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国两制”的司法框架决定了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法律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刑事管辖法律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整个刑事法律冲突的起点 ,是解决刑事法律冲突首先要确定的问题 ;本文拟就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法律冲突的特征 ,不同法域的刑事管辖的差异 ,法律冲突的表现 ,解决冲突的法律依据、基本原则、具体规则进行探讨 ,以起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区际知识产权法律冲突不仅具有中国区际民商事法律冲突的一般特征,而且具有知识产权领域内法律冲突的自身内在特殊性。中国区际知识产权法律冲突应采冲突法和统一实体法的解决方式。鉴于中国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中国区际知识产权法律冲突宜先采用冲突法方式解决,两岸四地经济、政治关系得到较高程度的整合后逐步建立统一的程序性、实体性规范,直至完全统一区域知识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以中央集权为主、地区分权极其发达的国家,区际法律冲突较为突出。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区际冲突法的研究往往只局限于自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形成的“一国四法域”局面带来的影响。其实在这之前,中国由于地方立法的发达和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变通立法,已经为我国区际冲突带来了很多影响,而这些影响均来自宪法和宪法陛规范的规范。文章试图通过对我国宪法性规范对于区际冲突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一些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作为一个包括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四法域的国家,不可避免地将遇到越来越多的区际刑事法律冲突问题。其解决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维护国家主权统一的原则;相互尊重、互不干涉的原则;平等协商的原则;及时、有效地惩治犯罪原则。  相似文献   

5.
识别是在适用冲突规范时,依据一定的法律观念,对有关的事实构成作出"定性"或"分类",将其归入一定的法律范畴,并对有关的冲突规范进行解释,从而确定应援用哪一种规范的认识过程。识别在判定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性质、确定涉外民事关系应适用的法律规范的过程中被广泛采用,是解决涉外民事纠纷的必要程序。我国是一个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国家,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法律冲突问题,即区际法律冲突,而科学的识别制度和完善的识别理论是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存在法律冲突的区际法律关系中,科学的识别制度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区际法律冲突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特点与世界上其他复合法域国家的区际法律冲突相比 ,中国区际法律冲突除了具有一般区际法律冲突的特点外 ,还具有其自己的鲜明特点。1.我国的区际法律冲突是“一国两制”下的冲突。中国的区际法律冲突既有同一社会制度下的法律冲突 ,又有不同社会制度间的法律冲突 ,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不具有的一个特点。迄今为止 ,世界上现有的区际法律冲突都是“一国一制”的法律冲突 ,这些国家内尽管存在着不同的法律 ,但其政治、经济制度是一致的 ,仅仅在法律规定、法律形式上不同。如美国、英国、瑞士等国的区域法律冲突 ,…  相似文献   

7.
两岸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在罪与刑、证据制度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或冲突),导致两岸对跨境犯罪的合作打击工作不力,不利于保障海峡两岸人民权益和维护两岸交流秩序。我国大陆地区应当在适合国情的基础上,有效借鉴台湾地区的有益经验,有效解决两岸刑事法律制度冲突。同时,认真贯彻落实《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逐步制定《区际冲突法》,加强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协助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区际属人法问题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中国已成为多元法制和多元法域的国家 ,现实已经导致了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产生。区际属人法的确定是解决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首要问题。区际属人法不能以国籍连结点来确定 ,而应以住所及惯常住所连结点来确定。解决区际属人法的冲突也就是解决住所及惯常住所连结点的积极冲突和消极冲突。  相似文献   

9.
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立法模式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香港、澳门的相继回归,中国出现了"一国两制,四法域"的格局,中国应该采取何种区际法律冲突的立法模式,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特点,来探求适合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刑事法律关系是刑法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就实际而言,每一个刑事案件就意味着一个刑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前提是"刑法规范所规定的犯罪及其相应的刑事责任";刑事法律关系产生的事实前提只能是"实施犯罪行为";刑事法律关系的表现形态有“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而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取决于“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战略构思。随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这一战略构思变成现实。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国两制”实行的过程中,我国将形成一个不同地区多法系并存的局面,区际法律冲突问题是客观现实,无法回避,如何解决我国的区际法律冲突?本文试图探讨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特点及其化解矛盾的途径等问题。一区际私法及区际法律冲突区际私法是指解决同一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民法不一致所造成的法律冲突的法律。区际私法冲突,多见于联邦制国家或存在复合法域的国家。例如,美国有50个州,由于各州都有权立法…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性质之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的性质,中国大陆的学者一般都认为是特殊的区际法律冲突,但台湾地区学者的看法却不尽一致。分析两岸学者特别是一些台湾学者的观点,结合两岸关系的现实,应该明确海峡两岸的民商事法律冲突不是国际法律冲突,而是区际法律冲突,是特殊的区际法律冲突,是私法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已是复合法域国家,大陆与香港、澳门由于法律规定相差甚远而产生了区际法律冲突,然而从大陆角度来看尚未有解决这类冲突的法律.本文先从区际法律冲突的性质入手,阐述了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三种可能方法,再根据我国的政治体制及大陆与港澳法律特点出发,分析了三种方法适用的优缺点,最后得到用"折衷制"解决大陆与港澳间区际法律冲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刑事法律关系是刑法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就实际而言,每一个刑事案件就是意味着一个刑事法律关系。引起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的情形有:数罪并罚、减刑假释缓刑和刑法规范更替;其在法律上的规定构成刑事法律关系变更的法律前提,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出现构成刑事法律关系变更的事实前提。  相似文献   

15.
论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我国区际冲突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的区际法律冲突较之于世界上其他复合法域国家内的区际法律冲突有自己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我国区际法律冲突中可加以限制适用。主要应从程度上、适用标准上、准据法的角度上、对国际惯例的排除及从司法程序的严格限制等方面进行限制适用。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区际法律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各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应属于区际法律冲突,结合其特点,用实体法规则方法与冲突法规则方法解决中国区际法律冲突各有其利弊和可能性,但中国目前应由各个法域自行制定各自的区际冲突法规则。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区际法律冲突是指中国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四个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这四个法域的法律内容差异具有范围较广、比例较高、成因多、引起的司法管辖冲突较多的特点.对中国四法域间的法律冲突,应通过立法和司法途径,采取平等协商签订区际法律协议,积极合作开展区际司法协助的形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一国两制”方针的推行和一些特殊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大法系,四个法域”的复合法域国家,区际法律冲突不可避免。在大量出现的区际民事法律关系中,继承关系占据了一定比例。由于我国四法域的继承法律制度差异很大,且区际继承关系较其它的民事关系复杂,所以,区际继承法律冲突及其解决途径问题则更加复杂。本文在比较四法域继承法律制度异同的基础上,详细评析了区际继承法律冲突各种解决途径的优劣利弊,认为通过准用(或类推适用)国际私法解决区际继承法律冲突是目前最现实、最可行、最稳妥地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内部具有独立法律制度的地区被称为法域.区际私法冲突,就是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既有私法之间在适用中会产生的不一致的后果,并由此而引发的法律冲突.随着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顺利回归,以及台湾地区问题的积极解决,我国最终将形成"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格局.中国区际私法冲突存在已久,就目前来看,由于经济的互动性增强,解决两岸三地的有关区际私法冲突问题愈加迫切.通过对各国立法例和中国现有立法的研究,分别在识别、反致、法律规避、程序诸方面进行讨论,最终形成区际冲突法和各法域终审法院司法实践共同解决区际私法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祖国统一大业的不断推进,内地、港、澳、台相互交往的越发频繁,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正确认识和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的产生必须具备二方面的条件:一是法律条件,二是互涉犯罪存在之事实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解决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以及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