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漓江出版社出版定价:138.00元这是一本以世界文化视野深度解读广西山歌的文化笔记,内容涉及敬神祭祀山歌、人生仪礼山歌、谈情说爱山歌、孽贱戏谑山歌、宣教训导山歌、故事长篇山歌六大门类。所考察的文本和引述的歌例,全依据作者收集的数百碟民间制作的当代山歌DVD,具有毋庸置疑的鲜活性和独异性。作者的《天籁地声:广西情歌之旅》,曾获广西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本书是其姊妹篇。  相似文献   

2.
在丘北县的壮族村寨,每当夜深人静、月上树梢时,山寨里便传来美妙动听的巴乌声。顷刻,情窦初开的男女青年从各个角落聚集在一起,月下串寨,对山歌择偶,寻找心上人。  相似文献   

3.
宜州市,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这里山川秀美、景色如画,是观光旅游的好地方;这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山歌、彩调之乡;这里人民热情好客、豪情奔放……  相似文献   

4.
著名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最先与雷锋有密切联系。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1963年,上海音乐学院教师朱践耳在《雷锋日记》里读到由蕉萍写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立即为其谱曲。同年底,藏族歌手才旦卓玛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演唱此歌一举成名。  相似文献   

5.
山凌云,志凌云,路凌云。 "过去弄怀长青苔,青石板上难聚财,羊肠小道路难走,水贵如油等雨来;今日弄怀乐开怀,扶贫攻坚进瑶寨,四月还是茅草窝,冬月楼房排对排……"这首山歌唱的是中直、区直有关单位对口支援凌云县实施扶贫开发后弄怀屯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侗族《玩山歌》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族《玩山歌》是侗族人民口头创作的一种情歌。分为《初相会》、《请坐歌》、《齐会歌》、《久伴歌》、《送别歌》、《苦情歌》、《失恋歌》、《逃婚歌》、《伴嫁歌》等等。从形式上看,多半是四句一首的;但有的为了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有几十甚至上百句为一首的。一般一句歌7个字,但也有9个、11个、13个字为一句的。它们从爱情的角度,真实地再现了侗族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侗族人民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和伦理观念,反映了他们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愤懑,对自己婚姻的强烈追求。侗族民间不少优秀的“玩山歌”经久不衰,至今唱传,实为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7.
正古语有云:"永安自古美景多。"这里的永安指的就是广西蒙山。妩媚动人的湄江,纵贯蒙山全境。晴日的傍晚,夕阳染波,牧归的牛群竞渡而返,江面荡开万道涟漪,在晚霞映照下泛金溢彩。更有那一长溜满载柴草的竹排从峡中鱼贯而出,首尾相衔,樵归的人们划着排篙,悠闲地唱起豪爽粗犷的山歌,和着渡口往返的橹桨声,奏起一曲动人的"湄江晚唱",勾勒出一幅绚丽的田园诗画。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12月20日中午时分,悠扬、婉转而又热情奔放的山歌在南宁市上林县澄泰乡下金庄村的霞客半岛久久飘荡。许多远道而来的游客驻足停留,尽管听不懂歌词大意,但是那浓烈的气氛、悠扬的旋律、浑然天成的嗓音,不禁让人沉迷其中。一曲歌罢,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这里,上林县镇圩瑶族乡镇马瑶山歌艺术团正在演出。山歌队伍男左女右分成两队,中间站着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是年近八旬的瑶山歌"歌王"蓝天永、卢彩  相似文献   

9.
白茆山歌     
白茆镇是苏南有名的山歌之乡。传说最早的山歌是汉朝张良教的,至今白茆还留传着"张良就是唱歌郎,坐着风筝教思乡"的山歌。这自然只是传说,但白茆山歌中确有好多歌唱古人的,从孙武子到管仲,从介子推到伍子胥,从苏秦、张仪到廉颇、蔺相如,如秦琼到李元霸,从宋江到鲁智深……例如有一首唱屈原的:"桅子花开心里黄,张仪欺骗楚怀王,破坏六国联盟计,屈原自投汩罗江。"钱牧斋晚年隐居白茆塘边的红豆山庄,至今这里流传着钱牧斋和柳如是诗歌唱和的佳话。历代流传下来的白茆山歌中,有劳动歌、古人名歌、地名歌、物名歌、节令歌、私情歌、摇船歌、长工歌、仪式歌、佛偈歌、叙事长歌等。其中有不少是歌唱对自由恋爱的向往和热烈的爱情的,如"结识私情隔条河,手攀楝树望情哥,娘问媛五(吴语:女儿)你望啥?我望楝树头顶上花结果"。旧时,很多白茆山歌悲凉凄切,是哀生民之痛苦  相似文献   

10.
春的记忆 雨,滴醒了蛙鼓,滴醒了山野一串冬眠的梦。风,摇曳着时光,抖落了岁月的惆怅与忧伤。山歌,从三月爆出鼓包的枝条上冒出,多彩的旋律灿烂了苍白的脸庞。时光催熟梦想,生命之舟穿越岁月的渡口,分娩出一道春的彩虹。  相似文献   

11.
廣東僑乡梅縣地區是我國‘客家人’集中居住的地區之一,这里的人們一向愛唱山歌,每於赤日亭午,或圆月初升,都可聽到嘹亮的歌聲響徹於峯巒起伏间,長林淺水處。故这里素有‘山歌之鄉’的稱誉。  相似文献   

12.
李宏 《今日民族》2010,(3):21-24
“串姑娘”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就在这里写成。当地傣族青年男女社交恋爱的方式傣语称“猎少”,意为“串姑娘”。  相似文献   

13.
苏北 《半月谈》2004,(20):4-5
“有他有我也有你.理想把我们集合在这里。这里光荣,这里神圣,这里的岗位崇高无比.对己清正,对人公正,似一缕春风吹遍大地……”  相似文献   

14.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山歌享誉全球,具有强大的传承力。壮族山歌传承的基本动因,包括山歌融入几乎所有的壮族节庆活动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山歌良好的全民参与性等民族艺术传承的社会基础;以及深厚的山歌文化积淀、婚恋情歌的催化作用、多种社会功能的集中体现、特色鲜明的民歌韵律、独特的壮语特点为山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等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祖国西南云贵高原有一块古老而又神奇美丽的土地叫弥渡,这块土地孕育出了蜚声世界紊有东方小夜曲之称的《小河淌水》,这里还是云南花灯民歌山歌的集散地,丰厚的文化特色在这里彰显。有金子,只有经过挖掘、冶炼,才会发出纯净的光辉。中共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委、政府紧紧抓住这个资源优势,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使这艘文化战舰起航出海。  相似文献   

16.
金宗志 《当代广西》2014,(14):44-44
正"有一群人不计较得失,奔向四面八方,好像春天里到处山歌回响,苦也多累也多,你们一直在帮,只为了中国梦……"清澈响亮的壮剧唱腔,错落层叠的梯田背景,让观众迅速穿越到田间山野,感受第一书记在基层扶贫的甘苦历程。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之际,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策划,自治区文化厅、广西戏剧院倾力打造的现代壮剧《第一书记》在南宁首演,向邕城观众展现当代共产党人的先锋形象和动人风采。  相似文献   

17.
伍永志 《今日广西》2008,(22):20-20
《欢歌》:“天人合一” 《欢歌》一票的图案为在具有广西喀斯特地貌特色的青山绿水中欢快地抛掷绣球、对唱山歌、弹奏乐器的壮族青年男女。邮票上红衣壮、黑衣壮、蓝衣壮三个壮族支系的服饰已经过艺术美化,尤其是女子的头饰,设计者选取了多见于当代民俗活动和文艺表演中的粽子式头套的造型。中年男子手执的乐器叫马骨胡,  相似文献   

18.
黔东是贵州土家族聚居地区,有土家族人口140多万人。这里民歌种类繁多、旋律优美、特点鲜明,有"中国土家山歌之乡"的美称,在本土音乐文化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笔者从"史载与起源、种类与特点、改编与创作和推介与传播"等四个方面,对黔东土家族民歌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从艺人到茶人 曾经的秋歌,是从牛背上唱着山歌走出大山的人。他的曾祖父及祖父均为民间草医、茶人,精研医术和客家三茶。深得乡人敬仰。他的童年是在唱着采茶山歌和看着爸爸“吃茶”长大的。他酷爱唱山歌,乐于学艺术。于是.便有了唱着山歌撞进艺术院校3年;唱着山歌,走进CCTV12、CCTV音乐、CCTV3;唱着山歌,走进广西卫视专题片《纪录人生》;唱着山歌,摘取了“泛珠三角优秀山歌大赛”金牌、银牌;唱着山歌,飘洋过海,走进了台湾、新加坡演出等经历。  相似文献   

20.
由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担任总导演的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阳朔书童山段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为舞台,十二座山峰为背景,大写意地将刘三姐留在人们印象中的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创新组合,不着痕迹地溶入山水,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被称为“与上帝合作之杰作”。该剧利用天然美景演绎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品,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及中国精英艺术家创作之大成。《印象·刘三姐》@黄吉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