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时.根据组织安排,我于2005年9月参加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首期中背班的学习。对什么是延安精神.我们这辈人似乎并不陌生,但对其形成过程、丰富内涵.特别是对其精髓要义确实知之不多。通过在圣地系统学原著.听授课.特别是别开生面的现场体验与点评,使我对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基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核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标志;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是我党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之所需.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客观现实之所求。  相似文献   

2.
延安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特别是要进一步拓展延安精神的内涵,积极推动延安精神的时代性和创新性,探索新时期延安精神的实践基础与有效路径,使延安精神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新时期延安精神的实践基础与路径选择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旨在为更好的弘扬延安精神、推动我国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值此组织系统开展以公道正派为主要内容的“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之际,我再一次走进延安,寻“根”求“经”。归来后,一些诸如延安精神是什么?延安精神靠什么?学习延安精神学什么等疑问,萦绕脑际,剪不断理还乱……终于,一丝灵感敲响了我思想的大门——信念是精神之源。一位老领导在给我们上党课时,将他奋斗60多年的阅历,高度凝炼为一句话——凡提倡的东西肯定好延安精神作为延安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军民驱日寇,缚苍龙,艰苦奋斗13年而形成的一个重要精神产物,其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精神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新长征》2013,(10):50-51
<正>在革命圣地参加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新颖别致、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党性修养培训班,在历史的发生地体验和认识历史,在理论的发祥地学习和重温理论,在延安精神的诞生地把握和感悟精神,紧密联系实际,用历史传统审视现在,分析党性和思考修养,从而对延安精神有了新的认识和启迪——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加强党性修养永恒的教科书。延安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殊的斗争条件、特别的生存环境下,由中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我和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同志们怀着崇敬之心,走进了魂牵梦绕的革命圣地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们登上了巍峨的宝塔山,参观了杨家岭、枣园、南泥湾等革命旧址,重温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胜利的辉煌革命历史。此次延安之行,我亲眼看到了当时极为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睹物思人,感慨颇深,在思想上、心灵上受到了很大震动。学习期间,延安精神研究中心石和平同志与我们分享了他多年的研究成果,使我对延安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标志。延安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对当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应该在创新创业课堂教学中讲述延安精神,在实践教学中贯彻延安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7.
詹汉宏 《揭阳论丛》2010,(2):31-32,38
今年5月份,我有幸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考察学习。巍巍宝塔山下,绵绵延河水旁,所见所闻所感,让我重温了中国革命那段激昂的历史,又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受益匪浅,难以忘怀,特别是伟大的延安精神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8.
延安的光芒     
2002年金秋,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我瞻仰了革命历史名城延安。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和新中国的摇篮,也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9.
延安精神和兵团精神的共同点是:二者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都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组成部分,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执政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革命精神。兵团精神继承和发展了延安精神中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继承和发展了延安精神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继承和发展了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展了延安精神中追求理想的境界。新时期,弘扬兵团精神,要做到"三个特别过硬";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唱响兵团精神,认同兵团精神;增强"兵"的意识;积极推动兵团文化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15,(2)
<正>中国共产党从创立起就始终把群众路线作为自己的生命线,坚持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紧密地与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发展得更加全面完整,理论内涵更加丰富充实,并且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实现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飞跃和思想准备,成为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延安精神的一条主线,为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当前,结合学习中国革命历史特别是延安精神有关群众路线的内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延安精神得以一以贯之的继续。这决不是无所指,而是有继续下去的现实价值和必要,需要延安精神的特殊功能解决特定问题。要使延安精神继续下去,就需修正其在认识、宣传、研究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延安是党中央、毛主席生活战斗了13年的热土,是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圣地。目前,《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正在全国巡回展出,陕西人民特别是延安人民深受鼓舞。延安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新,不断培育、积累而形成的一种伟大精神。延安精神所包含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一往无前、艰苦奋…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延安精神得以一以贯之的继续.这决不是无所指,而是有继续下去的现实价值和必要,需要延安精神的特殊功能解决特定问题.要使延安精神继续下去,就需修正其在认识、宣传、研究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现阶段开展的“三讲”教育,正是对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重大历史关头,时代要求我党要根据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赋予延安精神以新的内容,以适应新的事业的发展。“三讲”教育为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5.
发扬延安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延安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目前对学习、发扬延安精神的认识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新时期继续学习和发扬延安精神的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延安是历史的教科书,有关中国革命运动的问题在这里都有它的章节,有着极为详尽的阐释和说明。革命选择了延安,延安孕育了革命,哺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之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必须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我认为要弘扬延安精神,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7.
李树 《奋斗》2013,(6):26-27
正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完全成熟并走向全国胜利的重要转折时期,在此期间形成的延安精神是历经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锤炼从井冈山精神到长征精神等各种革命精神积淀汇聚至革命精神之大成。延安精神的思想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延安精神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先进性,指导人们思想理  相似文献   

18.
延安精神作为中国革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其历史意蕴中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启迪价值。立足于延安精神本体,从分析延安精神的历史意蕴入手,进而对其当代价值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发扬延安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凤莲 《党史文苑》2006,2(4):54-56
文章论述了延安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目前对学习、发扬延安精神的认识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新时期继续学习和发扬延安精神的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延安精神不仅不排除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原则,而且是同劳动者物质利益原则相统一的;延安精神和劳动者物质利益原则,都是大生产运动不可缺少的动力.我们从当年大生产运动中延安精神同物质利益原则相统一的历史启示中应明确在今天我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也必须把共产主义精神同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原则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