是在虚拟空间中的抢注,即电子商务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商标被作为域名或域名的一部分加以抢注,我们称之为商标的域名抢注;其二,是在现实的经济交往活动中的抢注,未注册商标被其他企业、商家抢先注册的行为,为便于同广义上的商标抢注加以区别,我们把这种抢注行为称为品牌抢注。在本篇论文中,笔者将主要讨论商标的域名抢注及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自从"科龙"等域名抢注案被媒体广泛报道后,公众一提到域名纠纷就会想到恶意抢注的域名注册人.而作为域名经济主体中最大群体的中国几十万域名注册人来说,他们和域名注册商之间因为注册域名丢失而发生的利益损失问题却被长期忽视了.  相似文献   

3.
杜小卫 《河北法学》2008,26(6):30-34
随着互联网络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域名抢注问题也愈演愈烈。如何从法律上认定域名抢注这一新生事物,依法协调与保护域名抢注纠纷中当事人的利益,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我国关于域名抢注法律规制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指出解决我国当前域名抢注法律规制中存在问题的途径是统一域名抢注立法,确立域名抢注法律规制的基本规则;同时修改《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我国规范域名抢注提供多种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4.
杨洪禹 《法制与社会》2011,(24):277-277
随着网络技术应用,域名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由于域名认识不足、法律滞后域名不正当现象存在。本文介绍域名、域名抢注,分析抢注原因及现有法律法规对域名不正当抢注规制,探讨对域名不正当抢注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5.
陈俊 《律师世界》2001,(8):23-24
域名是因特网用户在互联网上的名称、地址和所有信息资料的索引。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作为企业在网络上的名称,域名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基本途径,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倘若在先知识产权名称被抢注域名会导致公众误认该域名网站即为在先知识产权权利人之网站,从而助长抢注者无偿享受在先知识产权的商誉和声誉。域名的不当恶意抢注与民商事活动诚实信用、公平交易等公认原则明显相违,当前无法可依之下的立法空白急待早日提上应对日程,对域名抢注给出予及时、到位的立法对策。在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的近些年,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  相似文献   

6.
当前因商标权和域名权冲突而引起的争议不断出现。常见的是域名恶意抢注引发的域名权与商标权先占权冲突的纠纷。本文意在探究域名权与商标权冲突的情形和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著名小说《哈里·波特》的作者J.K.罗林(JK Rowlias),在12月上旬赢回了被抢注的域名kjkrowling.com和www-jkrowling.com。这是一则典型的域名抢注事例。  相似文献   

8.
黄冉 《法制与社会》2010,(35):61-62
随着互联网络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域名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大,而伴随的域名抢注问题也愈演愈烈。如何从法律上认定域名抢注这一新生事物,依法协调与保护域名抢注纠纷中当事人的利益,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域名的不同含义入手,对域名侵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9.
域名抢注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域名最初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是因为出了一批“网上敲诈者”,它们把别人有名或比较有名的商标或商号大量注册为域名,再出价让权利人把这些域名“赎”回去。因特网上敲诈勒索的行为惹恼了不少商标或商号权人,引发了第一轮域名和知识产权的冲突。在我国,知名商标被抢注的事件已经频频发生。例如,两年前,一家香港公司在美国域名注册当局将“长虹”、“同仁堂”、“五粮液”、“红塔山”、“中华”。“青岛啤酒”、“海尔”等一大批知名商标在。om”之下注册为域名,并一再向被抢注的企业发信,表示愿意以不菲的价格将这些域名买还给它们。…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 四、对恶意抢注域名的认定 在解决域名注册纠纷中,区分恶意抢注和巧合雷同十分重要,不能在诉讼中、尤其不能在法律文书中随意乱扣恶意抢注域名的帽子.  相似文献   

11.
虽然“中国的入网工作 ,总的是由国家管理的 ,不太容易出现大量‘抢注’ ;即使偶而出现了 ,在本国也较容易解决。”但是实践却表明 ,我国并非域名抢注者的禁地 :早在1996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络后不久 ,即发生了逾400余家中国知名工商企业的著名商标或企业名称在互联网络上被境外机构抢注的重大新闻事件 ,而近两年来 ,伴随着互联网络与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迅速发展 ,“域名”与“域名抢注”更是成为我国知识产权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然而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cn”下域名抢注案件的审理结果则揭示 :尽早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完善我…  相似文献   

12.
汪放 《中国审判》2009,(7):45-45
凡是要开办网站、建立网页等在互联网上有自己一席之地的,都必须先注册域名。按照“先申请先注册”的国际通用规则,一些叫得响、易于记忆的域名便成了抢手货。而抢注那些与知名的商号、名号甚至于国际知名企业、驰名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域名,则是被法律所禁止的恶意抢注。  相似文献   

13.
一、“域名纠纷” 目前大多数学者在论述域名问题时以“域名抢注”概论之,笔者不赞同这种称谓。因为所谓“域名抢注”,其“抢注”本身就已设定了域名注册人的主观态度是恶意的,从而排除了善意情况的存在。因此并不能完全涵盖目前域名注册领域出现的域名注册人与商标、商号持有人之间产生的法律纷争,因为当前真正困扰法律界及网络界人  相似文献   

14.
虽然诚如我国著名知识产权学者郑成思先生所言:“中国的入网工作,总的是由国家管理的,不太容易出现大量‘抢注’;即使偶而出现了,在本国也较容易解决”(1)。但是实践却表明,我国并非域名抢注者的禁地:早在1996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络后不久,即发生了逾400余家中国知名工商企业的著名商标或企业名称在互联网络上被境外机构抢注的重大新闻事件(2),而近两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络与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域名”与“域名抢注”更是成为我国知识产权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然而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cn”下域名抢注案件的审理结果…  相似文献   

15.
域名本来只是连接到互联网上计算机的地址,但由于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域名已经获得了超出它本身的巨大的商誉价值。一些投机分子和不法之徒也乘机将他人商标,特别是驰名商标抢注为域名,并开口向商标权人漫天要价。那么,抢注域名行为究竟有没有侵犯商标权?应该如何适用法律?本文试加探讨,以求教于知识产权界的同仁。 一、抢注域名的含义和构成要件 所谓抢注域名,按照国际商标协会在1999年5月召开的关于解决域名抢注问题的会议上提出的定义,是指“出于从他人商标(商业标志)中牟利的恶意注册并出卖域名”的行为。这种行…  相似文献   

16.
试谈有关域名抢注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苏敏  呼风新 《河北法学》2001,19(4):151-152
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涉及因特网上域名抢注的问题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也由此给法律领域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从域名抢注的原因入手,对域名抢注的特征及带来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域名法律问题思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景岗 《法学家》2000,(3):88-93
今年2月22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调解中心公布了对首批互联网域名恶意抢注案件(Cybersquatting)的裁决。裁决根据1999年12月起生效的《域名争端统一解决办法》(Uniform Domain Name Dispute Resolution Policy)判令抢注者把域名交还给注册商标的持有者。 自《域名争端统一解决办法》生效以来截止到2000年2月2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调解中心共收到89件域名恶意抢注投诉。其中引起争议的域名涉及2002年世界杯、欧洲...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近年来,域名抢注与商标保护间的冲突尤为明显。本文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以美国《反域名抢注消费者保护法》(AnticybersquattingConsumerProtectionAct,简称ACPA)为基础,对比研究我国域名抢注与商标保护的现状。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域名及商标。第二部通过案例介绍ACPA的部分规定。第三部分分析我国域名抢注与商标保护的现状,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四部分,比较ACPA及《解释》对于"恶意目的"的不同规定并对文章做出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9.
域名注册服务机构为了牟取不当利益,以炒作等不正当手段推销"域名产品"、恶意引诱他人抢注域名的行为背弃了域名注册服务的公益性服务性质,扰乱了正常的域名注册服务秩序.因此类行为而达成的"域名注册合同"应被认定为以合法形式掩盖了非法目的而归于无效.  相似文献   

20.
域名抢注纠纷解决机制及其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域名抢注纠纷是拌随着科技创新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法律纠纷,它的出现向传统的纠纷解决机制提出了挑战。我国应对现行域名抢注纠纷解决机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