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2.
小测验     
《当代贵州》2009,(22):60-60
“四位一体”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胡锦涛在2005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按四位一体布局的要求,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今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之一,是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安慧玉 《世纪桥》2009,(1):37-38
统一战线是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本文从不同的历史时期,论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统一战线的性质和任务变化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2004年秋天,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届满55年的时候,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6.
一丁 《党建文汇》2007,(1):28-29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关专家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增加“和谐”的修饰语,是我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上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7.
在陈云的著作及其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工作的实践中到处渗透出丰富的经济思想,这包括农业经济思想、流通经济思想、财政金融经济思想、综合平衡发展思想以及经济改革思想,等等。学习陈云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搞好经济工作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边延 《支部生活》2008,(10):1-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其中,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这些经济思想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我们当前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双重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8,(1):9-9
各级工会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工人阶级的主体地位,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开展活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党的工运理论,夯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思想基础,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构想,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2.
启事     
李颖成 《新长征》2008,(11):64-64
在县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如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张荣臣 《党课》2006,(11):14-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一再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则更是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具体部署。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要完成自己的执政使命——团结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列宁执政党领导思想,是列宁执政党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列宁认为执政党要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从而在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中,提出了"新经济政策".这其中的一些思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一些思想根源,而且这一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建国后,毛泽东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进行了探索,尽管出现了许多波折,甚至出现了“化大革命”那样的重大失误,但他作为探索的开创,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是必须时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或体制层面进行改革,从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确立的重要战略思想.这个思想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17.
彭钢 《湘潮》2011,(10):37-40
从1956年9月至1966年5月,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时期。以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罗荣恒、李富春、谭震林、陶铸等为代表的湖南共产党人,开拓创新,励精图治,虽经风雨曲折,但仍成果丰硕:奠定了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培养和积累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工作经验,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颜晓峰 《前线》2012,(12):161-1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不断拓展的道路。党的十八大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从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达到了新高度、进入了新境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了基本框架、规划了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龚昕 《党史文苑》2009,(7):15-18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毛泽东在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及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理想模式的探索中蕴涵了丰富的经济和谐思想.这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动辰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一化四建”发展战略,“围绕工业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