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北京始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她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发祥地之一,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一大重镇。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由于北京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马克思主义在北京广泛传播,进而辐射全国,极大地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马克思主义在北京的早期传播中,李大钊是灵魂人物,北京大学是关键阵地,而北京共产党小组的诞生则是其重要硕果。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梁启超、孙中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先驱。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李大钏起了重要的作用,他是最先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之一,陈独秀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的作用也应肯定。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被更多地翻译出版,我国学术界和出版界在30和40年代开始陆续出版研究和介绍《资本论》的著作。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最初的译介、十月革命后的广泛传播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经历了从引入、传播到接受的渐进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直接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曲折历程,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进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武汉地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地区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阵地 ,但迄今还没有专文探索。武汉地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若干特点 ,主要在四个方面 :一是由于武汉居中的区域优势 ,使它成为长江中下游的我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重要阵地 ;二是先进人物是先进思想传播的载体 ;三是通过交谈和信件来往 ,宣传马克思主义 ,构成该地区传播史的一大亮点 ;四是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的初步结合。  相似文献   

5.
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翻译及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30年代,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早期阶段.翻译作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必要条件和初始环节,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翻译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和准备过程.从马克思主义译入中国的翻译主体、目的、内容、过程和特点等可以看出,翻译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的特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为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辽宁是马克思主义思潮最早萌发的几个地区之一。辽宁地区地域上距离苏联比较近、辽宁工人阶级队伍的迅速壮大以及五四运动的影响等客观条件给马克思主义在辽宁传播创造了条件。大连、沈阳、建平是辽宁地区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拨开了笼罩在中国上空的阴霾,进步的知识分子纷纷投入到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行列,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以解决中国革命之问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与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拨开了笼罩在中国上空的阴霾,进步的知识分子纷纷投入到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行列,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以解决中国革命之问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出生于湖北,他一生辉煌的革命历程是从湖北起步的。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董必武的革命实践是分不开的,董必武在华中地区的革命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拓展了新的空间,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十月革命前,中国人已对马克思主义开始了零星的介绍,虽然传播主体较为复杂,他们也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但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十月革命与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规模的传播酝酿了较好的社会基础。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其显著的自身特点,由于各种原因,它并没有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12.
《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青年》是二十世纪初很有影响力的报刊之一。它从开始的彻底反封建主义开始 ,逐步提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 ,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其后期 ,开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理论刊物 ,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众多学说中脱颖而出,被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与当时国际国内的环境是分不开的。我们通过剖析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环境特征,为如何传播当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创造和营建有利的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出版业态的变革引发思想文化传播的革命性变化,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日本和法国是清末民初马克思主义向国内传播的两个重要渠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历经了从零碎译介到选择性传播的转变,部分马克思主义术语实现了跨语境转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体是多元的,传播者因政治立场和目标不同,在传播内容的选择上有差异。总的来看,阶级斗争学说和政治经济学说被译介的要早一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因此存在“梯次传播”的现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促进了先进知识分子主体意识的觉醒,为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改变孕育了新动力。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传播。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可以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增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此要认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途径的研究,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早期战略观形成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早期战略观形成的国际因素,是共产国际的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党的二大又决定加入共产国际,二者的这种密切联系决定后者对前者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包括共产国际战略思想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早期战略观形成的实践沃土,是党自身的革命实践,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党成立后对中国近代革命实践进行了深刻的战略反思,对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不断进行战略上的思考,从而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战略现.  相似文献   

17.
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召开座谈会、文献研究等多种形式,发现当代青年普遍认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青年化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网络等现代传媒已成为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中国化的重要渠道。但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待加强和提高。当前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青年化,需要准确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逻辑和方法上的统一性,纠正长期以来简单生硬的宣传教育方式和学风文风,改革管理方式和体制,仔细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和任务。  相似文献   

18.
1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近年来理论界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知识、素质存在较大差距的大众不可能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对关涉到其自身利益政策的兴趣更大。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具体化,通过相关的政策传播向大众渗透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以其传播的广泛性、交互性、多样性及信息存储方式,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传播带来新的挑战。要树立以人民利益为重的观念,发挥党和政府的领导作用,培养网络宣传专业人才队伍,创新宣传内容和传播方式,促进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