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的价值是法学基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行政诉讼方面入手,分析行政诉讼的价值问题。以行政诉讼价值的客观性为角度即主体的社会实践状况考量行政诉讼的价值内容,并对构建我国行政诉讼价值的位价提出一些粗略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行政诉讼领域否定调解制度的存在,而近年来构建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呼声愈来愈高。本文试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价值导向,国际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价值趋向,以及行政诉讼调解的实践价值、理论价值、制度价值等方面论述构建我国行政调解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行政诉讼是我国三大诉讼制度之一,行政诉讼制度是否健全是一个国家法制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志。有关行政诉讼价值的研究和探讨,对于增强人们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意识,促进人权保障、完善司法程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行政诉讼法关于举证责任的分担规则的规定虽然有其理论基础,但这一规定过于原则,并且从司法实践上看,随着行政诉讼争议案件越来越多,法院和诉讼当事人却缺少一些理性的、清晰的、可供司法操作的举证责任分担规则,针对此问题本文首先从举证责任的概念,内容入手,接着对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担的价值基础进行了论证,最后提出用价值衡量的方法来完善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担规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行政诉讼设立简易程序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书臣  杨成 《行政与法》2003,2(1):77-79
公正与效率是理性化的现代诉讼程序所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行政诉讼设立简易程序,以效率为首要价值目标,兼顾公正,更好地协调公正与效率两大价值目标之间的关系,以求它们维持在适当平衡状态。行政诉讼设立简易程序在我国不仅必要而且具有可行性,关键是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行政诉讼中是否适用调解,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争论较大的一个问题。随着纠纷解决形式的日益多样,行政调解制度的价值也日益显现出来。在此,笔者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探讨行政调解制度的价值优势,以突出建立行政调解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崔永东 《中国司法》2010,(10):20-24
在目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政府的大背景下,行政诉讼价值观的更新也成了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完善行政诉讼制度必须树立一种新的行政诉讼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以“和谐”为最高价值、以“平衡”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行政诉讼制度运行良好的一个重要指针就是法官能够在行政诉讼案件中运用正确的法律推理思维与方法而得到“正当的个案裁判”。法律推理具有不同于形式逻辑推理的重要特征。从一个具体行政案件的判决论证过程中,可以发现合宪性解释对于“作为具体化之宪法”的行政法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行政争议中复杂的价值冲突也使得价值衡量的推理方法尤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杨芳  陈雁凌 《行政与法》2003,21(9):81-83
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2002年7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加强了对原告的保护力度。本文从该规定入手,对我国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规定,设置的原因及其法律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每个法律规则的背后都有支撑它的理论基础、法律精神和价值观念,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也不例外,其价值具有多样性,但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保障程序正义,二是进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1.
许俊 《行政法制》2005,(2):35-39
行政诉讼作为当代法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法律制度,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程不断加深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的缺陷不断地暴露出来。其原因是目前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很不完善、健全,一些行政诉讼的基本理论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比如,行政诉讼到底是干什么的、进行行政诉讼所要达到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其价值又何在?在理论界关于这些争论还没有形成共识,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不象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在其基本理论上基本形成共识或者说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2.
房旭 《行政与法》2014,(2):92-97
不确定法律概念往往成为行政诉讼争议的焦点.实践中,法院消极审查可能导致行政诉讼目的难以实现,积极审查又可能干涉行政权的行使.然而,国内学者的观点——不确定法律概念可分为经验概念和价值概念,对于经验概念,法院可以进行严格审查;对于价值概念,法院应给予高度的尊重——在司法权与行政权地位明显失衡的现状下以及在实现行政诉讼目的和司法最终裁决原则的要求下,已经明显“站不住脚”了.本文通过对第103号行政审判指导案例的分析,认为应确立对所有不确定法律概念都可进行司法审查的原则,在此前提下依据对不确定法律概念进行的重新分类再确定相应的司法审查程度和司法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13.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制度处于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地位。如何设定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制度,使之成为确定行政诉讼的规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法学界对它的关注说明了它的研究价值,法律或司法解释也对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制度不断地加以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我国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相比,目前改革仍然进展缓慢,存在着不容乐观的现状,制约了行政诉讼功能的发挥,削弱了行政诉讼的价值。本文试从行政诉讼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出路分析,发表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5.
1989年行政诉讼法颁布,确立了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但只作了简短的原则性表述。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和不足,理论界也对此展开了热烈地讨论。本文试图从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产生缘由和价值,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界定,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分类分析第三人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现行行政诉讼法建立了以具体行政行为为中心的行政诉讼制度体系,如何理解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法律适用意义。在先后两个系统的司法解释中,最高人民法院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解释策略,对具体行政行为先给出了明确界定,后又基于各种考虑而放弃。司法解释先后态度的不同,对我国的行政行为法理论和行政诉讼制度的理解与完善构成了一定影响。当前,我国行政诉讼法进入修改阶段,通过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教训,重新认识和评估具体行政行为定义的价值,可以为发展我国的行政行为法理论、重新认识行政诉讼制度并更好地做好立法修订工作提供另外一种参照视角。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法学界,对于行政诉讼目的的探讨逐渐受到重视。行政诉讼的目的属于行政诉讼法学的基本问题。对于行政诉讼目的的研究不但可以为行政诉讼的制度建构提供一种基本理论,而且可以为行政审判实践提供法律适用上的指导。研究行政诉讼的目的首先要了解行政诉讼的目的与价值、功能的关系。行政诉讼具有两个目的: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这两个目的密不可分,且具有层次关系,前者是行政诉讼的根本目的,后者是行政诉讼的直接目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由于价值取向上的多元化矛盾,导致在复议制度的建构与执行中存在诸多困惑与迷离,制度的发展日渐式微,制度的不足与缺陷日益凸显。因此,行政复议制度的建构,其最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就是实现对行政权的有效制约,制衡、监督行政管理权的行使。在这一价值取向的指导下,行政复议制度的改革与建构必然要走有限司法化的道路,即组织模式建构上以行政为主导,建立相对独立的集中行使复议权的行政复议局;纠纷处理和裁决程序上以司法化为主导,简化适用司法审判程序,并处理好与行政诉讼制度的衔接,使其成为行政诉讼制度的初审程序,真正起到过滤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法的价值是有位阶的,但这种位阶不是恒定的.在社会正常状态下,自由代表了人的最本质的人性需要,它处于法的价值的顶端,这一点已为法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扩大和德国的特别权力关系的衰落所证实.我国特定时期是将秩序作为行政法的首要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治的发展,人权在我国行政法中的首要地位已经回归,并为我国宪法所确认,加之服务行政的出现,使现有的行政法学面临着重新构建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法律发现的实证分析——以我国行政诉讼为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的发现主要指法官用来发现解决个案纠纷的法律规则而使用的法律方法。行政诉讼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法律发现进行研究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我国行政诉讼法律发现的实践的考察,可以发现在传统的成文法观念下,实际上存在着广泛的法官具有创造性的发现法律的活动。通过对我国行政诉讼中法律发现实践的价值分析,又可发现,法律的发现实践不仅弥补了法律的空缺,深刻地反映了法律到底应该是什么,而且维护了行政的活力。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应当在正视法律发现的正当性的基础上,从多方面改革现行司法制度,促进法律发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