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14,(4):43-43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教育部将出台“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至此,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所进行的高考改革方案的轮廓已大致清晰。  相似文献   

2.
政策     
正我省出台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4月18日,省政府印发《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从2018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全省统一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综合改革。从2021年开始,高校招生依据考生高考总成绩(3门必考科目+3门选考科目),参考其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包括学生思想品  相似文献   

3.
白热化程度的应试教育已经形成了考试的“产业链”我国的考试制度,从高考到研究生考试已经对有真正学术兴趣和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形成了多重障碍,高考是第一道障碍,考研是第二道障碍。可以预料,今后考博、各种职称和资格考试也迟早会变成一道道障碍,每道障碍都会淘汰一批真正有学术兴趣的人,最后到达学历宝塔尖的,多是一些只会考试、对学术毫无兴趣的人。本来应当是检测学术兴趣的考试变成了残酷的生存竞争,高等教育变成了提高生活质量而不是提高学术质量的阶梯。更进一步,那些只善考试的“考才”进入社会各行各业并成为“骨干”后,将使社会整…  相似文献   

4.
韩国的“平准化教育”韩国的“平准化教育”,是指平衡、标准化的教育,是指中小学教育质量在达到标准、均衡的基础上实现统一和公平。这一改革的实现形式是,高中通过推荐、书面材料、区域配置等方式招收学生。目前,高中阶段“平准化教育”改革已在首尔等23个城市施行,占全国高中数的57%、学生总数的74%。韩国政府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从过去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发展,也对大学入学考试制度进行了改革,引进美国的大学入学资格考试制度,将大学统考改为“大学修学能力考试”,注重学生的人格与能力培养。改革的主要做法包括:简化考试科目,从过去的6门至7门考试缩减为4门;压缩高考时间,考试时间在每年11月,结合毕业考试集中1天考完,使考试淡化到类似于全国会考,结束了使师生筋疲力尽的高考“马拉松”减少考题量。  相似文献   

5.
我国考试文化根深蒂固,考试对教育教学的“指挥棒”作用明显,现行的中考、高考过于倚重甄别和选拔功能,使得考试改革在整个教育改革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足轻重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教育考试改革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做法,坚持“国际视野,国情本位,注重公平,循序渐进”的改革指导思想,取理智审慎的态度和方法,在素质教育的理想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中找准考试改革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人》2007,(24):F0004-F0004
2007年,宁夏教育考试工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教育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教育工委、教育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总体目标。稳步推进改革,确保高考平稳过渡,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维护公平公正。加强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确保考试安全。严肃考风考纪.为办好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教育考试,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和谐宁夏,做出了新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推进,大学生“双创”教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三全育人”机制为基础,探讨了大学生“双创”课程的改革与实践。首先,分析了“三全育人”机制的内涵和要求,同时分析了大学生双创教育的理论支撑。其次,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包括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效果等方面。最后,研究结论为,大学生“双创”课程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双创”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加强“双创”课程的创新与改革。  相似文献   

8.
忠和 《党建文汇》2005,(7):40-40
专家指出,“高考移民”是当前各地高考录取比例差距较大状况下的一种无奈之举,其实质是花钱购买考试的权利。它对高考的地区性不公平提出了挑战,但同时却又加剧了教育的阶层不平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有人认为,复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选拔,将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破冰”之举;也有人说这个改革有点猛,不适合当前的国情,应缓行。人们担心自主招生考试容易沦为经济发达省份、大中城市重点学校孩子的盛宴。自主招生考试将迫使许多穷人家的孩子放弃机会,导致更大的教育不公。无疑,两校的自主招生使得现有的高考招生方式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为摆脱应试教育,导向素质培养作出了有益尝试,为“偏才”、“奇才”进入名牌大学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但是,关于两校的大胆尝试争议颇多。自主招生究竟给中国教育带来什么?自主招生能否做到公平公正?自主招生在中国能走多远?为此,我刊约请到一些关心高考改革的学者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有人认为,复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选拔,将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破冰”之举;也有人说这个改革有点猛,不适合当前的国情,应缓行。人们担心自主招生考试容易沦为经济发达省份、大中城市重点学校孩子的盛宴。自主招生考试将迫使许多穷人家的孩子放弃机会,导致更大的教育不公。无疑,两校的自主招生使得现有的高考招生方式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为摆脱应试教育,导向素质培养作出了有益尝试,为“偏才”、“奇才”进入名牌大学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但是,关于两校的大胆尝试争议颇多。自主招生究竟给中国教育带来什么?自主招生能否做到公平公正?自主招生在中国能走多远?为此,我刊约请到一些关心高考改革的学者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有人认为,复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选拔,将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破冰”之举;也有人说这个改革有点猛,不适合当前的国情,应缓行。人们担心自主招生考试容易沦为经济发达省份、大中城市重点学校孩子的盛宴。自主招生考试将迫使许多穷人家的孩子放弃机会,导致更大的教育不公。无疑,两校的自主招生使得现有的高考招生方式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为摆脱应试教育,导向素质培养作出了有益尝试,为“偏才”、“奇才”进入名牌大学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但是,关于两校的大胆尝试争议颇多。自主招生究竟给中国教育带来什么?自主招生能否做到公平公正?自主招生在中国能走多远?为此,我刊约请到一些关心高考改革的学者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1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及其实施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同等重要,都不可忽视。高校积极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缩短其就业的“社会适应期”。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更应该通过“美化”校园硬件环境、创新校园制度环境、优化思想政治工作人文环境构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特殊作用,以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适应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的作用,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4.
民情     
高考“退烧” 中国教育在线日前发布《2012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近4年全国高考人数下降140万。高考中“三放弃”,即放弃报名或考试、放弃志愿填报、放弃报到现象日趋普遍。与之相对,近年来出国留学人员保持了年均20%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改革新风     
《支部生活》2014,(3):53
北京将推广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入学今年,北京市将推进考试招生入学制度改革。在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三位一体的框架下,以中高考命题改革为切入点,制定实施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同时,北京市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由去年的15%提高到30%。坚持义务  相似文献   

16.
5月20日《华商报》以《西安紧急发出中考高考“静化令”》为题,报道了为保证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学生有一个安静的复习考试环境,西安市环保局昨日紧急发文,从5月20日到6月30日,西安市各单位除抢修、抢险作业外,一律不准夜间施工。由于高考和中考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性,每逢考试时节,有关部门就会如临大敌,和学校、家长早早进入“考试倒计时”一样,环保、卫生、交通、公安、服务等各个领域也都早早进入了这种状态,纷纷采取“措施”,为考试“保驾护航”,使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因此类似西安这样发布“静化令”为考生提供…  相似文献   

17.
陈霓裳 《世纪桥》2009,(15):82-83
随着我国招生并轨、学费制度改革以及高校扩招等一系列教育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现阶段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勤工助学的管理,而高校勤工助学的管理现状以及面对的问题与挑战更要求教育行政管理者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上进行探讨、创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构建“和谐校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宝成  王伶 《湘潮》2013,(8):62+64
根据当前社会形势,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有效地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客观的测评,从而使得高校教育管理者能够更加全面地、系统地掌握学生的综合素质,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措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高考中反映的许多问题,如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固然有考试中的问题、教育中的问题,但根本原因是竞争。竞争的根源是差别,如“三大差别”,重点校与非重点校、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的差别等。高考竞争的实质是毕业生的社会地位与物质待遇,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智育范围内的事。 任何社会都需要一个合理的社会分工,起码现阶段不可能人人都上大学。考试是国家或社会处理竞争的一种方法。利用人们想为社会做较大贡献、想争取更高社会地位与物质待遇的愿望,通过科学的考试,激励青少年学习国家规定的内容,选拔优秀新生,这就是高考。这是社会赋予它的作用。因此,高考的改革,不是教育自身能解决得了的。  相似文献   

20.
在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坚持以“三个代表”、“两个务必”的思想指导高校招生工作,构建和谐社会和办人民满意的高考,就必须树立依法治招,执政为民的理念,推行“阳光工程”。推行“阳光工程”,要研究高校招生工作的突出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的公平。多年的实践证明,高考是实现入学机会公平的重要方式,社会认可度高、信任度高、期望值高。因此,招生系统一定要充分认识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研究高校招生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明确工作方向,增强工作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