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对知识经济的认识社会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发展科学技术 ,关键得抓教育。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影响人类几世纪 ;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把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 ,再次提出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江泽民的“科教兴国”战略就是为迎接以知识科学为支撑的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到来而做的准备。 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首次提出“知识经济”的概念。 1996年亚太经合组织首次明确把“知识经济”定义为“以知…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这一论断,深刻地阐明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科学技术进步过程实质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科学技术革命过程,就是社会生产力的飞跃过程。马克思曾经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不管是始于18世纪70年代以煤焦炼铁和纺织机器的发明为基础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是始于19世纪40年代以蒸汽机的广泛利用、铁路网的建设和近代炼钢技术形成为基础的第  相似文献   

3.
一、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 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的有力的促进作用,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人们:科学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认识、征服和改造自然进而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一种重要手段和能力,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马克思认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并断言:“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4.
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作为科技革命中最宝贵的因素——人才的需求已变得越来越迫切。本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就已把培养人才的工作看作是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把教育看作是资本投资的一个部门,其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增长利润。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工业发达国家不同,我们的教育是服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即把“人及其需要”放在首位,用不断改进技术的方法使生产不断增长,以满足社会成员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马克思曾指出:“大工业本性具有摧毁一切阻碍发展生产力的内在力量,它能扩大人类的欲望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是重大的实践问题,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继承了包含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和人民群众三大范畴的马克思主义动力学说,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一学说有所发展和超越。正是“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富带动共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我们耳熟能详的科学命题构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动力学说体系的主体框架,并反映了整个邓小平理论体系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和创新实质。  相似文献   

6.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国的社会主义立法,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与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也是当代中国立法的根本指导思想。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指导我国科技立法的核心指导思想。   一、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产生   邓小平同志一直关注和思考着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生产力,注视和思考着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的决定作用。为此,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科…  相似文献   

7.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技术已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当今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已成为高科技实力的竞争。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据资料表明,进入七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科技进步。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我国十年改革的实践也向我们证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也取决于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的进程。因此,通过大力发展科技、加快科技向生产领域的转化来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事业,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理论,并特别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未来的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了贯彻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就有必要开放技术市场。从而研究技术合同中有关的法律问题就具有重要的意义。陈乃尉、顾嘉禾两位同志在《法学》杂志1986年第1期上发表的《技术合同中的若干法律问题》一文(以下简称“陈、顾文”)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有  相似文献   

10.
学习邓小平的科教理论,关键在于理解邓小平科教理论的核心命题.在笔者看来,邓小平科教理论的核心命题主要有三个,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这三位一体核心命题的落脚点.本文拟对这一理解作一简析.l、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对外开放是党中央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基本原理。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提出来的一项战略方针。它是符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重要决策,标志着我国经济战略思想的根本性转变。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六十年代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进一步增长,资本和生产的国际化发展很快,世界各个国家间的交往十分频繁。在这种新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曾经把科学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指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特别是近现代以来的实践,越来越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科学论断。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科学发现,都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产生巨大飞跃;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使人们改造社会的能力上升到新的水平,进而把人类社会推向更高一层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贯重视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后继的政治家们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使得这一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为此,本文将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发展历史进行客观分析,试全面把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发展历史,发掘其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14.
电力是现代经济的“血液”,电力生产的实质是一种能量的转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劲的“脉动”声中,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以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努力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三个文明”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无形资产,实现了能量的另一种转换。党风廉政建设:企业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对经济秘密进行特殊刑事保护的必要性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科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这一观念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之后,科学成果已经商品化,技术商品买卖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正在逐步兴起,科学技术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科学技术在经济生产和技术贸易中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 科学技术进步是本世纪最为壮观的现象。历史用奇迹而不是以雄辩告诉人们,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源泉,是经济成长的主要支柱,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坚实基础。诚如邓小平同志所精辟阐述的那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环顾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研究和制定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和政策,并且越来越多地将其提上立法的议事日程。科学技术有其内部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毫无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导致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变化的过程。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侣世纪中叶英国的产业革命,工业化的兴起和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马克思指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将城市化说成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逝世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了。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马克思是“科学巨匠”,但是“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  相似文献   

19.
科技进步与法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对我国改革开放和跨世纪的发展作了全面部署,作出了一系列科学决策,其中包括“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科教兴国”的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战略。这些科学决策,高度概括了我们党几十年来领导中国人民治理国家、建设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丰富经验,科学地回答了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治理、如何走向兴盛、如何持续健康地发展的问题,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走向。邓小平同志的法治思想和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建立我国空间权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特别是建筑技术的发展水平。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里,人类的生存活动基本局限于地表上下极为狭窄的平面空间,土地的空间不具有特殊的生产效能。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利用和改造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