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行为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行为制度研究是我国商法学中相对薄弱的研究环节.在我国,少数学者否认存在实质意义上的商法,也反对设置商行为制度.在多数支持商法的学者中,有学者认为商行为只是法律行为的延伸,少数学者主张商行为是事实行为,还有部分学者采取了搁置态度.这使得本已问题丛生的商行为制度,陷入深深的迷雾中.笔者认为,商法学者对于商行为特性的挖掘不足,部分商法支持者的态度犹豫不决,影响了对商行为制度的深入研究,也制约了商法学科的健康发展.本文拟从商行为的概念、地位、功能及其表现形式的特殊性等角度进行分析,期待引发对商行为更多、更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法学》2009,(5)
根据《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实施意见(试行)》(见http://www.shmec.gov.cn/html/xxgk/200712/406012007003.php)和学校岗位设置情况,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华东政法大学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一、东方学者特聘教授招聘岗位1.经济法学;2.国际法学  相似文献   

3.
论法律的艺术之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律有其艺术之维.关于此点,法律与文学运动略有揭示.法律与文学运动揭示了法律本身的文学特征,打开了通向法之美的一扇窗户.西方有学者认为,虽不能断言法律即是艺术,但可有作为艺术的法律.作为艺术的法律,类似于综合艺术:歌剧.还有些学者力图揭示法与音乐的内在关系.也有学者明确断言,司法就是一门艺术,以利益为媒介,以合度为原则.优秀的法官技进于道,即是艺术家.  相似文献   

4.
法学学者在公共讨论中的话语权具有正当性,其正当性融合在话语权的合法性和其自身的合理性之中.法学学者应正当行使其在公共讨论中的话语权.法学学者行使话语权时应坚持精英与大众立场的结合;正确处理外在观点与内在观点、理性与感性、现象与本质及媒体事实、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只是北京大学法学院一名大学四年级的学生.”这是张婉愉对自己当下身份的认知.她不太喜欢别人把自己冠上“罗德学者”的称号.“目前,我只是有幸获得了奖学金,还没有在英国牛津大学完成学业,不能算是‘罗德学者’.”张婉愉说.  相似文献   

6.
新破产法草案与公司法人治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卫国 《法学家》2005,(2):5-11
前言 现代的破产法和公司法是一对亲密兄弟.无论是破产法学者还是公司法学者,都应当关注那些对公司控制者的行为具有激励性和抑制性影响的破产法规则.关于这些影响,英国学者瓦尼萨·芬奇(Vanessa Finch)指出:"董事责任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而这些机制所达致的目标也可以是多重的.  相似文献   

7.
张兆松教授的专著<刑事司法公正的制度选择>近日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研究刑事诉讼制度的学者都知道,"诉讼模式"历来就是中外学者关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8.
张民安 《法治研究》2016,(1):113-130
德国民法学者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一直到今天均在主张一般人格权的理论,虽然德国最高法院最终在1954年通过司法判例承认了一般人格权的理论,但是,德国民法学者主张的一般人格权理论并没有获得法国民法学者的广泛支持,除了法国少数民法学者主张一般人格权的理论之外,大多数民法学者均反对一般人格权理论.法国主流学说之所以对德国民法中的一般人格权理论持敌对态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所规定的一般过错侵权责任制度不同于德国民法典第823(1)条所规定的一般过错侵权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 2000年,学者们既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又密切关注国内外的研究发展动态.正是孜孜以求的学者们用心血和寂寞的浇灌,才使民商法学之树常青.……  相似文献   

10.
媒介权利的研究是媒介研究中的重要方面之一.本文重点探讨布尔迪厄的权利理论、福柯的权利理论和其他学者对媒介权利的解读.关于其他学者对媒介权利理论的解读主要是从媒介权利的界定、生成、特性、运用等方面,进行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11.
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跨文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机会均等"是学校教育制度正式形成之后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各国教育学者对其概念内涵的分析均受到其所在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英国学者强调无论是贵族子弟还是平民子弟,都应该享受同样优质的教育,而且政府还应该对平民子弟给予补偿教育,以达到教育结果的机会均等.美国学者强调无论儿童出身于何种民族及背景,都应该接受同样质量的教育,尽可能地减少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中国学者认为以中国现有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应尽量减少儿童在入学机会方面的地区差异和阶层差异.  相似文献   

12.
见危不助应否犯罪化,是十余年来学者争论不体的话题.多数学者认为应该将见危不助入罪,但本文却不这么认为.本文旨在通过对见危不助犯罪化进行立法考察、道德考察、刑法理论考察,以论证见危不助不宜犯罪化.  相似文献   

13.
论不真正连带债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定军 《中外法学》2010,(4):505-523
@@ 近些年来我国有不少学者对不真正连带债务进行了介绍和研究,其中有些学者主张在我国承认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制度和理论;[1]有学者则基于对不真正连带债务效力的分析,认为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提法并不妥当,其仅为连带责任的一种.[2]不真正连带债务这一概念是个舶来品,它产生于德国,后被一些大陆法国家的理论和实务界接受,通过我国民国时期及后来台湾地区学者的介绍和研究,辗转传人国内.自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德国学者试图通过不同的理论对之进行改造,以找到一个清晰界分连带债务和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标准,但直到现在亦未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最终答案.  相似文献   

14.
方桂荣  李超 《河北法学》2007,25(11):83-88
诚实信用原则被公认为"民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然而,现在私法和公法领域都出现了适用诚实信用原则的现象.面对此现象,有的学者表示赞同,有的学者则提出了质疑.鉴于此,沿着历史的脉络,在分析诚实信用原则形成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论证现代诚实信用原则在法律领域中的扩张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完善的经济法体系能够促进国家对经济的调整与规范,目前经济法学者对经济法体系的构建众说纷纭,但都避免不了陷入主观臆断、理论模糊的泥潭.有学者另辟蹊径以市场主体活动的时间顺序为逻辑框架对经济法体系进行重构,拓宽了经济法理论学习研究的新视野,对经济法的立法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瑞龙 《知识产权》2004,14(2):47-48
广告语如果具有独创性,自然获得著作权,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但足广告语是否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以获得商标法的保护,我国的商标法未予明示.国内的学者在论述广告语与商标的区别时,有学者认为广告语不同于商标,使用广告语不是为了区分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也不表明商品的来源,因而广告语不受商标法的保护.1也有学者认为,虽然好的广告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消费者视觉、听觉强烈的冲击,加深了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认同,可以和商标一样发挥着区别他人商品的作用,但它无法像商标一样通过注册取得专用权.当然,独特的广告语可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或者著作权法请求保护.2笔者却认为广告语也可以通过商标法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7.
<正> "法律文化"的概念在苏联已经讨论了大约二十五年。由于苏联法律研究学会以政治学的研究为中心,又由于"法律文化"概念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前进性的观点,因此,与西方相比,这一概念在苏联更多地受到学术界的注意。尽管苏联学者讨论这方面问题的文章总是受到西方学者的批评,但苏联的法律文化观点依然与西方的观点具有某些相似之处。苏联学者中最早讨论法律文化的是E.A.罗卡  相似文献   

18.
刘萍 《河北法学》2006,24(7):101-104
美国学者Perez主张,应将判决承认与执行事项纳入WTO体系之中,并提出纳入WTO体系的司法改革途径和立法改革途径.然而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帕氏的此种观点和方法如果付诸实施存在诸多困难.与此相对,通过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拟定判决承认与执行公约应比将判决承认与执行事项纳入WTO体系更具可行性,效果更好.我国不适合贸然支持美国学者帕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马玮 《行政与法》2009,(5):86-89
对于惩罚性国家赔偿,虽有一些学者对其表示质疑,但从当前学者对惩罚性国家赔偿的态度来看,赞成者似为多数.本文主张确立二元的国家赔偿标准,即在一般情况下,适用补偿性赔偿标准,出现"故意和重大过失"情形下,追加适用惩罚性赔偿.对惩罚性赔偿金在必要限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算定,同时,改革相应的制度以辅助惩罚性国家赔偿标准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同性恋行为古已有之,但由于中国社会对于宗祧继承的极端重视,所以这种与生育直接相悖的性行为方式从来便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但与西方社会有所不同的是,我国没有在历史上形成大规模的"恐同"运动,故同性恋者一直生存在一种悄然与隐蔽的状态.在20世纪90年代后,经过李银河等学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社会对之已经比过去有了较大的宽容.但同性恋者是否能够结婚仍然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目前也只有少数学者敢于直面它.作为一个研究婚姻法的学者,笔者知道在短期内中国不会出现同性婚姻的法律修改,但是允许同性合法结合,却将是一个肯定的趋势,无论是以婚姻方式还是其他共居体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