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和谐司法是一项针对现行司法法治主义的改革策略,和谐司法也是一种实现司法法治主义的转换机制.和谐司法产生的时代背景赋予了和谐司法自身特殊的时代使命:发掘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纠纷排解新模式,调剂现行司法法治主义之不足,开拓有中国特色的司法法治主义新境界.我们要防止对和谐司法的错误理解,和谐司法不是单纯的政治口号,和谐司法也不等于德治、人治.正确地理解和谐司法的时代内涵,在司法工作中就必须一方面坚持司法法治的基本理念不动摇,另一方面又要保有开放的司法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2.
深化司法改革,从而最大限度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国当代司法改革的历史进路经历了法统的恢复、司法技术的完善和司法体制的改革三个阶段。公正、效率和权威,是中国当代推动司法改革所必须秉持的价值向度。党的领导与司法独立、法律价值与社会价值、专业司法与人民司法、本土司法与化外司法是推动中国当代司法改革必须要处理好的四对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深化政法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过程中,执法司法责任制建设作为执法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深受法律界和其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推动执法司法责任体系改革和建设,是推进司法执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的重大举措,对完善和全面落实执法司法责任制,提高执法司法质效以及进一步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深化执法司法体制和其他各项改革具有重要牵引和统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宋代司法传统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司法改革为近年法学界所关注的一个热点、焦点问题,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努力寻找出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正确路径。本刊与河南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所联合组织的以“中国法律传统与当代司法改革”为题的讨论,旨在对中国的司法改革乃至法制建设有所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司法传统与当代司法公正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司法改革为近年法学界所关注的一个热点、焦点问题,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努力寻找出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正确路径。本刊与河南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所联合组织的以“中国法律传统与当代司法改革”为题的讨论,旨在对中国的司法改革乃至法制建设有所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司法改革为近年法学界所关注的一个热点、焦点问题,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努力寻找出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正确路径。本刊与河南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所联合组织的以“中国法律传统与当代司法改革”为题的讨论,旨在对中国的司法改革乃至法制建设有所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自近代以来,人类在司法体制方面的探索已有300多年。世界各国在司法体制类型、模式、原则、理念和制度等方面所进行的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国外司法体制改革经验,把握世界司法体制改革发展趋势,对正在进行的中国司法体制改革将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司法公正是现代法治的首要价值取向,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和法治现状的重要标志.实现司法公正,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深化司法改革,推进司法制度改革和创新.公正廉洁司法是实现社会公正最重要的一道关口和最后一道关口.司法能否公正,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司法公正廉洁作为目标与价值所在,需要我们从制度上加以保障,使之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司法的三大传统及其对当代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司法改革为近年法学界所关注的一个热点、焦点问题,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努力寻找出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正确路径。本刊与河南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所联合组织的以“中国法律传统与当代司法改革”为题的讨论,旨在对中国的司法改革乃至法制建设有所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很丰富,本文仅就其思想库之一--法律思想中的司法改革理念进行论述.司法腐败对人民对社会的危害性使孙中山意识到司法改革非常重要.孙中山的司法改革理念集中体现在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两个方面.而这两个司法理念在其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中得以体现.孙中山的司法改革理念及其措施不仅对当时的中国意义重大而且对当下的中国进行法治建设也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不变”的中国基层司法风格及其社会经济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改革为近年法学界所关注的一个热点、焦点问题,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努力寻找出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正确路径。本刊与河南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所联合组织的以“中国法律传统与当代司法改革”为题的讨论,旨在对中国的司法改革乃至法制建设有所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司法能动作为一种与司法克制相对的司法意识形态,引起国内法学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很多学者和法官倡导在司法实践中应该充分发挥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实行"能动的司法"。但是,能动司法的实现需要多方面条件和因素来支持,否则实行能动司法于法治是不利的。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在法律文化、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分析美国能动司法的实现条件,发现中国的不足,有利于推动中国实行有限的"能动司法",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3.
司法与法治的内在关联 ,在理论上是不言而喻的 :法治为司法活动提供制度保障 ,司法则成为法治对抗强权、维持正义的常规形式 ;法治成为司法活动的价值归依 ,司法则将法治的精神送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在拥有悠久的法治传统的同时 ,也往往拥有同样悠久的司法传统。第一 ,司法是法律实现的常规形式。司法作为法的实现的一种权威途径 ,能够以法定程序 ,将法律正义从制度规范形态转化为社会生活事实。正如拉德布鲁赫所说 :司法使法律降临人间。“法之不行与无法同”,司法在一般意义上的重要性早已为中外的古人们所强调…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新时期实现依法治国这个目标,就是要求我们党要以实际行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将法治中国建设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密切相联,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司法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步骤。司法改革的目的是实现司法公正,以司法公正引领社会公正,实现法治社会建设的目标。司法改革的内容涵盖"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诸方面,因此对立法、司法、法务管理和法学研究都提出了艰巨任务和严竣挑战。只有高屋建瓴周密设计,科学筹划改革步骤,具体落实改革措施,认真总结改革经验,时刻校正改革目标,坚持不懈努力前行,才能达到预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清末以降,中国司法改革长达百年之久,新中国司法改革亦三十年有余,从追求法制到建设法治,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与实践理性存在着偏差。传统惯性与法治内涵、实体正义与程序规制、政治思考与法理品性发生了直接的对撞。人民政权两次以典范人物树立司法战线上的榜样,强调情理作为裁判社会纠纷的必要理念,直接拷问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是讲法理还是讲情理,是理念当先还是技艺领跑,是法律至上还是群众满意,在当下中国不仅仅值得深思,更需要去魅。  相似文献   

17.
当下中国的能动司法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并同时避免不利的实践与后果,就必须要恪守能动司法的限度;也即要处理好“能动”地司法与“依法”司法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型构起能动司法的边界。因而,这不仅意味着,当下中国司法场域里的能动司法,必须要认真对待法治的基本原则,甚至是“法条主义”;而且也意味着当下中国的司法改革,必须要摆脱长期以来西方二元对立的司法知识观对中国司法裁判与司法发展的宰制,以一种新的、当然也是适合于中国社会的司法知识观来引领中国的司法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建设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司法改革一直是一个理论上热议不断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和法官法等法域塑造了中国特色审判体制的灵魂与骨架.思考当下司法改革问题需要认真梳理我国相关法域中呈现出来的司法意象即:宪法对审判权的宣示、人民法院组织法对审判机关构架体系的布局和法官法对审判人员角色的厘定.在此基础上,用以司法独立为内核的现代司法理念来观察我国司法意象中的现实困境,思考其变革理路,从而认知我国司法改革问题的复杂与艰难.  相似文献   

19.
确定是否要进行司法改革、如何进行司法改革、对什么环节进行改革都依赖于一个基础性系统理论。司法改革所依赖的理论需要有共识性,而共识性离不开理论的群体利益考量、内在逻辑性和外在衔接性。司法改革所依赖的理论本质上归属于管理学,中国现有的学科分类都无法发展出司法改革所需要的理论,应当建立专门的司法管理学。已有的司法管理研究存在目标空洞,研究碎片化、原则化、理想化,司法管理机制研究普遍被忽视等问题。本文主张以司法裁决行为为切入点,建构司法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20.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明确表述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在一定角度看,中央几个重要决议和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体现了现阶段执政党对于什么是真正的法治、法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建设中国法治等方面新的深刻理解认识,这意味着要真正贯彻落实中央的法治理念和措施,需要我们进行新的思想解放——重新理解法治意义、重新建立法治思维、重新认识司法规律、重新确立依法生活的信心和方式。司法是国家法治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