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协调经济利益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而在人们的各种利益关系中,经济利益关系是根本的、首要的利益关系。新形势下我国出现的不和谐因素大都与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有关,特别是与经济利益矛盾有关。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紧迫最重要的是协调好经济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2.
邓雪南  范宇刚 《传承》2007,(6):41-4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是处理好社会中的多种复杂关系,在这多种关系中利益关系尤为重要,它以对其他关系的巨大影响作用处于各种关系的核心地位。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勇于面对我国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和谐利益关系,深化改革,运用各种力量和手段理顺各种利益关系,使它们达到和谐状态,从而在根本上保障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奠基在三个基础之上,即物质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社会和谐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利益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在于解决好人的利益问题;而政治现代化、民主化,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更为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使社会各种群体的利益和谐共存、协调实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关键;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人的和谐最重要的则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心灵的和谐,也就是深层次的社会精神文化和社会心态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舆论和谐是文化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实现各种发展的和谐、建设力量的和谐、利益关系的和谐、思想观念的和谐,都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谐的舆论氛围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5.
利益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学明 《前沿》2005,(12):173-177
利益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基础条件。本文详细论述了实现利益和谐的指导思想及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共同富裕,统筹兼顾和社会公平。不断提高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促进利益和谐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林建华在《理论导刊》2008年第11期撰文认为,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没有利益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因此,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利益和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其实质是利益的调整和分配,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系列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调节利益关系,以利益冲突向利益和谐的转化统领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鹏 《青年论坛》2005,(3):12-14
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的基础是稳定,稳定的关键因素在于合理调整社会主流群体的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在于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踏踏实实地为人民办实事。社会能否真正实现和谐,最终取决于人民对社会发展与利益分配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黄国泰 《今日海南》2005,(10):32-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公平是基础,而教育公平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妥善协调教育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实现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对构建“和谐海南”作用重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
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密切,它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地位重要,作用重大,是新世纪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宗教问题提出的根本要求。要把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作为开创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工作新境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为指针,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为动力,以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为目标,全面开创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工作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叶进 《求索》2006,(11)
一义务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社会的和谐无非是两种关系的和谐,一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二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前者更多地要求社会成员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后者则更多地要求社会成员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无论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还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都主要靠教育来实现和达到。因此,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之上,没有公平根本就谈不上和谐。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相似文献   

11.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和法制保障。和谐社会的本质表明,健全制度,规范秩序,分工协作,市场法则,利益分配,人际关系,都离不开民主法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最重要的职责。构建和谐社会,维护人民的权力和利益,维护社会的正义和公平,必须充分发挥人大的职能作用。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根本,维护人民的权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构建和谐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要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充满活力、保持稳定、不断发展、平衡各种利益关系的社会,是改革发展稳定相得益彰、和谐统一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指我国社会内部各种社会关系处于和谐状态。本文认为,从政治关系层面分析,和谐社会包含政治关系和谐之意,政治关系和谐则是利益关系、政治权力关系、政治权利关系三方面和谐的统一。和谐的政治关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良性发展的状态。一个和谐社会所拥有的精神道德的认同度、利益格局的协调度、环境条件的友好度需要执政党的引导、协调和整合。我们党的精神道德状况、协调利益关系状况、营造良好环境状况决定着社会精神的和谐、社会利益的和谐和社会的全面和谐。唯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才能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和保障,才能充分发挥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示范、推动、保证作用,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仲祖文 《今日浙江》2006,(23):10-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基层是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最终要落实到基层,构建和谐社会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基层。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十分重大。各级党委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把重心放在基层,把功夫下在基层,通过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现实问题,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  相似文献   

16.
陈勇 《前沿》2011,(20):138-14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实现社会关系的和谐,也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杨佳鑫 《传承》2011,(17):78-79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舆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舆论和谐程度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和谐的程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实现各类发展的和谐、各类建设力量的和谐、各种思想观念的和谐、各种利益关系的和谐,都离不开和谐舆论的保证。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公共舆论的管理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本文结合我院实际,从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认为构建我院和谐校园应把握四个问题,即:思想政治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思想基础,健全民主制度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条件,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内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9.
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是两个全新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执政目标,构建和谐世界是社会主义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二者具有统一性。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核心都是一个“和”字,二者统一于中国的和合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两个目标,都与整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密不可分,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统一性决定了二者的密切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和谐社会是和谐世界的基础,和谐世界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吴欣  陈伟龄 《群众》2008,(5):75-76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明确要求“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最根本、最决定性的又是经济利益关系。所以,建设和谐社会,第一位的工作就是要促进经济利益关系的和谐。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正处于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之中,利益关系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极化,利益差别矛盾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