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一国建成”思想与斯大林“一国建成”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国内战争结束以后,列宁发展了“一战”期间提出的“一国胜利”论,形成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的思想;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曲解了列宁的思想,提出了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列宁的“一国建成”思想与斯大林的“一国建成”论之间,在产生基础、基本内容、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等方面,都存在着重大差别,应该将二者严格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2.
列宁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包含在他的"一国胜利论"的思想当中。列宁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指的是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这标志着列宁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次新的发展,在科学社会主义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执掌政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执政的共产党。在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俄国,共产党如何执政?如何带领俄国走上国家振兴、人民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这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陌生的,无前例可循。列宁、斯大林作为苏维埃国家执政党的两位早期领袖,他们的执政理念对于党的执政基础的奠定、执政体制的形成、执政方略的制订、执政方式的确立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理论 ,经历了一个由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斯大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必须“同时胜利”的同时 ,认为一国可以首先取得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胜利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 ,明确提出了“一国胜利”论 ,并进而形成了“一国建成”思想 ;斯大林在同反对派的论战中 ,曲解了列宁的思想 ,提出了“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论 ,继而又提出了“一国建成共产主义”论 ,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胜利的理论推向了极端。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历史、地理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等原因,新疆面临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严峻问题。新疆又是多民族、多宗教的民族区域聚居区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这决定了新疆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内涵相较于其他兄弟省市自治区有其特殊性,而正确全面把握新疆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内涵是满足新疆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俄国民粹派无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村社正在瓦解的事实,主张俄国走"非资本主义道路",即绕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列宁通过分析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事实,指出俄国村社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并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从而彻底批判了民粹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列宁在否定和批判民粹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的同时主张肯定民粹派理论纲领中的合理内容。  相似文献   

7.
90年前的1月21日,列宁在俄罗斯戈尔基村去世,终年仅53岁。 档案证实列宁曾要求获得毒药 由于多年的流放、牢狱、革命、战争,列宁的身体一直不好。而1922年的遇刺最终击垮了列宁的身体。1922年5月,51岁的列宁第一次中风,右侧部分瘫痪,开始减少政务。12月第二次发生中风后,他被迫停止政治活动,把权力移交斯大林为首的“三驾马车”。  相似文献   

8.
李瑶 《世纪桥》2010,(1):60-61
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列宁和葛兰西发展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强调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及其实现战略。他们的理论是在不同的无产阶级革命背景下产生的,二者的结合,对于分析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在毛泽东故居中南海丰泽园的书房里,一直存放着一本1930年上海明日书店出版的列宁著作《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封面上有毛泽东用毛笔写下的"毛泽东"三个字的签名。这本书,就是列宁这部哲学名著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全书共461页,近30万字,译者的署名是"笛秋""朱铁笙"。在20世纪30年代白色恐怖的背景下,马列著作的译者大都使用的是笔名或者化名,"笛秋""朱铁笙"也是如此吗?他们又是怎样携手合译这部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发展是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也随着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工作的开始,文化建设的主题正越来越被提上日程,各地纷纷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改革是为发展服务的,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发展要求,无疑是体制  相似文献   

11.
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有它自身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而同其他社会制度相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都有自己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从而成为两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在意识形态上,都有着根本的区别。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放弃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必然陷入资本主义泥坑。在基本制度层次上不问姓“社”姓“资”,客观上是会导致资本主义化的。赞同“趋同论”、“交融论”的人,往往只看到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运行机制方面的某些共性,而抹杀了两种社会形态在基本制度方面的对立性。我们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参与经济全球化、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往来的,这与社会制度的趋同、交融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因素,不能说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主义因素越来越多了。民主社会主义是进行若干改良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民主社会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回到列宁”与“回到马克思”:两种对立的解释学立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金福 《唯实》2009,(11):27-31
《回到马克思》与《回到列宁》,是张一兵教授的前后两部著作,但它们的解释学立场却是对立的。“回到马克思”坚持的是客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回到列宁”表达的是主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从“回到马克思”到“回到列宁”,是从客观主义解释学立场向主观主义解释学立场的后退。这种后退对正确理解以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不平衡发展与中国新型城乡二元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常态,城乡差别是不可消除的。中国城乡关系的构建应抛弃变二元经济为一元经济的传统思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克服中国巨大的城乡差距的正确途径是实施向农村倾斜的新不平衡发展战略,逐步建立城乡有别、各具特色、相互协调的新型城乡二元经济。  相似文献   

14.
"列宁符号"是指中共运用列宁名字、肖像、忌日等象征来对一些具有重要革命意义的时间、空间、生活物品等进行建构装点的政治符号产品。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借助"列宁符号"的时间建构与传播,树立中国革命形象、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指导中国革命实践、进行中国革命动员;借助"列宁符号"的空间建构与传播,推进中共革命社会化、进行中共革命教育、传播中共革命理念;借助"列宁符号"的生活建构与传播,传播中共革命象征、促进中共革命认同、传播中共革命信仰。通过革命领袖进行革命符号装点的做法,使得中共革命成果马克思主义化,借助"列宁符号"时间化、空间化、生活化的物质载体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今后中共政治符号建设提供了诸多启迪。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论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供给端表现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上。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但总体上安徽仍然处在产业链的中低端,附加值不高且区域内部经济存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文章基于区域经济的视角,总结安徽省内各城市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表现和特点,进而分析不同类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破解安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思想贯穿于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整个思想进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分析与对全球化进程的分析在逻辑上是一致的。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研究相对应的是他对于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形式的预测,这一预测分为马克思早年的“共同胜利论”和晚年的“跨越论”两个阶段。马克思这两个阶段的理论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跨越论”是“共同胜利论”的逻辑结果,而其内在的逻辑动因则是全球化。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艺术生产的与物质生产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由于艺术生产的过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密切合作和协同。同时,艺术进步的原则是特殊的,艺术的进步与物质的进步程度不等、性质不同。物质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对旧有的历史阶段的彻底否定,而艺术的进步原则不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高峰,这些高峰可以并列,它们的存在不必以否定前一个高峰而作为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这是党选择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和统一战线策略的历史依据。社会主义时期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党和政府既不能为了消除不平衡而采取“同步”发展战略,也不能强化和扩大这种不平衡。正确的选择只能是实行梯次发展战略,在原有不平衡基础上,逐步消除不平衡,最终达到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19.
苏共解密档案证明,1947年11月30日,毛泽东在致斯大林电报中,的确曾考虑过让“除中共之外”的“所有政党”,在中国革命胜利后离开政治舞台。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要取消“民主党派”,而必须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正确的解读。至于米高扬“报告”所宣称的,由于听了斯大林1948年4月20日复电“建议”,中共才“改变了对资产阶级政党的政策”,这一“结论”有悖于历史的真实。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认斯大林复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回答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宣部理论局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看教育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现象等7个问题,并组织中央有关部门和理论界部分专家学者对此作出了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回答,应读者要求,我们从本期开始,陆续在“党课参考”栏目予以编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