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是12亿人口,其中80%是农民,是一个以农民为主的国家。“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3页)从8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以“民工潮”的形式一浪涌似一浪地冲入城市,城乡流动人口迅速增长。其规模之大、增长之快,史无前例。美国经济学家克莱因教授说过中国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人口,一个是农业。而这两个问题的焦点,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因此,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研究,在当前就显得十分重要。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点1、农村流余劳…  相似文献   

2.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明了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作为城市社区,如何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既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践问题。因为城市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过程,城市的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建设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  直到现在,对于城市尚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法国的一位地理学家说: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  相似文献   

3.
脱贫的直接目的在于解决温饱,而致富的目标则在于谋求富足。只有实现富足才可能远离温饱、告别贫困、步入小康。扶贫意在拯救贫困,而扶持则在于辅助发展。“开发性扶贫”就是一种实在的扶持方略,只是这种“开发”不要仅限于对物(资源)的开发,还应同时注意对人(思想)的造就。在脱贫致富进程中,对象与主体是两个完全相反的角色,变“扶贫对象”为“扶持主体”,实际上就是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罗淳一年前,笔者曾以《是“照顾对象”还是“发展主体”?》为题,就民族后进地区脱贫进程中的心理调适与优化问题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这些年,一提到婚姻问题,我们总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西方人的婚姻家庭观念十分淡薄,其结婚、离婚可以随心所欲,而我国对此则有很多限制,甚至还存在封建意识。果真如此吗?通过考察西方国家对离婚行为的法律规范,我们得出的却是相反的结论。首先,西方国家关于离婚的资格限制比中国更加严厉。在我们眼中,西方人是感情至上主义者,一旦双方感情破裂,就可以立刻得到离婚允许。实际上,在西方感情破裂仅是离婚的一个理由而不是充分理由。西方离婚制度有一个共性,法院在判决离婚时,除看“感情是否破裂”外,还要追究对婚姻中有过错一方…  相似文献   

5.
夏周青 《新东方》2009,(11):38-42
伴随全球民主政治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逐步推进,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政治活动的重心正在从“统治”(govenment)走向“治理”(governance),治理的目标是走向“善治”(goodgovernance),即良好的治理,也就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作为一种管理方式,治理的权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其特征可以归结为:治理不是规则、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6.
政体,就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长期以来,政体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理论禁区。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国家问题上,只能讲国家是阶级专政的工具,不能讲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问题。“文化大革命”是我国当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在我国政治上造成的重大变化之一,是摧毁了社会主义民主。林彪、江青等人妄图取消社会主义的共和制,建立他们的专制独裁统治。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可以说,林彪、江青等人妄想建立的是“社会君主政体”(即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君主政体”)。在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学说史上,除了象傅立叶这样一些不谈政体问题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外,关于未来社会的国家政体问题,有两种观点是值得注意的,一种观点以温  相似文献   

7.
新视点     
上海交大江晓原教授认为 “李约瑟难题”是个伪问题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他主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中国科学技术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只是到了近现代才落后于西方——中国为什么会落后,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江晓原教授认为,所谓的“李约瑟难题”实际上是一个伪问题(当然伪问题也可以有启发意义)。那种认为中国科学技术在很长时间里处于世界领先的图景,相当大程度上是虚构出来的——事实上西方人走着另一条路,而在后面并没有人跟着走的情况下,中国“领先”又从何…  相似文献   

8.
凡是关注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动向的同志,都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包括美术在内的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界,有些人一方面大力鼓吹要搞“全盘西化”,另一方面又极力主张要“消解当代中国的主流政治”,要“消解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提出“文艺要远离生活”。“文艺要与当代中国的主流政治离婚”,实际上主张要去和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结婚。而且上述这些时髦理论只要查一查其出处,就会发现,大都批发自美国和某些西方国家资产阶级御用理论家为针对社会主义和第三世界国家而制造的,旨在进行思想颠覆和文化侵…  相似文献   

9.
关于政治的含义,古今中外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归纳起来,不外分为两大类别,一是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见解,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对“政治”的见解1.道德说。这种观点把政治和道德混在一起,用道德的观点来解释政治。如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就是如此。孔子曾说:“政者,正也。’所谓正就是正道,也就是符合礼义的道德。2国家说。认为政治是国家或政府的活动。在西方“政治”一词本来出自于希腊语POliS,原意是“城邦国家”,后来政治学中的“政治”便以这个词延伸而来。3.权力说。将政治理解为一种权力关系的…  相似文献   

10.
陈水扁迫于外界的压力,只好把他的“一边一国论”解释为“主权对等”,认为这样解释“应该比较符合完整的意旨”。 这一“澄清”与“解释”,实际上是陈水扁版的“两国论”的诠释。主权对等就是主权分享,主权分享也就是国家的分裂。 台湾究竟是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总要有个客观的、公认的标准。关于这个问题,我只想从史实、从政治角度和法律层面扼要地指出几点:  相似文献   

11.
人权与法治     
“法治”是一个内含非常丰富的概念。首先它指的是与人治根本对立的一种治国方略和社会调控方式。从主体看,是众人之治(民主政治)或一人(或几人)之治(君主专制或贵族政治)之分。从治国依据看,是依法而治还是依个人意志而治之别,从治理社会的方式看,是把法作为国家单向控制社会的手段,还是把法看成主要是制约国家的工具。其次法治意味着人民必须守法,政府更必须守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有效防范国家公共权力的专横和滥用。第三,法治还是一种理想的政治社会状态。法治最终要表现为一种法律秩序,它表现为…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人城市,社会流动人口增加,社会成员固定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被打破,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这就是社区的主要特点。在全国首次进行县(市),乡(镇)人大代表同步选举中,如何保障社区居民的民主政治权利,依法依规,顺利选举出人民满意的县(市)、乡(镇)人大代表,这是我们必须探索和实践的重大问题。永仁县在这次县(市)、乡(镇)人大代表同步选举中,把县(市)、乡(镇)人大代表选举和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结合起来,在社区居民委员会以居住地为主划分选区,成功选出县(市)、乡(镇)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春节以来,有两件事情一直深深地感动着我。 一件事情是中央电视台春节期间播出的2006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中介绍的青岛市那个名叫“微尘”的故事。记得颁奖词的大意是:四百多万元捐款,是青岛市民以“微尘”的名字捐献的。“微尘”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个城市的良心!很多读者或许已经看过,这里我就不再多述了。  相似文献   

14.
“参政议政”质疑□陆方笔者认为,用“参政议政”来概括人大代表的职能作用是不恰当的,而应改为“议政督政”。众所周知,人大代表作为人民派往国家权力机构的使者,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不是来“参政”(参与国家机关的政务活动)的,而是来“当政...  相似文献   

15.
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宗教便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政教关系存在于每一个国家与社会之中,一个国家只要有宗教,就存在着政教关系问题。今天我们更多的论说的是“政教分离原则”,而实际上宗教与政治的互动涉及到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也涉及到宗教生活的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解决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其中的一个创新。对此,可以从下面五个关系入手加深理解。一、法治与人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17.
我们经常看到某某市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或“省级文明城市”等等。实际上,这是对城市形象的评价和认可。现代城市理论和城市发展的实践证明,城市形象不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可以给城市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动力源泉。对于一些中小城市而言,城市形象尤为重要。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一、巨大的价值,无形的财富现代城市具备三种功能,即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一座城市应是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在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8.
史诚 《小康》2007,(3):78-79
一提到叶名琛,熟悉历史的读者就会想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他“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策略,从而认定他是清末一个昏庸的高官。而实际上,这却是一个由清政府和侵略者联手捏造的百年冤案。  相似文献   

19.
每年三月可能是中国人政治生活中最丰富多彩的一个月了,全国“两会”(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百姓勾勒出一幅年度规划的蓝图,各种热点和焦点问题在会议上被热烈讨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得以隆重出台。今年的“两会“又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审查批准“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就是决定未来五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今年的“两会”报道,我们想跳出“两会”会场,给读者一些寻常、朴实,却更能把握中国基层声音的东西,就给大家晒晒中国普通家庭的打算和梦想吧。  相似文献   

20.
叶剑锋 《新东方》2009,(11):32-34
俄共(布)的执政方式在1918年夏至1921年春由多党联合执政转向了“一党专政”,其实质是极端集中制下的“政党指挥型”直接执政。名义上是把一切权力都集中到国家手里,但实际上是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力都聚集到俄共(布)身上。所谓“政党指挥型”执政方式,即党不仅是领导核心,而且以公共权力核心的形态,直接指挥国家政权机关作为或不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