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巧燕 《当代广西》2006,(12):38-39
掌声再度响起来!民族音画《八桂大歌》连创佳绩,在摘取文化部第十一届文华大奖和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奖桂冠的同时,进入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之列;随后,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擎过接力棒,再次入选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如果说45年前,《刘三姐》等作品创造了“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的舞台艺术奇观,那么今天《八桂大歌》和《妈勒访天边》则引领着广西舞台艺术再度走向辉煌。“十五”期间我区的舞台艺术,出现了一批成绩斐然的作品,形成了群体性绵延发展的态势,在…  相似文献   

2.
《当代广西》2005,(10):30-31
去年,广西民族音画剧《八桂大歌》相继获得了文化部第十一届文华大奖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03~2004年度十大精品剧目以及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的剧目”。在一年内获得三项国家舞台艺术最高荣誉,这说明《八桂大歌》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认可,这在广西是第一次,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3.
裴志勇  华钢 《当代广西》2007,(13):20-21
近年来,广西舞台艺术精品迭出,全区艺术创作呈现出喜人的局面。值得一提的是,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和桂剧《大儒还乡》三台剧目,连续入选2003~2004年度、2004~2005年度、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实现了“三连冠”,取得了广西舞台艺术发展史上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由柳州市文化局创作、演出的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南宁市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相继入选文化部和财政部2003—2004年度、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为我区赢得了荣誉。为表彰先进,进一步鼓励全区文艺工作者多出精品,再创佳绩,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对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剧组、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剧组予以表彰,各奖励100万元。希望受到表彰奖励的单位珍惜荣誉、戒骄戒躁、  相似文献   

5.
《当代广西》2006,(13):44-44
时间:6月9日 ̄19日地点:人民大会堂、中国剧院、保利剧院内容:这个板块精选获得2003~2004年度、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以及新版歌舞剧《刘三姐》(2005年版)、民族歌舞诗《漓江诗情》等4部舞台艺术精品,从6月9日至19日分别在人民大会堂、保利剧院和中国剧院演出。这4部舞台艺术精品,风情万种的民族歌舞、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广西灿烂的历史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谐的人文环境、昂扬的民族精神。“风情广西”——广…  相似文献   

6.
正抓原创、推精品是他艺术追求的本能,精心创排的民族音画《八桂大歌》被评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十获全国大奖,多年来常演不衰。从8月26日开始,每天往返于柳州、鹿寨两地指导彩调剧《梦圆荷花谷》和工业话剧《缘》的排练;9月2日后,带领剧院的演职人员转战南宁参加第十届广西戏剧展演和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演出;9月7日,赴北京参加2018中国(北京)演出交易会和全国剧场大会。"艺术追求必须踩准时代的节律,跟上时代的步伐。"刘康如此解  相似文献   

7.
符震海是柳州市艺术研究所所长,一级编剧,其作品曾获两个国家文华新剧目奖、一个国家文华大奖,入选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三个广西“五个一”工程奖,十多个广西文艺最高奖“铜鼓奖”,六个广西“桂花金奖”,曾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和广西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在从事专业创作的20多年中,符震海清贫守志,默默耕耘,共创作上演大小作品60多部,发表戏剧理论文章、报告文学10多万字,成为广西区内外有影响的剧作家。  相似文献   

8.
谢中国 《当代广西》2009,(20):53-53
第七届广西剧展大型剧目展演于9月26日晚落下帷幕。在本届剧展上,一批思想内涵丰富、艺术魅力独特的优秀舞台艺术力作与舞台艺术新人脱颖而出。其中,大型舞剧《碧海丝路》、桂剧《欧阳予倩》、音乐剧《桂花雨》、京剧《御赐玉棋》等4台剧目喜获第七届广西剧展大型剧目展演“桂花特别奖”;杂技剧《小雪猫与独耳鼠》、壮剧《天上的恋曲》、音乐剧《白头叶猴》、桂剧《灵渠长歌》、壮族歌剧《壮锦》等5台剧目荣获本届剧目展演“桂花金奖”;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以来,百色市文化事业发展亮点纷呈,硕果累累,主要体现在:——专业艺术实现新的突破,大型歌舞剧《百色记忆·1929》、壮族原生态歌剧《壮锦》,大型歌舞剧《谷魂》等一批优秀剧(节)目。先后获广西"桂花金奖"、中国戏剧节"戏剧奖"、文华"优秀剧目奖"。  相似文献   

10.
5月25日,我国第一部以组工文化为题材、公开播出和发行的音乐电视作品《忠诚》正式向全国观众推出。这部作品由中国“十大原创金曲”奖获得者胡红一.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石才夫联合作词,我国著名军旅作曲家孟庆云谱曲,国内著名音乐电视导演郑浩亲自执导,总政歌舞团著名歌手雷佳倾情演绎——强大的创作班底,打造出了一部集政治l生、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艺术精品,赢得了广大组工干部和群众的认可和喜爱。如今,随着《忠诚》音乐电视的深入传播,组工干部之歌《忠诚》已在八桂大地唱响。作为第一部由省级党委组织部策划创作反映组工干部题材的音乐电视,背后有些什么故事呢?本刊记者专访了执导《忠诚》音乐电视的导演郑浩。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5,(1):105-105
2004年12月21日,2003年~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揭晓,有10部作品荣获“十大精品剧目”称号。它们是:  相似文献   

12.
吴军 《当代广西》2006,(1):36-37
2005年11月15日,由南宁市艺术剧院创作的大型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入选 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佳”剧目奖;2005年11月29日,又一喜讯传来,南宁人培育了7年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获得国际节庆协会的大奖,中国节庆文化首获国际节庆行业肯定……从《妈勒访天边》到民歌艺术节,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南宁频频在“文化”上做出精彩文章, 一时间在中国的文化版图上搅得“风生水起”。这一切,恰恰是南宁市实施打造“文化  相似文献   

13.
经过四年艰苦唐砺,青年剧作家陈涌泉终于成就一出轰动全国的豫剧《程婴救孤》,该剧荣登“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然而,陈涌泉却发现,自己的作品被大肆侵权,而这种侵权现象竟然在戏曲界相当普遍……  相似文献   

14.
去年秋天,由桂林市组织创作和演出的桂剧《大儒还乡》入选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该剧的入选,使广西成为  相似文献   

15.
回眸中国话剧百年舞台,谁都无法忽略东北上空那颗闪耀了半个多世纪的“恒星”——辽宁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称:辽艺)。辽艺3次摘取文华大奖,5A荣获“五个一工程”奖,连续两年跻身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前10名,使辽艺的艺术风格有了更大的突破,这种突破的成果被称之为“精品现象”。“精品现象”的缔造者就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话剧“梅花奖”获得者、北派话剧艺术的继承者、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宋国锋。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06,(13):F0003-F0003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 6月9日晚上,广西大型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在人民大会堂上演。为“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正式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艺术盛会,第五届中国艺术节1997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四川成都举行。本届艺术节基苹了近三年来中国舞台艺术创作的精品,成为当时传媒关注的焦点。艺术节期间,共有来自国内外的32台正式参演剧(节)目。11台祝贺性演出剧(节)目在成都的18家剧场集中上演。其中有7台荣获中国舞台艺术最高政府奖“文华大奖”,3台获文华新剧目奖,没有获文华奖的剧(节)目也都是新创作的优秀剧(节)目。另外还有一些祝贺性演出和群众文化活动在四Jll各地举行。剧场演出总场次达百余场,群众观众人数达50万人次。台湾艺术家留韵蓉…  相似文献   

18.
平萱 《今日山西》2004,(5):21-21
近年来,大同市委宣传部大胆借鉴经济领域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引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全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影视文化产业硕果累累。从1999年起,大同市先后和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合作拍摄了多部电视连续剧。其中,电视剧《大树临风》荣获第二十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中篇二等奖,第十八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中、短篇电视剧二等奖,山西省第八届电视艺术奖一等奖,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电视剧《亮眼睛》,荣获第二十一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短篇二等奖和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直把文化产业发展放在繁荣全区经济、提升全区文化品位的战略位置。“十五”期间,广西的文化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八桂舞台好戏连台,佳作不断,呈现“戏剧大省”的态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  相似文献   

20.
浑厚而悠远的铜鼓声律动铿然,经久不绝地回响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里。动人心旌的《八桂大歌》,以一种极致的美,点燃了台上台下的激情。3月1日晚,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自治区文化厅重点主抓、柳州市倾力打造的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为祝贺全国“两会”召开献上的一道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