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拂去了罩在大寨这片黄土地上的神秘面纱,代之以茵茵新绿、满园春色……。慕名前来参观、访问者络绎不绝,凡来访者,大多都要去探望大寨创业的老功臣宋立英同志。老宋已是68岁的年纪了,但她对待客人是那样的真诚,那样的热心,一定要带他们上虎头山看一看。“还是那副朴实的打扮,还是那副喜人的笑容”,这是无数重访者对老宋的印象。她面目清秀,饱经风霜,银丝根根透露着创业的艰辛,平静谆厚中蕴藏着农家的灵气;快人快语,言谈随和,衣着简洁而朴素,举止敏捷而干练,让人感到纯朴和可敬。她不知多少次色匆匆地…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国西部山西省昔阳县的大寨村来说,1992年10月4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们的村办企业织出了第一件羊毛衫。大寨由此告别了长期以来单一从事农业生产的历史,迈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大寨地处太行山腹地,为荒山秃岭所环抱,由于生产条件的恶劣,自然灾害的频繁,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一直过着苦日子。新中国成立后,一个名叫陈永贵的庄稼汉子带领大伙组织起来,白天治沟(耕地),夜里治窝(住房),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得粮食产量和生活水平都大大提高。他们的经验和成绩得到已故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3.
大寨的新生     
大寨曾经是中国人心中的“圣地”。经过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大寨已经走出历史,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大寨精神和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等伟大精神一样,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培育的时代精神,曾影响了一个时代人的精神风貌。由于"文革"时期"左"的干扰,大寨精神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扭曲曾一度被曲解。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大寨人传承、发展、弘扬了大寨精神,谱写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篇章,赋予大寨精神以新  相似文献   

5.
1968年12月上旬至1969年1月20日。平原县革委共举办了3期赴大寨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每期8天.参加人员有各大队革委会主要负责人和县直及公社有关人员,共计1237人。当时,我在农村工作,参加了第一期赴大寨学习班。  相似文献   

6.
读者表达     
第4期封面故事《突破,始于1978》,颇具匠心,无论是选题策划,还是文章采写和版面编辑,可圈可点之处颇多。在角度选取上,从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发源地之一“小岗村”入手,陆续解剖了华西村、大寨、大邱庄等各个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典型,  相似文献   

7.
1968年12月上旬至1969年1月20日,平原县革委共举办了3期赴大寨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每期8天,参加人员有各大队革委会主要负责人和县直及公社有关人员,共计1237人。当时,我在农村工作,参加了第一期赴大寨学习班。  相似文献   

8.
“农业要靠大寨精神,靠自力更生,要多出几个大寨,多出几个陈永贵”1964年3月28日,毛主席到南方视察,专列在河北邯郸车站停了一段时间,主席在那里听取陶鲁布和林铁、刘子厚等人汇报山西和河北的工作。当陶鲁笳把早已准备好的大寨及陈永贵的情况向毛主席汇报时,主席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插话。当汇报到陈永贵提出一个很好的口号,叫作“参加生产,领导生产”时,毛主席插话说:“很好嘛!就像打仗一样,纸上谈兵不行,你不参加打仗,怎么会指挥战争呢?”陶鲁布继续汇报说,1963年11月省委向全省农村、城市各级党组织发出了向大寨人民…  相似文献   

9.
我作为大寨人,知道大寨的过去,又身系大寨的现在,恰逢新中国成立50周年举国欢庆之际不能没有体会。回顾我国50年来农业战线所取得的成绩,不仅养活了那么多人,还创造了许多知名乡镇企业,涌现出一大批致富带头人,改变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农民进入了市场经济大潮中,这是多么  相似文献   

10.
至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19年。1979年以前,很少中国人知道电脑为何物,19年后的今天,居住在城市的人们甚至使用着国际互联网;19年前,中国人奉行“君子不言钱”的古动1,今天则步入市场经济的潮流;19年来,中国人的衣着从“蓝蚂蚁”到国际名牌…··叫9年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变化。记者采访了几位普通人,请他们谈谈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变化。本文由三位被采访者口述、记者整理而成。迟到的幸运之光张辉(50岁北京市西城区业余体校兼职网球教练她打网球的姿态优雅、从容大气,(看便知受过良好的初]练。她丈夫也曾…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千百年来困扰着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然而,就在中国农民为整个国家的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并养活了全体中国人之后,发现自己的处境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里遭遇到  相似文献   

12.
不出三五年,大寨会变得比现在 还要绿、还要美。大寨要成为一座大花园。”年过五旬的郭风莲衣着时髦,站在那座曾经声名远扬的虎头山上自豪地说,言语仍旧带着“铁姑娘”的风采。 走进这个昔日“中国第一村”,郁郁葱葱的绿树和草地首先就印在眼帘。过去光秃秃的山坡上如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虎头山两侧,不见了从前令人眼花缭乱的红旗和标语,代之以新建的厂房和工贸大楼。 大寨,是中国太行山中一个仅有一百多户、五百多人口的小山村,勤劳的大寨人曾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干精神,在“七沟八梁一面坡”的贫瘠山地上造出像海绵一样松软的…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是过去国内外闻名的农业典型,在全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大寨村成了山西境内新的旅游热点。 大寨发展旅游业也是近几年的事,从1992年到现在,大寨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党中央发出了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伟大号召,并确定要在一九八Ο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一个全国范围的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新高潮正在到来。我作为一个大学毕业后回到农村的识知青年,以非常激动的心情举起双手热烈欢迎这个新高潮的到来,并决心向参加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相似文献   

15.
你若在八、九十年代或近期去过大寨,你就会看到大寨的虎头山上耸立着“郭沫若同志纪念碑“。当你默立在这座纪念碑跟前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你是否在考虑,郭沫若的出生地——四川乐山沙湾镇,虽邻近农村,但他一生的行踪甚少与农民相涉,身后怎么在山西大寨这样一个山村立起他的纪念碑啊!要知究竟,先得了解郭沫若的临终安排。那是1978年4、5月间,86岁高龄的郭老正在病危之中。这时,他对夫人于立群和身边几个子女嘱咐道:“我死后不要保留骨灰,把骨灰撒到大寨,肥田。“6月12日,这位文坛泰斗走完了他86个春秋的人生之旅。国家给他举行高规格的追悼会之后,即按照他的遗嘱,将他的骨灰于6月下旬撒到大寨的层层梯田里。不久,虎头山上出现了一道人文景观:大寨人为中国文坛泰斗郭沫若  相似文献   

16.
大寨行     
1998年9月11日,由呼市台联部分会长、理事、对台办领导组成的赴异地台联学习考察组在中共呼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台联会长王怀志的带领下,来到了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参观学习。我们的车驶进昔阳县,顿时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那就是马上要见到大寨了。大寨这两个字在今天40岁以上的人们心中是非常熟悉和亲切的,当年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家喻户晓,陈永贵的名字也和大寨一样在人们心中深深地扎了根。几经风雨的大寨如今是个什么样,人们都很想知道。记得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听父亲讲过大寨,那…  相似文献   

17.
顾子欣 《友声》2005,(1):42-43,40
“文革”期间 ,我在对外友协工作。发生“天安门事件”和打倒“四人帮”前后 ,我正在接待外宾 ,在一种较特殊的情况下 ,经历了那段历史性的大悲大喜的时刻。现将我当时的经历记述如下。事情要从我参加接待巴基斯坦文官学院代表团说起。巴文官学院是巴政府轮训高级文官的机构 ,类似我国的高级党校。 1 974年 4月间 ,该学院第一次派团访华 ,全团 2 0余人 ,由院长哈桑·哈比勃任团长。哈比勃院长对我热情友好 ,把中国当作学习的榜样。代表团在大寨参观后 ,他激动地说 ,文官学院也要学大寨 ,以后要让学员们在校园里种菜 ,让他们知道劳动的艰辛。…  相似文献   

18.
宝安区是深圳市所辖的一个区,总面积73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8万。,其中农村人口11.97万人。改革开放后,宝安人民借着强劲的东风,发挥地处优势,产业结构实现了重大的转变,经济发展突飞猛进。1993年全区社会总产值达11O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67.7亿元。农村年人均收入达2000元以上。群众富裕了,为探索建立具有特区特色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1991年开始,宝安区8个镇、2个街道办、112个村委会、383个村民小组,已全部实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区适龄投保人数47842人,投保率达到972%。至今年…  相似文献   

19.
今日郭凤莲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苦娃子”,由于历史的机缘,她成了几亿人学习的楷模,一个时代的象征。她没有辜负历史,在含泪别离故乡11年后,又挑起了重新振兴大寨的重任,向哺育她的这片并不肥沃的土地,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相似文献   

20.
毛保祥  刘琼 《创造》2001,(4):26-2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反贫困行动成绩显著,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99年的3400万,20年间减少了2亿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