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贺君  金燕生 《学理论》2009,(11):44-45
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是国际上分散巨灾风险的一项金融保险创新。对我国而言,发展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最适宜的证券品种是巨灾债券,收集1969—2004年我国地震损失过亿的数据,利用非寿险精算技术分析我国的地震损失分布和次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CAPM和债券定价原理计算地震灾害债券的收益率和价格,从而对地震灾害债券作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是我国地震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据统计,云南平均每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3次,6级以上地震2次,每8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1次。1970年1月5日发生的通海7.8级地震造成15621人死亡。近年来,云南省先后发生多次破坏性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14年云南先后发生盈江6.1级、鲁甸6.5级、景谷6.6级3次...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在汶川地震中发挥了较大作用,但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地震等自然灾害救活中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应抓住机遇,提高自身素质能力,获取政府和民众的支持和信任,实现与政府的互动互补。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日本宫城县北部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并引发核危机。目前,地震和核泄露所带来的影响仍在继续。日本位于我国东北部,是我国的重要邻国,日本的核污染事件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产生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它是否会影响我国的海域及渔业的生产。与此同时,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也正在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怎样赋予百姓最基本的饮水权利,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污染治理的关系,怎样能让百姓嚼上放心水,是本文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瞭望》1986,(11)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山至地中海地震带的汇合地区,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我国的地震多属大陆型,具有震源浅、强度大、频度高、分布广等特点。据统计,我国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五分之二的大中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在七度或七度以上的高  相似文献   

6.
基层应急队伍是我国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5·12”地震极重灾区北川羌族自治县贯岭乡在地震以后建立了一支“党员义务应急队伍”,在平时防灾减灾和战时应急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金瑜 《党政论坛》2010,(14):52-53
在青海玉树灾区,有一群小一般的年轻人,从空中的无动力飞行搜救,到海上救援、高山营救、洞穴探险、地震救援、雪地搜救、现场医疗救护……他们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却拥有着救援的多种专业技能,这就是我国最大的民间专业综合性救援队——蓝天救援队,它即将正式注册成为北京市红十字会旗下的民间救援社团。从汶川地震到西南大旱,再到玉树地震,这支新崛起的草根救援力量,已经成为政府救援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0,(46)
据科学家们分析,我国已进入近百年来的第五次地震活跃期。什么是地震活跃期?怎样才能减轻地震可能带来的灾害?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就这些读者关心的问题,国家地震局局长方樟顺,回答了本刊记者的提问。 问:请谈谈什么叫地震活跃期?我国的地震活跃期有哪些特  相似文献   

9.
《瞭望》2010,(16)
<正> 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有关专家建议,我国应在不放弃研究地震预报的同时,不断加密地震多发区域的地震台网建设,逐步建立地震早期预警系统。地震在中国分布广泛在全球范围内,大地震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我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位于两大地震带的交汇部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历史统计数据显示,从上世纪到现在,全国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3000多次,6级以上  相似文献   

10.
唐山地震以来,我国共有24次比较好的地震预报。当然,未预报地震仍占多数  相似文献   

11.
靳萱 《民主》2008,(5):8-11
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都终生难忘的日子。当天下午2: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刹那间,山崩地裂。房倒屋塌,道路阻绝,河水堰塞,巨大的灾难降临人间。这场特大地震灾害波及范围广,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迅即动员和组织全国力量对受灾民众实施救援。胡锦涛、  相似文献   

12.
李斌 《瞭望》1997,(21)
来自国家地震局的消息说,从去年3月19日起,到今年4月中旬止,短短1年时间里,我国新疆南部阿图什、伽师连续发生6级以上强震8次,出现了地震史上罕见的“6级震群活动现象”.我国地震部门对此成功地做出了3次临震预报:今年2月21日的5.0级地震、4月6日的6.3级和6.4级地震,当地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取得了减灾实效.我国地震工作者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再次证明,在某些条件下,地震预报是可能实现的.地震,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预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位于欧亚地震带东部,其东线与环太平洋地震带交汇,是个多地震的国家。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相继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为了减轻地震灾害,地震工作者竭尽全力探索地震预报的可能性,寻找地震孕育与发生的规律,给预报地震带来了希望。但破坏惨重的唐山地震未能预报,也说明地震的孕育与发生过程极其复杂,突破地震预报的难关,需要几代人长期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掌握防震科学知识:处震不惊本刊记者杨朝岭6月初,北京部分地区居民连续感觉到地震。此前,地震部门判断北京市近期内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未发布临震预报。而在有感地震后,心里不踏实的市民纷纷打电话向“110”查询,或设法找地震部门问应对地震之...  相似文献   

15.
萨尔瓦多地处中美洲,是拥有 540多万人口的国家,它位于太平洋板块活动频繁的地震带上。因此,萨尔瓦多大大小小地震不断。这个中美洲小国 1月 13日发生了里氏 7. 6级的强烈地震,地震持续时间约 30秒,波及大部分中美洲国家和墨西哥南部。接着, 2月 13日里氏 6. 6级强地震又一次冲击了这个国 ?。强烈的地震造成许多城市断电停水、公路交通中断、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据最近公布的官方数字显示,连续两次强烈地震造成 1259人死亡,万余人受伤,灾民达 160万余人,经济损失逾 16亿美元。   萨尔瓦多接二连三的大地震,对于饱受地震之苦的…  相似文献   

16.
5.12大地震带给我们很多棘手的甚至无法解决的法律难题。地震巨灾保险问题又一次呈现在我们面前。地震巨灾风险的公共或准公共产品属性和保险公司对巨灾保险的"回避"决定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新西兰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国情的地震保险制度,作为完善的一种多渠道巨灾风险分散体系,由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结合的地震保险制度模式,对我国巨灾保险,特别是地震保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应当尽快构建适合国情的地震巨灾保险体系:即由政府设立专门组织承担法定保险的损失赔偿的同时,增强保险公司的保险能力,并实行全民共建巨灾保险准备金制度,以有效应对不可抗御的地震巨灾风险。  相似文献   

17.
日本地震中国如何?《中国减灾报》记者刘毅本刊记者方进玉日本兵库县大地震,举世震惊。日本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又是中国一衣带水之近邻,日本地震会不会对中国有所影响?中国应从日本此次地震中汲取何种教训了中国地震预测水平如何?面对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中国...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9,(39)
9月21日凌晨1时47分,我国台湾地区突然发生7.6级强烈地震,给全岛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据台湾有关方面统计,到22日晨6时,死亡人数已上升到1712人,受伤4008人,受困2820人,失踪227人,10万人无家可归。台湾同胞遭受到突如其来的灾难,祖国大陆从上到下十分关注。全国40个地震台站速报点几乎同时向北京发来数据:地震了!中国地震局立即进入紧急工作状态,经对各地发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很快判断震源在我国台湾岛花莲一带,震级为7.6级。灾情牵动中南海。当天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通过新华社对台湾发生强…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四川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是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前进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对我国现有的防震减灾能力进行了一次大检验,但仅从减灾实效上看与当年唐山大地震没有本质的差别,这说明我国的防震减灾能力建设没有明显的提高.防震减灾道路从唐山地震到现在已走过三十个年头.所做的努力仍然与社会的需求差距很大.这就有必要反思一下矛盾的焦点,重新以科学发展观来衡量防震减灾的历史所为,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破解发展难题,重树信心,紧跟社会需求,创造发展机遇,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体系,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的防震减灾体系格局,真正把防震减灾纳入科学发展观的轨道上来,提升全社会的综合防震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王国骞 《民主》2008,(6):34-36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O级特大地震。截至6月3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07人遇难,失踪18230人。地震不仅给灾区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对经济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随着灾难发生和救灾措施的实施,一些法律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比如,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