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社会保障立法实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其项目齐全、内容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德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所确立的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导致社会保障支出压力大、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等问题。借鉴德国经验,中国应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在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过程中,应以立法为保障,尤其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设;树立社会保障权的理念;同时应注意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社会保障立法实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其项目齐全、内容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德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所确立的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导致社会保障支出压力大、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等问题。借鉴德国经验,中国应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在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过程中,应以立法为保障,尤其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设;树立社会保障权的理念;同时应注意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公租房制度产生于福利国家与给付行政理念基础之上,当下公租房制度的地方实践呈现多元化的地方特色,囿于我国社会保障立法体系的不完善,公租房制度的构建仅有政策上的导向而无法制规制,因此立法目的呈现多元性特征而缺乏统一而稳定的价值追求与目标设定,在实践层面与原初价值追求渐行渐远。从行政法治构建的角度重新考量公租房价值追求,首要贯彻行政给付理念,以社会公平为逻辑起点,以社会阶层间利益平衡为运作框架,以基本生存状态改善为制度目的,以社会中间阶层的住房权保障为现实路径,以期实现恒久稳定而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构架。  相似文献   

4.
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是指城乡居民在基本社会保障方面享受水平基本相当的服务。现行城乡二元分割中社会保障的不均等化,是由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偏差造成的,新的社会问题凸显对政府政策造成羁绊。政府作为政策制定主体和公共服务权威型提供者,在建构城乡社会均等化保障体系上应该遵循服务性、社会利益的增进与平衡、科学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政策价值分析的冲突和统一等政策理念,进行政策建构行为的优化,做出合理的政策选择。要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财政制度,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公平和谐政策观念。多元共拓资金筹措渠道,编织社会保障多层防护网。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缺陷之一,就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贫富差距扩大。2006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9,表明分配不公平问题相当严重。历史上,财富分配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安危。现代国家最主要职能就是通过国家干预,保障社会公平,建立对社会财富公平分配制度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中国在建设市场经济进程中,要实现长治久安与和谐发展,就需要建立起民主宪政体制,开放社会利益的表达机制、透明的科学决策机制和维护社会公平的社会保障机制,实行公平和利益的协调。这是社会主义政治本性、经济意志、社会责任和道德良知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6.
建立有效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促进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睦相处,克服社会转型带来的利益失衡,是当前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的根本。各级政府应该树立"富民优先、民生为重"的执政理念,着眼维护和促进社会利益均衡,努力提供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7.
破产免责是指破产程序终结以后,对符合免责条件的诚实债务人未能清偿的债务,在法定范围内予以免除继续清偿责任。破产免责制度是随着破产制度的发展而产生的,其确立是社会博弈的结果,是各行为主体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适当妥协而达成的契约,这种契约反映了行为主体的均衡利益㈨。本文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实际,从破产免责立法理念出发,运用比较分析和历史考察的方法,对我国建立破产免责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提出我国建立破产免责制度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在财税立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不仅表现在各项具体的法律、法规的出台,更重要的是财税立法理念上的转变,公共财政理念的确立,它必将对我国的税法制度乃至理念产生深远的影响,使我国的财税立法体制朝着更加科学、公平、正义以及更加法治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建立科学的公平架构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建立科学的公平架构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机会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从国情出发建立科学的公平架构,即第一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均衡协调机制;第二要建立健全社会公平的流动机制;第三,建立充分实现社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制。第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证,关系着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状态。社会保障制度是协调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制度。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着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徘徊不前、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不断拉大、法律体系建设=受监督协调能力严重滞后的问题。因此,应从财政投入上保持一定的倾斜,加强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结合、加快相关立法进程以及提高经办机构的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合理界定、协调处理各方主体利益关系,齐J心协力共建适应和谐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是人民的意志,而且也升华为执政党的主张。在这个利益分化的时代,如果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将成为社会不稳定甚至动荡的根源。自由与和谐是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法律社会价值,我们应当从法律制度层面加强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实现利益的公平分配、创造社会自治机制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由于特殊的经济社会背景,我国长期实行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的养老双轨制和城乡二元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同群体间的养老待遇差距悬殊。改革开放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但由于政府行为偏离公平价值理念、既得利益群体利益壁垒牵制、原有政策惯性和惰性的影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任重而道远。唯有不断打破路径依赖,坚持立法先行原则,归正公平价值理念,强化改革协同性以及搭建政策博弈平台,才能实现养老公平。  相似文献   

13.
梁波 《理论前沿》2008,(22):19-20
有效的平衡配置机制能够维护和保持社会各部分及各利益主体间的协调、稳定和平衡。平衡配置机制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转型。新时期社会发展平衡机制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承担好资源分配机制的基本任务,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实现全面综合的利益平衡,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多方面协调、合作、制约功能;追求社会发展的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障碍性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但是,真正建设好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面临着诸多障碍与困难。因此,必须从社会保险制度完善和机制创新、扩大覆盖范围、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资金保障、加快社会保障立法、加强社会保障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着手,建立城乡统筹社保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明确社会保障的目标模式至为重要。回顾以往近30年的改革经验,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社会保障模式选择和制度建设要有新思路。社会保障的目标模式应该满足三个要求:适度性——成本较低,效益最大;适当性——覆盖面广,促进公平;适用性——机制灵活,持续性强。为此,应该依据底线公平原则,建立"底线公平的福利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包容性强,覆盖面大,机制新,结构合理。与福利国家模式不同,它不以追求福利最大化为目标,而以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的均衡为目标,它是一个福利水平适当、机制灵活、责任共担、切实可行、持续性强的福利模式。  相似文献   

16.
关联交易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已成为企业集团发挥市场竞争优势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一种普遍方式。企业集团内部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引发了许多不良后果,造成了国家利益、集团整体利益、中小股东及债权人利益的损失。对企业集团内不公平的关联交易进行法律规制,应通过法律制度和机制的作用,使不公平关联交易中利益受到损害的交易主体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救济。本文深入分析企业集团内部不公平关联交易的表现及危害,并针对公司法和证券法方面的不足,借鉴国外规制关联交易的法律原则和方法,综合考虑执法和司法环节的执法成本和可操作性问题,提出了完善规制企业集团关联交易的立法思路和公司法、证券法方面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是否应当延迟退休年龄成为理论和实务界争论较为激烈的话题。本文通过对延迟退休年龄的目的、延迟退休年龄可能产生的现实问题、延迟退休年龄对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并非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在社会保障顶层制度的公平建构完成前,延迟退休年龄的本质仍然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群体所取得的不公平的社会保障利益。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建议,期待对正在进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法的价值是法之所以存在的逻辑原点,也是校正恶法、推进法治进步的指针。生态补偿制度的价值体系包括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目的性价值是内在的灵魂,而工具性价值则是外在的形式。生态补偿制度的目的性价值包括环境公平、正义与秩序,其目的指向生态环境利益相关者之间实现利益的重构与平衡,并通过确立环境公平的优先位阶,实现生态利益的持续增加。在工具性价值中,确认性价值体现为以制度形式把生态补偿的目的性价值固定下来,使之具有法律的强制力;分配性价值体现为分配生态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实现权责对等的法治原则;而规范性价值则体现为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9.
行政主体不当利益的合法化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主体不当利益的合法化就是指行政主体通过一定的手段使那些不属于自己、不合乎理性、不符合道德理念的利益取得法律外形的行为过程。因而从法律源头上解决行政越权、行政腐败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为此 ,强化利益关系的市场机制调节 ,根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 ,抗辩式地方立法提案权制度的确立 ,直接行政立法模式的尝试 ,行政法规范解释权重构等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地方立法民主化和科学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必须体现民情和顺应民意,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和掌握立法规律,善于运用合理的立法技术。立法民主化要求立法主体具有广泛性,立法程序具有民主性,立法内容体现民主性。立法科学化要求立法必须有科学的立法观、科学的立法制度和科学的立法技术。我国地方立法民主化和科学化的主要障碍表现在:立法程序不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权虚置现象突出;公众参与立法的有效机制尚未完善;立法中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本位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存在自利性,对立法产生不当影响;立法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社会公众参与立法的热情不高;立法者素质不高。要实现地方立法民主化和科学化,应当积极推进立法专业化,完善立法程序,强化公众参与立法机制,建立法规的评价反馈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