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效桦 《瞭望》1996,(43)
台风袭击某地之后,一位干部到基层了解灾情。跑了一天,这位干部听到基层干部所汇报的灾情大多为“大概是”。有没有房子倒塌?有。倒几间?多少面积?大概是……有没有农作物被毁?有。多少面积?损失多少?大概是……听了一连串“大概是”,这位干部无奈地感叹:“尽是‘大概是’,叫人如何识得灾情真面目?”  相似文献   

2.
眼下,干部工作中十分流行“能者上,庸者下”的提法,从字面上看似乎只要把有能力的人推上去,把平庸的人拉下来,就算完事。以“能”、“庸”作为取用干部的标准,相对论资排辈的传统来说,固然是一种进步。但择能舍庸的工作过程,若是只把眼睛盯在孰能孰庸的识别上,而不是造成“庸者”居位的机制上,显然有本末倒置之嫌。产生“庸者”在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领导者识人用人不当造成,主要表现在:一是小器大用,即领导者对干部拔高使用。譬如有的领导把小单位、小部门的优秀负责人,提拔到更高一级的领导岗位上,拔苗助长,造…  相似文献   

3.
如果有人告诉你:要把工会建设成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要成为职工的代言人和维权人,你一定不会感到有什么新意。当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工会主席李介麟告诉我,他们的工会是一座培养干部的“孵化器”时,立即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立即缠住李主席刨根问底地弄个明白。一、把工会建成培养干部的“孵化器”  相似文献   

4.
已被执行死刑的大贪官王怀 忠,平均每两年上一个官台 阶,其升速之快,可算是干部队伍中一个边升边腐、边腐边升的典型。其中奥诀何在?王怀忠本人曾高度概括为一句话:“只要把上面哄好了。”(《广州日报》2003年12月11日)“上面”都包括哪些人?报道语焉不详,不敢妄自揣测,但常识告诉人们,下面两部分人起码应在此列:一是负责考察干部的组织人事部门,二是任命、使用干部的直接上级领导。大小干部的任命,都是先由上级机关考察,然后由领导研究决定、下发任职命令。把这些人“哄”好了,屁股坐在自已一边,在考察时就可以隐恶扬善,有不利的意…  相似文献   

5.
王淑君 《各界》2006,(12):79
文言虚词“焉”在新教材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用法也较难掌握。现整理出来,供学习者参考。1作代词包括作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作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们”、“它”等。例如:(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他们)(张溥《五人墓碑记》) (2)谨食之,时而献焉。(它)(柳宗元《捕蛇者说》)作指示代词,相当于“之”,作宾语,可译为“这”、“那”等。例如:(3)然力足以至焉。(那里,那个地方)(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相似文献   

6.
陈琪 《党政论坛》2014,(7):43-43
责任是人类社会崇尚的基本价值理念,检验每一个成员的品德、操守和素质。“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每一分钟,工作的每一岗位,无不与责任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责任担当作为重要问题,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并贯穿始终。他指出,“我们肩负着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旗帜鲜明地把“敢于担当”列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的干部序列上,省委副书记算得上“大官”了。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只能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接触”。但郑培民却是个例外。许多普通农民竟与郑培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打心眼里把郑培民当兄弟、当朋友看。人常说“时位移人”,可郑培民不是这样的人。从湘潭市委书记到湘西州委书  相似文献   

8.
当了干部,有些人会把“关心”“送上门”。廉洁自律的公仆应将自家的大门关紧关严,不留一点缝隙。 据悉,合肥市副市长朱维芳走马上任不久,有关单位想变动一下她当园林工的丈夫的工作,当他们上门征询意见时;朱维芳坚决地辞谢了这份“关心”。朱维芳严守自家“门”,升迁不谋私,表现出一个公仆严以律己、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党性修养。 当了干部,有些亲朋好友也会怀揣“热望”“找上门”。党性高于一切的公仆应把守好家“门”,杜绝不正之风从自己家里钻出去。  相似文献   

9.
当前,有一些地区、部门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存在“三只眼”现象,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切实的措施力b以杜绝。“三只眼”现象,就是指选人视野失宽,产生不良效果。一是‘’近视眼”。当某单位、某部门领导职数出缺时,往往把选人视线放在党政机关、领导身边或本单位、本部门,以‘’熟悉情况、“懂行”为由,稿近水楼台先得月。二是“偏。C眼”。有些领导对熟悉的人心存偏爱,一有机会,首先想到是安排自己身边的人。少数领导用干部不搞五湖四海,而是滥用职权,搞裙带关系,搞小圈子,培植个人势力。不少地方存在着“由少数…  相似文献   

10.
某单位领导上任之初,不是效仿别人先烧“三把火”,而是为各级干部端上“三盆水”。“第一盆水”,让各级干部好好地“洗洗头”。他说,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无论哪一级领导,都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只有当头脑清醒了,才能带领群众奔小康,才能在灯红酒绿的世界中明辨是非不转向。“第二益水”,要求各级干部认真仔细地“洗洗手”。他提出为官要廉洁刚正,两袖清风,做到名利不动心,不义之财别伸手。只有“手净”了,才能理直气壮、行事坦荡,把党和政府交给的任务完成好。“第三盆水”,要大家尽快“洗洗脚”。他要求各级干部,特…  相似文献   

11.
有些领导把政令不畅归咎于一些“不好说话”的干部,对言不听、计不从的干部冠之以“不好说话”,借口“不换思想则换人”,动不动进行组织处理,结果贻害无穷。何谓“不好说话”的干部,笔者认为有正反两种之分:一种是不卑不亢,不屈不挠,不循私情,严格按原则办事,对某些领导来说,这是“不好说话”的干部;另一种是不听党的话,专听某些领导的话,只唯上,不唯实,办事看来头,说话见风头,对上唯唯诺诺,对下颐指气使。对某些领导来说,这是“好说话”的干部,其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好说话的干部。因此,对“不好说话”的干部要…  相似文献   

12.
邓州用民主的办法把农村人心聚起来,多年解决不了的难题一一迎刃而解河南省邓州市汲潭镇张井村农民张善秋有个绰号叫“老纪检”,他曾连续多年上访反映村里的各种问题,有一回还带着被子、床垫睡到镇政府大院里,要求撤换村干部。干部们私下议论,张善秋天生爱怀疑干部,谁当干部他告谁,是块“搞纪检”的料。  相似文献   

13.
张哲 《党政论坛》2010,(11):39-41
“公推公选”,即民主推荐、公开选拔,是地方党委根据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选拔领导职位人选的一种新方式。公推,就是通过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民主推荐,让更多具备条件的人有参与竞争的机会;公选,就是通过让更多的人参与选择,使干部的任用体现多数人的意愿。这种选拔方式改传统委任制为选任制,变等额选举为差额选举,从过去“少数人从少数人当中选人”到“多数人从多数人当中选人”。  相似文献   

14.
提起买官,人们无不痛恨。这种现象,冷了志士奉献之心,堵了人才报国之门,最终误了伟大的事业,损了人民的利益。于是,人人都在斥责买官现象,各级都在强调干部作风要正派,强调要凭实绩用干部,强调对买官的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可是,为什么买官现象仍然禁而不止呢?原来,在干部队伍中确实有这样的人,他们不大干活,却善于“活动”,长于拉“关系”,更会找“靠山”。没本事,却有钱,而且舍得送钱———送钱当然是为了捞钱,捞更多的钱,于是他们把官场当成了市场,把买官视为最赚钱的生意。倘若让他们当上官,特别是当上大官,必将为非作歹、祸国殃民。既然…  相似文献   

15.
人生活于社会,社会就要评价人。这评价,对个人可决定得失荣辱,甚至可影响生死存亡;对社会,则关系把管理主导之权交予谁手,所以也决定着一单位、一社区乃至一国家之命运。有道是“政治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而干部的评价遴选,似乎还应放在这决定因素之先,怎样评价遴选好,真让“行的”人“行”,就成了个大问题。 以往,在某种范围内和气候下,这个重大问题却被作了过分简单化的处理。具体办法常常是让领导的个人偏好或者说意志去决定谁行,谁不行。其弊端很明显,已被一句民间创作的对联概括:说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与这种旧法不同,近几年随着干部制度的改善,我们开始反对由个别人“说”谁行不行,而注重从实践中显示谁行不行。这就叫“凭实绩用干部”。这句话,不仅成了组织人事工作本身的重要共识,也很为  相似文献   

16.
时下向上汇报风行“两本帐”。同一件事情,材料有虚有实,亦真亦假,必看上之所为。对工作浮在水面上,闻“喜”则安,闻化即温的领导,报之以“好”,对真心体恤民情,务实求实的领导,则掏出“真家伙”。据称,后者虽多,而前者亦不少。“思上”之法是一些基层干部几经碰壁的经验之作,反映出眼下一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中暴露出的问题。他们中的一些人,整天关在房子里,安坐在太师椅里,对下面的情况仅靠简报、汇报才能略知一二,这种人最好糊弄;另一种人,下到基层,精蜒点水,听听汇报,筛选些“干货”后,安然回巡;还有一类,基层走…  相似文献   

17.
以思想汇报之名行“私想”汇报之实,是当前领导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每逢干部调整、人事变动等敏感时期,总有少数干部打着汇报思想的幌子,找领导汇报“私想”,以达个人私利的目的。这一现象应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江泽民主席关于“把我军办成一个培养人、锻炼人的大学校、大熔炉”的重要指示。武警上海总队真正把“办校青人”当作大事来抓,使官兵综合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的实践证明,增加政治工作的知识含量,下大力办好军旅大学校”,是提高官兵综合素质,精兵、强军的必由之路。 1996年,武警上海总队领导在部队搞调研时发现,干部知识面窄,理论水平偏低,工作中时常遇到麻烦。有些机关干部写材料不“上路”,下基层发现不了问题,抓工作抓不到点子上。不少基层政工干部上政治教育课是“照本宣科”,症结抓不住,道理讲不清,…  相似文献   

19.
近日,听到一位同志谈论说:“一个干部在哪个单位能干一辈子,一张纸就刮走了,工作就是熬时间呗。”这使我想到社会上一些干部把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当作临时的,或当作走上更高层次的跳板。他们有一种工作哲学,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们认为只要不出大问题,工作平平庸庸也能提拔。于是,工作马马虎虎,应付差事,不敢创新。还有一种与此表现不同但本质一样的情况,表面上看工作积极性很高,但只讲形式,不讲实效,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干工作是给领导看的,其目的是为了提拔重用。  相似文献   

20.
赵超 《民主》2011,(8):56-56
日前,一位地方领导在该地举办的干部培训班上讲话时说:“时下我们有些干部讲起理论夸夸其谈.一套一套。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把理论作为获取实惠的工具,明明是谋私利,也能说出一番道理来,群众讥讽他们是‘理论联系实惠’的表率。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以此为戒.切实把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真正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