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权利与财产的关系的揭示可以很好地解释和解决当前很多社会问题,与最终实现人类公平正义的理性追求的内涵等同,和当代中国法治国家的目标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2.
正该专栏自2000年第3期开设以来,一直遵循关注农村,了解农村,为农村法制建设出谋划策,为实现农村法治贡献力量的宗旨。经过多年的努力,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与厚爱下,专栏在国内期刊界享有一定的美誉:2006年被评为全国社科学  相似文献   

3.
正该专栏自2000年第3期开设以来,一直遵循关注农村,了解农村,为为农村法制建设出谋划策,为实现农村法治贡献力量的宗旨。经过多年的努力,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与厚爱下,专栏在国内期刊界享有一定的美誉:2006年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2009年被评为湖南省期刊优秀栏目;2010年被评为湖南省高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推动和影响了中国法治的进程,对中国法治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从封闭保守到开放改革的变迁推动了法律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政治文化从革命到建设的变迁推动了中国革命型法制到建设型法制的发展,推动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完善;政治文化从“人治”到“法治”的变迁推动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和目标的确立;“和谐”政治文化的构建对我国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法治理念的更新,正在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权利的觉醒与法治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的要义在于权力运行的合法、有序。权力、权利之间具有彼此消长关系。唤醒公民的权利意识,号召公民拿起法律的利剑维护自己的权利,进而培育出具有自救型人格的公民,是中国法治得以实现的最终保障。  相似文献   

6.
西方法律史和中国近现代法律史证明了权利是法治的动力。权利是法律运行过程的动力的具体表现是:权利是立法的动力,权利是守法的动力,权利是执法的动力。重视权利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法治的型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法治建设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是多管齐下,加强法治观念的培育;二是采取措施,推动城乡结构的转型;三是完善和理顺民主机制,落实村民自治;四是从客观现实出发,整合法治资源。  相似文献   

8.
法治建设推进与法治理念普及并未形成对当代中国法治基本内涵的清晰学术界定,究其原因就在于缺少自主性维度的中国学术无法构建起法治的当代中国研究语境。因此,从政治背景、基本内涵、内在诉求、文化立基等方面考察并厘清当代中国法治的基本逻辑,进而从学术与权力关系的范畴追问作为承担法治建设任务的当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才得以形成对当代中国法治完整而清晰的学术认知与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性政治实践经历了革命性实践、发展性实践的历史演进,已进入了当代中国治理性实践的时代方位。法治方式是当代中国治理实践的基本手段,法治文化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时代特质。培育法治精神、建立法治体系、养成法治行为,代表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时代创新的三大维度。  相似文献   

10.
正(原名当代中国农村法治扫描与研究)该专栏自2000年第3期开设以来,一直遵循关注农村,了解农村,为农村法制建设出谋划策,为实现农村法治贡献力量的宗旨。经过多年的努力,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与厚爱下,专栏在国内期刊界享有一定的美誉:2006年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2009年被评为湖南省期刊优秀栏目;2010年被评为湖南省高校学报特色栏目;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特色栏目;2012年荣  相似文献   

11.
农村法治的运行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法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法治建设应当遵循统一、公平、适度干预和可持续发展等基本原则。深化农业经济市场化改革、获取广大农民对农村法治的普遍认同、发展和完善基层民主与自治制度等是推动农村法治建设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2.
正该专栏自2000年第3期开设以来,一直遵循关注农村,了解农村,为农村法制建设出谋划策,为实现农村法治贡献力量的宗旨。经过多年的努力,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与厚爱下,专栏在国内期刊界享有一定的美誉:2006年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2009年被评为湖南省期刊优秀栏目;2010年被评为湖南省高校学报特色栏目;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特色栏目;2012年荣  相似文献   

13.
自然权利理论作为洛克政治法律思想的逻辑推演起点在洛克的政治大厦中占据重要位置。通过厘清自然状态—自然权利—法律权利—法治这样一条脉络,可以清晰而逻辑地回答洛克自然权利理论对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的理论关怀。同时,洛克的财产权理论是洛克自然权利的第一要素。从自然状态到自然权利表征了人类社会权利理念的勃兴,而从自然权利尤其是财产权到法律权利的进化则为法治秩序弥散机制的生成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现代法治理论诠释洛克的自然权利概念并厘清洛克的自然权利言说,能够为国家法治治理开辟一条更坚实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农村法治建设是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农村社会的特殊性入手,阐述了农村法治建设的特点,并指出深入探讨农村法治建设的特点是最终实现我国农村法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新的视角来探析现代法治,剖析法治理念为法律统治,灵魂为民主理性,论述法治是手段和目的、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对中国来说,不但应注重法治基础工程建设,也应注重法治目的工程建设,因为法治本身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的法治进程中存在一系列的内在矛盾关系,把握这些类似悖论性质的矛盾关系,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我国法治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和走向法治之境的艰辛.这些内在的矛盾关系主要表现为:法治理念的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法治秩序的建构性和自发性、法治秩序的一元性与多元性、法治的自治性与开放性、法治的均衡性和非均衡性等.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井然、公平正义、权利保障的社会。和谐社会不能没有法治;法律相对于其他实现社会管理的方式,如道德、宗教等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全面性、程序性等优越性,这就决定了法治是社会管理方式的主导。由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中国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指向。从中国共产党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进程来看,法治中国建设所形成的理论体系和成就已然转化为实践层面常态化、系统化的机制体系。具体表现为关注法治理念普及化的理论教育机制、聚焦法治理念规范化的制度化机制、专注于法治理念践行的行为化机制和侧重于以“三治结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统筹协调机制。这四种实践机制交相互构,共同形塑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行稳致远的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原名当代中国农村法治扫描与研究)该专栏自2000年第3期开设以来,一直遵循关注农村,了解农村,为农村法制建设出谋划策,为实现农村法治贡献力量的宗旨。经过多年的努力,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与厚爱下,专栏在国内期刊界享有一定的美誉:2006年被评为全国社科学  相似文献   

20.
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写入执政党的工作报告;1999年宪法第三次修改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一系列新部署;2012年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吹响了法治建设的新号角,掀开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