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高度腐败的尸体脏器中检出液化石油气成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低沸点的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异丁烷及其他烯烃组成。由于产地和工艺不同,各组份的含量比有所不同。由于它们的沸点差异较大,很难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对所有成份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只对丙烷、丁烷、异丁烷进行分析。在常态下,低浓度时,液化石油气中的烃类气体对人无毒,但在高浓度时,由于烃气占据了空间,排除了氧气,使人造成缺氧而窒息死亡。随着液化石油气的广泛应用,而造成的意外事故、自杀和谋杀的案件时有发生。国外有从人体脏器中检出液化石油气成份的报导”’国内有人研究过家免各脏器中液化石油气成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关于家用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的新闻报道比比皆是,家用液化石油气的安全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论文主要针对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其泄漏爆炸危害特点,分析了家用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事故频发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家用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徐斌 《刑警与科技》2004,(7):166-167
本文从高速公路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入手,分析了液化石油气的理化特性和化学危险性,并从事故的实战角度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液化石油气淋浴使用不当致死仅见<法医杂志学>1995年第4期177页陈忆九等报道一例,但国内未见致残报告,作者检案中所遇1例,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5.
液化石油气中毒生物组织检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近年来,液化石油气做为家庭燃料,使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意外中毒、自杀、谋杀等案件时有发生。而有关生物组织中的液化石油气的检验国内还未见报道。笔者在参考国外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建立了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石油液化气成份的分析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新西兰兔在液化石油气中毒后不同组织的病理学特征,探讨其在日常法医鉴定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新西兰兔42只,随机分为3组:轻度中毒组6只,中毒死亡组30只,窒息死亡组6只。在中毒和致死过程中进行行为学观察,分析心血中液化石油气浓度,中毒死亡组和窒息死亡组进行大体解剖形态学和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及心血检验。结果轻度中毒组在吸入少量液化石油气后会表现为呼吸加快、站立、伸舌、磨牙等兴奋的状态;中毒死亡组尸体解剖主要表现皮肤、肌肉呈土黄色,气管、支气管出血明显,肺气肿明显;中毒死亡组心血中可检验出液化石油气成分。结论新西兰兔液化石油气中毒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皮肤、肌肉呈土黄色,气管、支气管出血明显,心血可检出液化石油气成分。我们推断液化石油气的神经毒性与缺氧可能是液化石油气中毒死亡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自今年二月份以来.徐州市的一万多家液化气用户及渐江、福建、厦门、上海、苏南等地一带的众多关系户,是在不安和焦急的等待中度过的,因为他们清楚.如果“断气”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他们急切关注着他们的供气单位一徐州市铜山奇在液化石油气站所打的这场行政官司的进展情况,更盼望着法院尽早对这件纷纷扬扬的案件有个公正的了结。2月27日,徐州市铜山青春液化石油气站(以下简称气站)将一纸行政诉状递交给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法院,状告铜山县茅村乡政府(以下简称乡政府)侵犯了气站的经营自主权。诉状称,1988年2月10日,铜…  相似文献   

8.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见的易燃易爆物品,在运输过程中易发生泄漏和燃烧爆炸事故.本文通过分析液化石油气槽车事故的成因和特点,结合近年来消防部队对这类事故的抢险救援经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处置对策,为消防部队处置该类事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液化石油气与煤气中毒鉴定的异同。方法 将实验小白鼠、SD大鼠及家兔分别经液化石油气和煤气染毒,测定中毒后血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HbCO%)及丙烷。结果 煤气中毒家兔体内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达及49.95%;煤气中毒死亡小白鼠及大鼠体内HbCO%大于60%;液化石油气中毒死亡的家兔、小白鼠及大鼠血中检出丙烷,而体内HbCO%与正常的家兔、小白鼠及大鼠体内HbCO%无明显差异。结论 煤气中毒可通过测定其体内HbCO%进行鉴定;液化石油气中毒后体内HbCO%未见明显升高,可通过测定血中丙烷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0.
液化石油气槽车在运输途中易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是当前消防应急救援处置中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液化石油气的危险性进行详细分析,结合消防队伍实际处置的事故案例,将液化石油气槽车事故分为下列四种情形:(1)液化石油气槽车发生交通事故,但并未发生泄漏、着火;(2)着火燃烧,但未发生泄漏;(3)发生泄漏,但未着火燃烧;(4)发生泄漏并燃烧,并针对四种不同情形的液化气槽车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处置方案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消防队伍处置该类事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液化石油气燃气汽车加气站的泄漏火灾风险,探讨了预防和控制泄漏风险的消防安全设计,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液化石油沐浴器致CO中毒致残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化石油气淋浴使用不当致死仅见《法医杂志学》1995年第4期177页陈忆九等报道一例,但国内未见致残报告,作者检案中所遇1例,报告于下。谢某,男,45岁,干部。某日晚,在自家浴室中洗澡,经10min左右,其家人突然听到浴室中“轰”的一声,即叩门及大声...  相似文献   

13.
法医在实际工作中常会遇到一氧化碳(CO)意外中毒死亡的案例,而用未经燃烧的液化石油气伪装意外致人死的罕见。笔者曾遇一例,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1997年7月31日,浙江省某村报称沈家发生煤气中毒,沈某被送至医院时已死亡,其夫姚某经治疗后脱险。尸体检验:尸体尸斑呈鲜红色,两眼睑及结膜有少量散在点状出血,球结膜苍白,上唇微紫,口腔内可闻及类似臭鸡蛋味,系液化石油气味(液化石油气原本无色无味无刺激,为防危险加入别的成份所致),指甲轻度青紫。左颞肌有3cm×2cm出血,颅骨无骨折,脑表面血管扩张。充血、水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液化石油气容器受热破裂失效的原因,讨论了热作用下容器器壁温度升高,容器内压力增大,以及容器设备破裂时间特性。对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和免受热作用破坏,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案情]犯罪嫌疑人宋某系某运输有限公司槽罐车驾驶员,2012年5、6月间,犯罪嫌疑人宋某驾驶槽罐车负责为运输托运人某能源燃气有限公司从太仓运送液化石油气到南通某压铸有限公司。在运输途中,犯罪嫌疑人宋某结伙他人盗卖部分液化石油气,后用预先准备的大水袋装水放在车上抵重,在到南通某压铸有限公司过磅卸气后,将水袋内的水放光,再经南通某压铸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液化石油气的成份、爆炸性能、特点及法医学检验鉴定做了初步探讨,使法医同行们在实践中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张某,男,32岁,汉族,小学文化,系某燃气运输公司驾驶员。被告人张某于2008年11月1日10时许,驾车运送液化石油气行至本市东城区某超市附近时.因道路狭窄无法倒车,其同事王某下车搬挪挡道车辆而与南某、姚某等人发生争执并互殴。张某见状下车帮忙。  相似文献   

18.
项目特点 (1)消防灭火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油罐、液化石油气罐、石化装置等易燃、易爆、易坍塌及毒性气体泄漏场所。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迅猛发展,液化石油气(LNG)作为一种重要能源、燃烧及化工原料,在工业和民用的各个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将LNG加气站建筑设计与消防监督检查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笔者总结出利用土顶空—GC/MS方法检测死者心血(或肺组织)中液化石油气的成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